講解了PWM轉DAC如何實現(xiàn),現(xiàn)在講PWMZ轉DAC如何搭建電路
首先我們看一下脈沖信號的頻譜,根據(jù)傅立葉變換,周期為T的脈沖信號可以分解為多個單頻率的信號的疊加,最小的頻率分量為1/T,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通過Matlab自己做一下分析。
比如,我們對幅度為3.3V、周期為10uS(頻率100KHz)、占空比為50%的脈沖信號(此時為方波)進行FFT變換,可以得到1.65V的直流分量、100KHz、300KHz(3次諧波)、500KHz(5次諧波)。。。等頻率分量,最小的交流頻率為100KHz。
占空比為50%的脈沖信號的波形
占空比為50%的脈沖信號的頻譜分量
改變占空比呢?來看看占空比為10%和90%的脈沖波形經(jīng)過FFT之后的交流頻率分量
占空比為10%的脈沖的頻率分量
占空比為90%的脈沖的頻率分量,只是直流分量不同,交流部分與10%的相同
從以上簡單的分析可以看出,無論占空比是多少,脈沖波形除了直流分量以外,交流部分的最低頻率都為脈沖的重復頻率100KHz上,在DC和脈沖重復頻率100KHz之間一馬平川,光禿禿的。
因此,如果要得到直流分量,只需要去掉100KHz以上的頻譜能量就可以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通過由一個電阻R和一個電容C構成的一階低通濾波器,其截止頻率為:
我們要得到的是直流分量,濾除的是100KHz以上的頻率,因此只要截止頻率在100KHz以內(nèi),并且能對100KHz以上的所有頻譜都有較好的抑制,就能夠得到比較好的DC輸出。
LPF電路構成和頻率響應
RC電路的時域響應
可以想象,截止頻率越高,越是接近要濾除的頻率(比如50KHz之于100KHz),該濾波器對100KHz的濾波效果就較差,就會有一定量的殘余能量出現(xiàn)在濾波器的輸出端,如下圖,也就是輸出的波形紋波比較高。
對脈沖頻率為100KHz的信號進行截止頻率為50KHz的低通濾波得到的輸出信號,紋波比較高
如果降低截止頻率,越是接近直流,從而距離要濾除的頻率越遠,比如針對100KHz的脈沖頻率選擇1KHz作為LPF的截止頻率,則在100KHz處可以達到非常高的抑制度,100KHz的殘留就非常小,也就是在輸出的直流信號上的紋波可以變得很小,見下圖
截止頻率為1KHz的低通濾波器的建立時間很長 ~ 1ms
但卻出現(xiàn)了另外一個問題 - 需要花費很久的時間(學名叫建立時間 setting time)才能達到應該達到的DAC的直流值。原因就是fc低,意味著RC更高,也就是充電的時間常數(shù)變得很長 - R增大意味著對C進行充電的電流變小,要對C沖電到一定的值花費的時間也就更久。
因此這就出現(xiàn)了一個讓人糾結的選擇:
- 選擇較低的截止頻率 - 較低的紋波,較長的建立時間
- 選擇較高的截止頻率 - 較大的紋波,較快地建立時間
你會說一階不夠,要不多用幾階濾波器,加上電感或者有源的運放來進行低通濾波,這確實能改善濾波的效果,但 – 電路的復雜度增加、元器件成本增加了,且改善有限。
那不增加電路的復雜程度,還是只用這一個R和一個C是否能夠改善性能呢?
答案是肯定的,其實也很簡單 - 把交流分量的頻率踢得遠遠的,在保持較低的時間常數(shù)(建立時間短)的情況下,將LPF的截止頻率fc和要濾除的脈沖重復頻率之間的間隔盡可能的拉開,比如將100KHz的重復頻率給升到10MHz(出去100倍),占空比不變,如果用原來的50KHz的濾波器,到了10MHz的地方怎么也把10MHz以上的頻率給消滅的只剩下一點渣了??聪聢D,直流建立時間大約為15μs, 紋波變得只有25mV左右了。
用截止頻率為50KHz的RC得到的建立時間大約為15μs
用截止頻率為50KHz的RC對10MHz的脈沖信號進行LPF得到的紋波
是不是很神奇?其實理論依據(jù)很簡單,自己把低通濾波器的頻響曲線畫一下就很容易理解了。文章來源: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471080.html
到這里我們就應該知道如何設計自己的PWM系統(tǒng)的各項參數(shù)來構造一個簡單好用的DAC。文章來源地址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471080.html
到了這里,關于【電子電路】(2)PWM轉DAC如何實現(xiàn)參數(shù)選擇的文章就介紹完了。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內(nèi)容,請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網(wǎng)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