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對個人電腦的CPU有一定的了解,但對于服務器CPU可能并不熟悉。那么,我們能否直接將個人電腦上的CPU插入到服務器上呢?
答案當然是不行的。服務器CPU和個人電腦中的CPU存在許多顯著的差異。本文將詳細介紹這些差異。
在Intel的官方文檔中,服務器CPU被稱為"server",而個人電腦中使用的CPU被稱為"client"。
1. 尺寸
從外觀上看,服務器CPU要比個人電腦CPU大得多。
例如,Skylake代際的四核八線程的個人電腦CPU芯片Die的尺寸是122.3 mm2,而同代的28物理核的服務器CPU的芯片Die的尺寸是694 mm2。
2. 價格
價格也是一個顯著的差異。同一代的服務器CPU要比個人電腦CPU貴得多。
例如,Ice Lake代際的個人電腦最高端的酷睿Core i7 1068NG7(4核8線程)的價格是426美元。
而同代的服務器CPU低端的銀牌Xeon Silver 4309Y(8核16線程)的價格也要501美元。
最高端的鉑金Xeon Platinum 8380(40核80線程)的價格達到了9359美元。
3. 硬件模塊
個人電腦中的CPU為了支持圖形圖像顯示,內置了顯卡模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集成顯卡。
例如,Intel在2019年發(fā)布的Ice Lake代際的個人電腦CPU就內置了Gen11 Graphics顯卡,可以滿足日常辦公時的基本圖形圖像顯示需求。
然而,服務器的CPU通常不包含這個模塊。
4. 核心數(shù)量
個人電腦CPU的核心數(shù)量通常較少。
例如,Ice Lake代際的個人電腦CPU只有4個物理核。
然而,為了應對大量的計算需求,服務器CPU需要設計更多的物理核。
例如,2015年發(fā)布的Broadwell代際的E7-8890服務器CPU就內置了24個物理核心。
5. 內存支持
個人電腦通常不支持ECC內存,因為它們不追求穩(wěn)定性。
ECC內存(Error-Correcting Code memory)是一種具有糾錯能力的計算機內存。
與普通的非ECC內存相比,ECC內存包含了額外的糾錯碼信息,可以檢測和修復內存中的錯誤數(shù)據(jù)位。
服務器CPU全系都支持ECC內存。
此外,個人電腦CPU通常只支持2-4條內存,而服務器CPU可以支持8-12條內存,最大支持1TiB甚至2TiB的大內存。
6. 擴展性
個人電腦通常不支持多CPU。
然而,為了在單個服務器內增加更多的計算能力,服務器CPU在芯片內設計了QPI/UPI模塊,用來支持多CPU之間的互聯(lián)。
現(xiàn)在的主流服務器至少都采用了雙物理CPU的設計。當需要訪問對方直連的內存時,可以通過UPI總線進行跨CPU內存通信。
最高端的鉑金Xeon Platinum有3條UPI總線,最多可以支持八個物理CPU互聯(lián),也就是說,一臺服務器最多可以裝下八個CPU。
7. 頻率
服務器為了穩(wěn)定,會將CPU的頻率控制在相對較低的水平。
而個人電腦CPU為了追求高性能和更好的游戲體驗,不太關心穩(wěn)定性,所以出廠的主頻設置會比較高。
總結
總的來說,個人電腦CPU和服務器CPU存在很大的差異,是不能混用的。以下是一張服務器機箱的內部圖,可以直觀地感受一下服務器上CPU和內存條的數(shù)量。文章來源:http://www.zghlxwxcb.cn/article/776.html
文章來源地址http://www.zghlxwxcb.cn/article/776.html
到此這篇關于個人電腦與服務器:CPU的差異深度解析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內容可以在右上角搜索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