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技術實用教程(第六版)》學習筆記——第二章
1、專業(yè)名詞英文縮寫
- 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可編程邏輯器件
- 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訪問存儲器
- 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動態(tài)隨機訪問存儲器
- 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靜態(tài)隨機訪問存儲器
- ROM(Read-Only Memory):只讀存儲器
- 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編程只讀存儲器
- 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紫外線可擦除PROM
- EEPROM (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電可擦除PROM
- 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編程邏輯陣列
- PAL(Programmable Array Logic):可編程陣列邏輯
- GAL(Generic Array Logic):通用陣列邏輯
- EPLD(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可編程邏輯器件
- LAB(logic array block):邏輯陣列塊
- PIA(programmable interconnect array):可編程連線陣
- LUT(look up table):查找表
- LE(logic element或LC:logic cell):邏輯宏單元
2、 PLD的發(fā)展進程
總的發(fā)展過程為:PROM→PLA→PAL→GAL→CPLD/FPGA→SOPC
- PROM:或陣列可編程,與陣列不可編程
- PLA:或陣列可編程,與陣列可編程
- PAL:或陣列不可編程,與陣列可編程
- GAL:采用了EEPROM工藝,延續(xù)PAL結構,增加了輸出邏輯宏單元OLMC(output logic macro cell),可配置成多種模式,且具有結構重構性。
3、 PLD的分類
- 按原理分為“與-或”陣列類型和查找表類型
- 按芯片集成度的高低:
①簡單PLD:PROM、PLA、PAL、GAL
②復雜PLD:CPLD、FPGA - 按編程工藝分:
①熔絲(fuse)型器件:早期的PROM器件。
②反熔絲(antifuse)型器件。在編程處通過擊穿漏層使得兩點之間獲得導通。如Actel 公司早期的FPGA器件就采用了此種編程方式。無論是熔絲還是反熔絲結構,都只能編程一次,因而又被合稱為OTP(one time programming)器件,即一次性可編程器件。
③EPROM型。稱為紫外線擦除電可編程邏輯器件,是用較高的編程電壓進行編程(燒寫),當需要再次編程時,用紫外線進行擦除。EPROM可多次編程。
④EEPROM型。即電可擦寫編程器件,現有的部分CPLD及GAL器件仍采用此類結構。
⑤SRAM型。即SRAM查找表結構的器件目前大部分FPGA器件采用此種編程工藝,如Xilinx和Altera(現為Intel)公司的FPGA。SRAM型器件的編程信息存放在 RAM中,在斷電后就丟失了,再次上電需要再次編程(配置),因而需要專用器件來完成這類配置操作。
⑥Flash型。現在許多CPLD器件采用了Flash 工藝。采用此工藝的器件的編程次數可達數萬次以上,且掉電后不需重新配置。
4、 CPLD結構原理
早期CPLD是從GAL的結構擴展而來,但針對GAL的缺點進行了改進,如Lattice的ispLSI1032器件等。在流行的CPLD 中Altera(現intel)的MAX7000和MAX3000A系列器件具有一定典型性。
MAX3000A結構中包含五個主要部分,即邏輯陣列塊、宏單元、擴展乘積項(共享和并聯(lián))、可編程連線陣列、I/O 控制塊。
-
邏輯陣列塊 LAB:
一個LAB由16個宏單元的陣列組成。多個LAB通過可編程連線陣(programmable interconnect array,PIA)和全局總線連接在一起,全局總線從所有的專用輸人、I/0引腳和宏單元饋入信號。 -
宏單元:
MAX3000A系列中的宏單元由三個功能塊組成:邏輯陣列、乘積項選擇矩陣和可編程寄存器。它們可以被單獨地配置為時序邏輯和組合邏輯工作方式。其中邏輯陣列實現組合邏輯,可以給每個宏單元提供五個乘積項。 -
擴展乘積項:
雖然大部分邏輯函數能夠用在每個宏單元中的五個乘積項實現,但更復雜的邏輯函數需要附加乘積項。 -
可編程連線陣列PIA:
不同的LAB通過在可編程連線陣列 PIA 上布線,以相互連接構成所需的邏輯。這個全局總線是一種可編程的通道,可以把器件中任何信號連接到其目的地。 -
I/O控制塊:
I/O控制塊允許每個I/O引腳單獨被配置為輸人、輸出和雙向工作方式。 -
組合邏輯可編程采用:
乘積項可編程(乘→與,積、和→或),即與-或陣列可編程
i、(常見)與陣列可編程,或陣列不可編程
ii、與陣列可編程,或陣列可編程 -
時序邏輯可編程采用:
乘積項可編程+可配置觸發(fā)器
5、 FPGA結構原理
諸如GAL、CPLD之類都是基于乘積項的可編程結構,即可編程的與陣列和固定的或陣列組成。而FPGA采用可編程的查找表(look up table,LUT)結構,LUT是可編程的最小邏輯構成單元。大部分FPGA采用基于SRAM(靜態(tài)隨機存儲器)的查找表邏輯形成結構,就是用SRAM來構成邏輯函數發(fā)生器。一個N輸入LUT可以實現N個輸人變量的任何邏輯功能,如N輸人“與”、N輸人“異或”等。
Cyclone 4E 系列器件是Intel(原Altera)公司的一款低功耗、高性價比的FPGA,它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在 FPGA 器件中具有典型性。Cyclone4E器件主要由邏輯陣列塊(logicarray block,LAB)入式存儲器塊、嵌入式硬件乘法器、IO單元和人式 PLL 等模塊構成,在各個模塊之間存在著豐富的互連線和時鐘網絡。
Cyclone4E系列FPGA器件的可編程資源主要來自邏輯陣列塊LAB,而每個LAB都由多個邏輯宏單元LE(logic element,或LC;logic cell)構成。LE是Cylone 4E FPGA器件的最基本的可編程單元, LE主要由一個4輸入的LUT、進位鏈邏輯、存器鏈邏輯和一個可編程的寄存器構成。4輸人的LUT 可以完成所有的4輸人1輸出的組合邏輯功能。每一個LE的輸出都可以連接到行、列、直連通路、進位鏈、寄存器鏈等布線資源。
6、 JTAG邊界掃描
IEEE的聯(lián)合測試工作組(Joint Test Action Group,JTAG)開發(fā)了IEEE1149.1-1990邊界掃描測試技術規(guī)范。該規(guī)范提供了有效的測試引線間隔致密的電路板上集成電路芯片的能力。大多數 CPLD/FPGA 廠家的器件遵守JTAG規(guī)范,并為輸人引腳和輸出引腳以及專用配置引腳提供了邊界掃描測試(board scantest,BST)的能力。
在FPGA開發(fā)中,JTAG口更多地被用在對其進行編程、配置、內嵌存儲器內容的測試編輯,以及處理器內核系統(tǒng)的軟硬件測試和調試。
JTAG在FPGA中的應用:
- 邊界掃描
- 下載:編程或配置、多芯片下載、部分配置
- 片內介入式測試
- 在線調試:嵌入式邏輯分析儀、虛擬IO、片內RAM更新
- 制造測試
7、 FPGA/CPLD編程與配置
-
編程——Flash/EEPROM/AntiFuse工藝:
CPLD編程、反熔絲結構FPGA編程、內嵌Flash的FPGA的內嵌Flash編程 -
配置——SRAM工藝:
FPGA配置、FPGA部分配置 -
配置器件編程——FPGA外接Flash
8、PLD廠商
-
Xilinx
-
Intel PSG( Altera)
-
Microsemi (收購Actel)Lattice Semiductor
-
國內:紫光同創(chuàng)、高云、安路、京微齊力
Intel PSG(AItera)產品:
-
FPGA
Agilex/Statix 10/Stratix V、Cyclone 10/Cyclone V/Cyclone IV、Array 10/ Array 、VMAX 10 -
CPLD
MAX 10/MAX V/MAXII 、MAX3000A文章來源: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802614.html
如有需要課本PDF與課件可以評論區(qū)聯(lián)系發(fā)郵箱。文章來源地址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802614.html
到了這里,關于《EDA技術實用教程(第六版(黃繼業(yè), 潘松))》學習筆記——第二章的文章就介紹完了。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內容,請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網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