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例評審的目的
- 為了減少測試人員執(zhí)行階段做無效工作,執(zhí)行無效case,提交無效缺陷(可以友情提醒研發(fā)同學,講到自己負責的相關模塊時,注意下是否存在異議點)
- 為了避免三方(產品、研發(fā)、測試)需求理解不一致;
- 為了每個測試人員的質量標準與項目要求標準達成一致。
2.評審前的準備工作
2.1用例編寫
- 需求評審結束后,可以把需求拆分為功能點?。
測試點梳理時,要關注橫向邏輯,即功能點本身,更要關注縱向邏輯,即業(yè)務流。
- 工具:建議用XMind
- 優(yōu)點:用畫思維導圖的方式,邏輯清楚,便于評審人員(產品和開發(fā)人員)快速查看,評審效率高。
具體用什么工具方法,大家可依個人喜好和項目需要而定,不過目標都是讓用例評審高效快捷的開展,并產生價值。
2.把功能點分解為具體的測試用例?。
- 需在思維導圖上補全明確的操作步驟、預期結果;執(zhí)行階段可以追加實際測試結果,便于測試結果跟進。
- 用XMind寫思維導圖的方式設計用例更便捷,思維導圖層級可以按照用例模板進行定義,方便用例評審結束后導出excel備份。
3.用例自檢
- 整體把控用例組成,讓評審講解更清晰、有序
- 針對有疑問的點羅列出來,可事先跟產品、開發(fā)討論,確定結果后完善用例
- 討論后仍有疑問的可先做標記,評審會上拋出一起討論。
-
標注重點:【未在需求文檔中明確描述&在設計測試用例過程中已同產品確認】,需要在用例評審中著重提醒開發(fā),保持信息同步。
- 需求疑問:在經過產品確認后,輸出具體測試用例,記得同步給研發(fā)
- 設計交互:未提供交互,需求文檔未描述的功能的實際交互細節(jié),提出討論
4.提前發(fā)出用例
- 和評審人員(開發(fā)和產品)確定好具體的評審時間并提前把測試用例發(fā)給參會人員查看。
2.2用例評審通知
- 用例評審參加人員
- 主要是產品、開發(fā)(客戶端和后端)、測試、項目負責人、運營(如性能測試的評審)。
2.約定用例評審時間、評審方式
- 評審時間:根據(jù)實際情況提前約定
- 評審方式:會議(具體的會議室或線上會議)、郵件等
3.評審時長
- 對于敏捷開發(fā)項目,建議控制在半小時以內。
-
如果項目需求復雜,功能點太多,建議:
- 對功能點劃分優(yōu)先級,優(yōu)先評審優(yōu)先級高的用例
- 再針對疑問多的用例評審
- 最后對于功能簡單的用例可簡單帶過。
3.正式評審
3.1評審形式
3.1.1逐條評審
對照測試用例,從上而下,從左到右,逐條念
傳統(tǒng)評審方式的特點:
- 費時,不分主次,參會人員的熱情與注意力逐漸降低
- 整個用例評審效率低,往往講的口干舌燥,達到的效果卻是事倍功半。
相信有過這種評審經歷的同學,一定不喜歡這種方式,因為它流于形式,整個評審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互動熱情逐漸降低,往往效果不及預期。
現(xiàn)狀是業(yè)務流程較為繁長的測試用例條數(shù)較多,少則上百,多則上千,逐一講解,不論是對開發(fā)或產品,甚至測試本身,都會出現(xiàn)前后文銜接不上。本著最重要的事最先做的原則,我們對用例評審形式作出如下改進:
3.1.2邏輯概述+核心評審
“全局流程+局部細節(jié)”的方式評審測試用例,先對核心流程、功能復雜,優(yōu)先級高,疑問多的用例進行評審,再評審功能簡單,優(yōu)先級低的功能點。
-
全局流程-邏輯概述
- 借助“Xmind”思維導圖,進行簡要的邏輯概述,闡述用例描述的基礎流程。該階段描述后,經產品和開發(fā)確認無疑問,則進行用例評審時,可略過該部分的基礎測試用例。
比如,某某系統(tǒng)要實現(xiàn)什么功能,具體包含模塊1、模塊2、模塊...,涉及的業(yè)務流程和數(shù)據(jù)交互有1...2...3...,是用例的評審重點,等下我們優(yōu)先評審。同時我在用例設計時主要包括了哪些場景,具體有頁面展示的校驗、功能按鈕實現(xiàn)的校驗、頁面元素必填項校驗、字符類型校驗、字符長度校驗、異常場景校驗等。(具體的頁面元素、字符類型、字符長度、異常場景可以粗略帶過)
-
局部細節(jié)-突出核心細節(jié)用例
- 除了基礎業(yè)務流程外的,一些特殊場景細節(jié)的測試用例,可能影響業(yè)務流程或對公司造成損失,使用加粗/顏色標注,在用例評審時著重提醒開發(fā)。
?????????比如某系統(tǒng)的內容引用功能,被引用內容下線,對內容會產生不良的影響,這種容錯性的處理邏輯的校驗;
改進后的評審方式特點:文章來源: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687441.html
- 測試人員要全局了解項目目標、業(yè)務流程(想得明白才能講得明白,可以促進測試同學多多思考)
- 評審剛開始時,大家注意力集中,參與激情高,討論有難度、有疑問的問題,效率高。
- 整個評審會主次分明,有高潮有緩點,可以更高效的達到我們評審的目的。
3.2評審原則
- 評審要按用例的優(yōu)先級,核心業(yè)務流優(yōu)先、再按功能的復雜程度進行;
- 評審過程中盡量做到,思路清晰,用最簡潔的語言闡述每一個功能點;
- 超過5分鐘無法確定結果的問題留作會后討論跟進。
(正式評審過程中需要注意幾個細節(jié),如果你都做到了,相信整個評審會是非常成功的,有成就感的。)文章來源地址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687441.html
4.評審結束后需要做些什么事?
-
總結用例評審會議紀要,包含需要作出的修改點、未確認的項和對應責任人、是否有需求變更或延期情況等
- 用例評審會議紀要需同步給項目組其他成員,做好信息共享。
-
整理補充測試用例,把修正的內容重新整理補全。
- 編寫用例修改記錄(如修正了哪些功能點,補全了哪些?等),修改后的用例重新發(fā)出供大家評審
- 會上未確定的內容,會后繼續(xù)跟進,直到確定結果。
到了這里,關于如何高效進行測試用例評審的文章就介紹完了。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內容,請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網(wǎng)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