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是基于stm32f405芯片進行展開,應用的軟件是keil5和STM32CubeMx,這兩個軟件環(huán)境目前是已經(jīng)安裝好了,現(xiàn)在就可以開始展開工作了,這系列博客零散的記錄任務完成的過程,作為一個筆記方便后續(xù)回顧。
任務(一):用CubeMx控制一個引腳的高低電平
第一步:在CubeMx中導入stm32f405芯片,進入如下界面,
?進入該界面后,查詢板子的某一個GPIO輸出,用一下板子的DAC接口,對應PA4接口。
?在CubeMx界面電機PA4端口得到如下所示選項,選擇GPIO_Output即可。GPIO_Output模式即為選擇當前引腳為GPIO功能,并且引腳方向選擇為輸出。
第二步:此時僅僅只是配置了GPIO的輸出模式, 還有系統(tǒng)的晶振引腳還未配置。如下圖所示,依據(jù)原理圖配置PH0/PD0為晶振輸入OSC_IN,配置PH1/PD1為晶振輸出OSC_OUT。
?配置完晶振的引腳后,需要在選擇晶振的類型,由于板子上用的是外部晶振,而CubeMx的晶振選擇為3種:
Disable 這個是不用外部晶振
Crystal/Ceramic Resontor 這個是用無源外部晶振
BYPASS Clock Source 這個是有源外部晶振
?
?由于板子上用的是如下圖結構,屬于無源外部晶振,因此需要先擇Crystal/Ceramic Resontor
?第三步:配置程序下載接口。由于我的板子用的是JTAG,因此將其配置為Serial Wire模式,具體的差異如下鏈接闡述。使用CubeMX生成工程時Debug模式為No Debug與Serial Wire的代碼差異_遅刻的博客-CSDN博客
?第四步:時鐘分頻的配置。這一步需要根據(jù)不同的外部輸入晶振選擇輸入時鐘的頻率,由于我的板子是8MHz的,所以如下圖所示1處選擇配置為8MHz。后面的234部分均按照已有示例的配置寫的,這里留個坑,時鐘的分配是相當重要的部分,234部分后續(xù)單獨章節(jié)搞懂。
??第五步:項目的配置
首先是命名項目名稱,然后是文件夾分配,然后是比較關鍵的,IDE部分一定要選擇MDK-ARM,這是選擇編譯器類型的。
?然后是Code Generator里面的配置,一定要勾選所有的配置都生成.c和.h文件。
?第六步:選擇PA4引腳輸出電平的高低,如下圖所示,選擇輸出電平為高,并且配置GPIO的模式為輸出推挽,都按照默認選擇即可。
?第七步:電機GENERATE CODE 下載進入板子,測試引腳電平。輸出電平為3.3V,測試結果有效。文章來源: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461332.html
文章來源地址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461332.html
到了這里,關于搭建stm32電機控制代碼框架(一)——Stm32CubeMx入門的文章就介紹完了。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內容,請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網(wǎng)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