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學大家好,歡迎繼續(xù)做客電子工程學習圈,今天我們繼續(xù)來講這本書,硬件系統(tǒng)工程師寶典。上篇我們說到在做電源完整性分析時去耦電容要遵循的規(guī)則,大電容的去耦半徑大,小電容的去耦半徑小,電容焊盤扇出時,雙過孔可以減少寄生電感等。今天我們開始學習EMC、EMI的分析方法。
EMC/EMI分析概述
先來看下電磁兼容分析中常用的名詞術語:
1.電磁兼容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電磁兼容的目的就是使在同一電磁環(huán)境下工作的電子設備和元器件都能正常工作,互不干擾,達到兼容狀態(tài)。
2.電磁干擾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指電磁騷擾導致電子設備相互影響,引起不良后果的一種電磁現(xiàn)象。
3.輻射發(fā)射RE(Radiated Emission):通過空間傳播的、不希望有的電磁能量。
4.傳導發(fā)射CE(Conducted Emission):沿電源或信號線傳輸?shù)碾姶虐l(fā)射。
5.電磁敏感性EMS(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設備暴露在電磁環(huán)境下所呈現(xiàn)的不希望有的響應程度,即設備對周圍電磁環(huán)境敏感程度的度量。
6.輻射敏感度RS(Radiated Susceptibility):對造成設備性能降級的輻射騷擾場的度量。
7.傳導敏感度CS(Conducted Susceptibility):從傳導方式引入的騷擾信號電流或電壓的度量。
電磁兼容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是圍繞電磁干擾三要素進行的,即電磁騷擾源、耦合通道和敏感設備。
電磁騷擾源:指產(chǎn)生電磁騷擾的元件、器件、設備或自然現(xiàn)象;
耦合通道:指把能量從騷擾源耦合到敏感設備的媒介;
敏感設備:指對電磁騷擾產(chǎn)生響應的設備;
因此,EMC的設計可以分為屏蔽隔離、濾波和接地。屏蔽主要用于切斷空間的靜電耦合磁場耦合、電磁感應耦合形成的傳播途徑;濾波是將不需要的一部分頻譜濾掉;接地是提供有用信號或無用信號的電磁噪聲的公共通路。
小編覺得EMC的設計就好比阻斷“聲音”的傳播一樣,削弱聲音可以從降低聲源音量,比如輕聲說話;切斷傳播途徑,好比捂住耳朵;降低收聽端靈敏度,比如老年人的耳朵靈敏度下降。
EMC標準
眾所周知,我們的電子設備出廠、上市都需要滿足EMC的標準,這個標準就是為了確保設備滿足電磁兼容的工作特性。由國際有關機構、各國政府和軍事部門等標準化組織來制定的,如下表所列為國際上的主要標準化組織和標準:

編輯
國際上的主要標準化組織和標準
我國的EMC標準化工作是在國家技術監(jiān)督局的領導下進行的。國內(nèi)標準以GB和GB/T開頭。為滿足世界貿(mào)易需要,我國很多EMC標準都采用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采用的CISPR和IEC的標準。
EMC與SI、PI綜述
我們知道,干擾源、耦合途徑、敏感裝置是EMC存在的三個要求。
EMC設計的目的:
1.實現(xiàn)自身的功能,使設備內(nèi)部的信號不相互干擾;
2.設備自身對外的電磁干擾強度低于設定的極限值;
3.對外部的干擾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我們在進行信號完整性與電源完整性設計時,降低信號的過沖、下沖、反射,減緩信號上升沿和下降沿的速率,降低電源的目標阻抗等,也都是為了減少EMI輻射的強度。那么,EMC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過控制信號完整性和電源完整性來解決。
另外,整理了一些電子工程類的資料,分享給大家,目前有模擬電路、單片機、C語言、PCB設計、電源相關、FPGA、EMC、物聯(lián)網(wǎng)、Linux相關學習資料,還有針對大學生的資料包,后續(xù)還會有更多資料分享給大家,助力大家學習,成就夢想~
鏈接可在往期文章中找(在文章的最后有鏈接)~文章來源: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422540.html
模擬電路設計的九個級別,你是模電幾段?文章來源地址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422540.html
到了這里,關于硬件系統(tǒng)工程師寶典(12)-----EMC應該知道的事的文章就介紹完了。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內(nèi)容,請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網(wǎng)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