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
常用術語
數據
數據(Data)是客觀事物的符號表示,是所有能輸入到計算機中并被計算機程序處理的符號的總稱。例如:整數、字符串、圖形、圖像、聲音和動畫等
數據元素
數據元素(Data Element)是數據的基本單位,有時也可被稱為元素、記錄等。
在計算機中通常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考慮和處理,數據元素用于完整地描述一個對象,如學生信息表中的一名學生記錄
數據項
數據項(Data Item)是組成數據元素的、有獨立含義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單位。例如,課程表中的課程號、課程名等
數據對象
數據對象(Data Object)是性質相同的數據元素的集合,是數據的一個子集。例如:整數數據對象是集合N={0,±1,±2,…}
數據結構
數據結構(Data Structure)是相互之間存在一種或多種特定關系的數據元素的集合,也可以說數據結構是帶“結構”的數據元素的集合,“結構”是指數據元素之間存在的關系。
數據結構包括邏輯結構和存儲結構兩個層次。
邏輯結構
數據的邏輯結構是從邏輯關系上描述數據,它與數據的存儲無關,是獨立于計算機的。因此,數據的邏輯結構可以看作是從具體問題抽象出來的數學模型。
數據的邏輯結構有兩個要素:
- 數據元素
- 關系:關系是指數據元素間的邏輯關系
根據數據元素之間關系的不同特性,通常有四類基本結構,如圖所示,其復雜程度依次遞進
-
集合結構:數據元素之間除了“屬于同一集合”的關系外,別無其他關系。例如,確定一個員工是否為銷售部員工,只需將銷售部看作一個集合結構
-
線性結構:線性結構作為最常用的數據結構,其特點是數據元素只按先后次序連接,數據元素之間存在一對一的關系。例如,將學生的基本信息數據按照學號的先后順序進行排列,將組成一個線性結構,如線性表、棧、隊列和字符串等
-
非線性結構:非線性結構,數學用語,其邏輯特征是一個數據元素可能有多個直接前驅和多個直接后續(xù)。其中對于這種數據結構中的任意一個數據元素;與它相鄰且在它之前的數據元素稱為該數據元素的直接前驅;對于該結構中任意一個數據元素,與它相鄰且在它之后的數據元素稱為該數據元素的直接后續(xù)。非線性結構可分為樹結構和圖結構
-
樹結構:樹結構的數據元素是分層次的縱向連接,數據元素之間存在一對多的關系。例如,經理管理多個組長,每位組長管理多個員工,這就構成樹結構
-
圖結構或網狀結構:圖結構或網狀結構的數據元素的有各種各樣的復雜連接,數據之間存在多對多的關系。例如,一門課程同時有若干個學生選修,一個學生可以同時選修多門課程,從而構成圖結構或網狀結構
-
存儲結構
數據對象在計算機中的存儲表示稱為數據的存儲結構,也稱為物理結構.
數據元素在計算機中有兩種基本的存儲結構文章來源: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825609.html
- 順序存儲結構:順序存儲結構是借助元素在存儲器中的相對位置來表示數據元素之間的邏輯關系,通常借助程序設計語言的數組類型來描述
- 鏈式存儲結構:為了表示結點之間的關系,需要給每個結點附加指針字段,用于存放后續(xù)元素的存儲地址。所以鏈式存儲結構通常借助于程序設計語言的指針類型
順序存儲結構要求所有的元素依次存放在一片連續(xù)的存儲空間中。鏈式存儲結構無須占用一整塊存儲空間文章來源地址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825609.html
到了這里,關于簡單介紹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的文章就介紹完了。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內容,請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網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