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眾智科學復習筆記
寫在前面:鹿男神yyds,講課詼諧有趣,條理清晰,給分可沖,總而言之,眾智可沖,題主94,12/160,本文是復習時的總結,希望學弟學妹95+
第一章 圖論基礎
-
圖 = 事物(節(jié)點) + 聯(lián)系(邊)
-
同構:圖的畫法不同,結構上相同,兩圖同構意味著可以找到一組對應的點,其關系也一致。
-
鄰接矩陣(點集和點集),關聯(lián)矩陣(點集和邊集)
-
圖的直徑:任意兩個節(jié)點之間的最大距離
-
BFS(廣度優(yōu)先搜索)—— 可以用于解決最短路徑問題(將節(jié)點分層)
-
A ? A^* A?算法——是對BFS求最短路徑的優(yōu)化,BFS是一種亂走,而 A ? A^* A?算法更智能,將曼哈頓距離(點和點之間坐標縱向和橫向的距離之和)引入BFS中
-
DFS(深度優(yōu)先搜索)—— 用于找到所有路徑(相比于全排列的包利發(fā),雖然DFS輸出的少但仍然是仍然是指數級別的)
-
佛洛依德算法 —— 一次性求所有節(ji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是最簡單的最短路算法,比暴力的DFS簡單,但復雜度很高為 n 3 n^3 n3)
? 算法圖解 -
貝爾曼福特算法 —— 單源最短路徑問題(給定一個起點s,求其到圖中n個點的最短路徑)
優(yōu)點是邊的權值可以為負數。
算法圖解 -
SPFA = 隊列處理 + 貝爾曼福特算法
? 算法步驟
? 首先初始化一個數組用以存放源點到每個點的距離(到自己是 0,其他點是無窮),并且把源點加入隊列。隊列隊首元素出列,更新每個節(jié)點(隊首元素指向的點)到源點的距離,再將隊首元素指向的點加入隊列。重復操作,直至隊列元素為空。 -
Dijkstra(迪杰斯特拉)算法 —— 解決單源最短路徑問題(優(yōu)點是高效且穩(wěn)定,缺點是只能處理不含有負權邊的圖)
? 算法步驟
? 首先初始化數組存放源點到每個點的距離(自己是0,其他是無窮),集合A存放源點,集合B存放剩下的點。更新源點臨接的點的距離,在數組中選到源點距離最短的點,加入A集合,并從B集合中刪除。更新這一點臨接的點的距離,重復上述步驟,直到B集合為空。 -
在社會網絡意義下,某些邊具有更加特殊的重要性,比如橋(割邊),捷徑
-
入度(以該點為終點),出度(以該點為起點)
-
歐拉通路(從某點出發(fā),遍歷整個圖,每條邊通過且只通過一次);歐拉回路(起點和終點相同的歐拉通路)
-
判斷一個無向圖是否有歐拉回路?—— 圖中的點都具有偶數度
一個無向圖是否有歐拉通路?—— 圖中有且僅有兩個奇數度點,其余點都是偶數度 -
一個圖是二分圖,當且僅當其中不存在長度為奇數的圈
第二章 社會網絡
-
快照:某一時刻社會網絡圖的形狀
-
三元閉包:如果兩個互不認識的人有了一個共同的朋友,則他們倆將來成為朋友的可能性會提高。
-
節(jié)點A的聚集系數=A的任意兩個朋友之間也是朋友的概率(比如A有三個朋友B,C,D,其中B和C是朋友,B和D,C和D都不是朋友,則節(jié)點A的聚集系數為 1 C 3 1 = 1 3 \frac{1}{C_3^1}=\frac{1}{3} C31?1?=31?
-
度分布函數 P ( k ) P(k) P(k)表示網絡中度為k的節(jié)點在整個網絡中所占的比例。
-
累計度分布函數, P k = ∑ x = k ∞ P ( x ) P_k=\sum\limits_{x=k}^\infty P(x) Pk?=x=k∑∞?P(x)表示度不小于k的節(jié)點的概率分布。
-
介數:用來描述網絡中節(jié)點承載最短路徑數的能力(不說人話)
節(jié)點(或邊)介數=網絡中所有最短路徑中經過該節(jié)點(或邊) 的概率之和 -
介數計算
實例
步驟1:先從給定點進行BFS進行分層
步驟2:從頂至下從A點向下一層節(jié)點發(fā)出1個流量
步驟3:從下到上,計算經過每條邊的流量(注意,每個點本身有1個流量)
計算過程:K節(jié)點有1個流量, 1 2 \frac{1}{2} 21?來自I節(jié)點, 1 2 \frac{1}{2} 21?來自J節(jié)點。對于I節(jié)點,A到F有兩條最短路徑,A到G有1條最短路徑,故IF邊和IG邊流量比為2:1,I給K 1 2 \frac{1}{2} 21?的流量,本身自己有1個流量,故到I的流量總和為 3 2 \frac{3}{2} 23?,故IF流量為1,IG流量為 1 2 \frac{1}{2} 21?。 -
強三元閉包:
如果A-B和A-C之間的關系為強關系;則B-C之間形成邊的可能性很高,如果B-C之間沒有關系(強或弱),則稱A點違背了強三元閉包原理。
可以將社交網絡中所有關系歸為兩大類:強關系和弱關系
-
捷徑:若邊A-B的端點A和B沒有共同的朋友,則稱A-B邊為捷徑。
-
捷徑和弱關系:若節(jié)點A符合強三元閉包,且至少有兩個強關系鄰居,則與A相連的任何捷徑必定意味著弱關系。
證明:(反證法)
已知一社交網絡及一節(jié)點A,滿足強三元閉包性質并至少涉及兩個強聯(lián)系邊,假設A和B直接有一捷徑相連,且該捷徑為強聯(lián)系。由于A、B之間為捷徑,則沒有共同朋友,但根據強三元閉包原則,又必須有共同朋友,因此矛盾,因此預期相連的捷徑均為弱聯(lián)系。
第三章 同質性
-
同質性:我們和自己的朋友往往會有相同點
每個人的特質分為兩種——固有特質(性別,種族,母語等自然屬性)和可變特質(外部屬性,比如興趣愛好等)
社會學一個問題:人們是因為相似才成為朋友還是成為朋友之后變得相似? -
同質性的判別基準
兩種節(jié)點類型占比分別為p和q,對網絡中的任意一條邊,兩端點不同的概率是2pq(均勻情況),如果實際情況端點不同的比例明顯小于2pq,則認為同質性明顯。 -
同質現象的背后機制
選擇性:人們傾向于和他們相似的人成為朋友 -> 社團閉包
社會化:人們也會因為需要和朋友們保持一致而改變自己的行為 ->會員閉包 -
謝林模型——隔離的一種空間模型
隔離現象并不一定是個人刻意選擇的結果。
第四章 正負關系
-
邊的正負性——支持(+)與反對(-);朋友(+)與敵人(-)
-
社會網絡中三角關系的穩(wěn)定性
-
社會網絡圖的結構平衡:若圖中所有三角關系都是平衡的,則該完全圖結構平衡。(用定義來判別不方便)
-
平衡定理:如果一個完全圖是平衡的,則要么它的所有節(jié)點兩兩都是朋友,要么它的節(jié)點可以被分為兩組,一組內的節(jié)點兩兩都是+關系,另一組內的節(jié)點兩兩也都是+關系,而兩組之間的節(jié)點兩兩之間都是-關系
-
平衡定理的推廣:放松條件 —— 弱平衡網絡
(1) 弱平衡 —— 只是不允許+±
(2) 允許邊的缺失 —— 考慮非完全圖的情況
可以分成若干組,組內均為+關系,組間均為-關系 -
近似平衡的網絡:允許存在少量三角形不平衡
-
討論一個非完全圖結構的平衡性
(1) 可以添加適當的邊形成平衡的完全圖
(2) 可以分成兩個敵對陣營
這兩種定義等價 -
非完全圖結構的平衡性簡單判別
圖是平衡的,當且僅當它不包含奇數個負關系的邊的圈。(當且僅當廣度優(yōu)先搜索時不存在同層的邊)
可以像上圖一樣去抽象成負關系圖
也可以判斷圖中每個方格中負關系邊是否均為偶數
第五章 小世界
-
六度分隔:人類社會網絡中,任何兩個人之間的最短路徑長度都不超過6
-
形成社會網絡的兩種基本力量:同質性,弱關系
-
Watts-Strogatz模型(r,k)
其中,r是同質連接的參數,表示某個節(jié)點到那些相距r網格步以內的節(jié)點的連接;k是弱關系連接的參數,表示對某個節(jié)點,在網絡中隨機均勻選擇k個節(jié)點建立弱關系連接。
疑問:弱連接的概率應該隨距離的冪次遞減,k值確定弱鏈接的方式似乎不能反映真實情況 -
Watts-Strogatz-Kleinberg模型
在Watts-Strogatz模型基礎上,讓兩個節(jié)點存在隨機邊(弱關系)的概率與距離的某個冪次(q)成反比。
理論結果:q=2時,分散搜索達到最佳效果。
第六章 搜索引擎
-
搜索引擎的基本問題:對用戶提交的一個查詢,從海量網頁集合中將可能滿足用戶需求的少數結果找出來
-
網頁的中樞與權威性(一篇網頁可以兼具兩個性質)
權威性:被很多網頁指向
中樞性:指向很多網頁 -
HITS算法:計算網頁的權威值(auth)和中樞值(hub)
計算方法:
示例
(上圖是運行4輪)
但是,auth和hub數值會隨著迭代次數遞增,什么時候收斂?
數值的意義在于相對大小 —— 在每一輪結束后做歸一化(值/總和)
歸一化結果隨迭代次數會趨向于一一個極限。 -
PageRank:利用網頁間的鏈接關系計算網頁重要性
示例
算法描述 -
PageRank與HITS算法對比
PageRank不需要歸一化
但有可能出現共謀制造垃圾網頁的情況
最后收斂時F和G兩個節(jié)點的PageRank值會達到 1 2 \frac{1}{2} 21?,其他節(jié)點為0 -
改進 —— PageRank的同比縮減與統(tǒng)一補償
-
隨機游走:PageRank的一種等價理解
問題:考慮一篇網頁x,問經過k步隨機游走到達x的概率是多少?
證明:到達x的概率等于運行PageRank基本算法k步得到的值。
第七章 博弈論基礎
-
收益矩陣
-
嚴格占優(yōu)策略:對一個參與人來說,若存在一個策略,無論另一個參與人選擇何種策略,該策略都是嚴格最佳的選擇,則這個策略稱為是前者的嚴格占優(yōu)策略。(如上圖中“我”的嚴格占有策略是復習考試)
-
囚徒困境
-
營銷戰(zhàn)略
-
嚴格占優(yōu)策略與不嚴格占優(yōu)策略
嚴格與不嚴格的區(qū)別,看是>還是≥ -
納什均衡:都不改變策略的策略組(互為最佳應對的策略組)
-
鷹鴿博弈
總共有6個食物,如果是兩個鴿子分則一人3個,如果是一只鷹和一只鴿子分則鷹5個鴿子一個,如果是兩只鷹分則兩人都為0
其中兩個納什均衡為(鷹,鴿)和(鴿,鷹)
(為什么沒有鷹鷹,因為如果鷹鷹,兩人都是0,我不如換成鴿,還能拿一個) -
零和博弈 —— 不存在納什均衡的博弈
-
混合策略的引入
10. 混合策略均衡求解:對于某個人而言他的兩個策略的收益一致
-
社會最優(yōu):兩個人策略收益相加為最大。
-
社會最優(yōu)和納什均衡可能一致。從社會應用的意義上講,那是均衡和社會最優(yōu)一致的系統(tǒng)是理想系統(tǒng)。
第八章 博弈論應用
-
公路交通網
假設有4000輛車,如果同時走A-C或者D-B則所需時間為40+45=85分鐘,如果一半司機走A-C-B,一半司機走A-D-B則時間為20+45=65,為納什均衡 -
布雷斯悖論
多修了一條路可能情況會更糟,在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動機的驅使下,解決社會問題不能僅靠增加資源,還要注意調整結構
均衡狀態(tài)下,每個司機的納什均衡策略都是A-C-D-B,40+40=80>65,增加了一條路情況反倒變得更糟 -
提高效率的辦法
或者收費 -
拍賣
(1)英式拍賣——增價拍賣
買方不斷出價(提高售價),部分買方逐漸退出,直至剩下一個買方,以當前價格獲得商品
(2)荷蘭式拍賣——降價拍賣
賣方從最高價逐漸降價,直至有第一個買方接受當前價格,獲得商品
(3)首價密封拍賣
買方同時向賣方提交密封報價,出價最高者以其出價獲得商品
(4)次價密封拍賣
買方同時向賣方提交密封報價,出價最高者以次價獲得商品 -
考慮次價密封拍賣問題
次價拍賣鼓勵人們說真話,我出價的占優(yōu)策略即是真實估價,如果我拿到購買權,我會以低于我出價的價格購買商品,賺;如果我沒拿到購買權,如果此時我想拿到購買權,需要出價比第一人高,這超乎我對商品的估價,收益為負。因此,出真實估價是占優(yōu)策略。 -
匹配問題——形成社會最優(yōu)
基于二分圖,左側節(jié)點表示一類資源,右側節(jié)點表示另一類資源
當二分圖兩邊有數目相同的節(jié)點,一個完美匹配就是左右節(jié)點的配對,使得每個節(jié)點都有邊連接到另一邊節(jié)點且不會出現左邊兩個節(jié)點同時連接到右邊同一個節(jié)點
引入估值和價格
我們發(fā)現對于賣方x和y,商品a帶來的收益最大,這就存在一種競爭。
可以通過調整價格來實現最優(yōu)匹配(市場清倉價格),經濟學術語為社會最優(yōu)
推廣:
一樣可以通過調整價格來實現和最大——被競爭商品加價
第九章 廣告
-
廣告如何定價——互聯(lián)網公司給出每個廣告位的點擊率,供廣告主估計廣告位價值=點擊率 × \times ×單次點擊估值
價格從0、0、0開始加價形成完美匹配 -
GSP:單品次價拍賣機制的一種自然推廣
與單品次價拍賣中不同的是,在單品次價拍賣中,每個人的占優(yōu)策略都是按照自己的估值出價,但是在GSP中可能出現 -
VCG——為了保持次價拍賣的優(yōu)良性質
第十章 權力
-
社交網絡中的權力——一個節(jié)點具有權力是因為,其他節(jié)點對其具有依附性,它具有排他性,飽和性,中心性
反映在圖上:
依賴性:對于A和C而言,這種價值的來源完全在于B
排他性:B有能力排除A和C
飽和性:B比群體中其它成員能獲得更多的價值,而一旦飽和之后,B維持這些社會關系的興趣會降低,它傾向于不滿足從一個關系中得到于對方均等的價值份額
介數:B有高介數,B是網絡中多個節(jié)點對之間唯一的途徑點 -
給定一個圖,”結果“是其中的一個匹配(一個點無沖突的邊的子集)
-
結果的穩(wěn)定與不穩(wěn)定
不穩(wěn)定:存在一條不在結果中的邊,其兩端的價值之和小于1
穩(wěn)定:不存在不穩(wěn)定的邊 -
兩人交互模型——納什議價解
假設A,B兩人談判分配1元錢,但A,B各有一個外部選項x和y
對于x,y的關系有如下兩種
(1)x+y<=1
這種情況下,A和B才會有可能達成協(xié)議,因為,她們都有可能拿到比x(y)更大的收益,如果兩人具有同等地位的談判權力時,即表示兩人同意平分剩余的s=1-x-y
則對A來說為x+
s
2
\frac{s}{2}
2s?
則對B來說為y+
s
2
\frac{s}{2}
2s?
為納什議價解
(2)x+y>1
這種請況,談個毛線
-
兩人交互模型——最后通牒
同樣A和B兩人分一元錢,A(通常為具有更高談判權力的人)提出一個方案,多少給B,剩下歸自己;B選擇接受或拒絕;如果B接受,拿到收益,如果B拒絕,兩人均拿不到錢
如果B是一個完全理性人,那么不管A提出什么樣的方案,都會接受(有總比沒有好)
實際情況,A不會給B很少很少的收益,相對那種極端情況會很溫和,”金錢至上“不是人類的典型行為
結論:現實中出現 1 6 \frac{1}{6} 61?和 5 6 \frac{5}{6} 65?類似的分配關系就可以認為達到了理論極端情況 -
網絡交換實驗——穩(wěn)定結果
同樣,穩(wěn)定和不穩(wěn)定與上文所述概念類似,沒有一個節(jié)點可以向沒和自己達成協(xié)議的相鄰節(jié)點提出一種比現有收益更大的建議即為穩(wěn)定 -
網絡交換實驗——平衡結果
平衡結果:給定網絡其余部分為每個節(jié)點提供的最好外部選項,一個交換結果稱為平衡的條件是,對匹配的每條邊來說,價值的劃分體現了兩個節(jié)點的納什議價結果
圖(b)中,對于A和B,其外部選項之和為 0 + 1 3 = 1 3 0+\frac{1}{3}=\frac{1}{3} 0+31?=31?,那么兩人平分剩下的 2 3 \frac{2}{3} 32?,即A為 0 + 1 3 = 1 3 0+\frac{1}{3}=\frac{1}{3} 0+31?=31?,B為 1 3 + 1 3 = 2 3 \frac{1}{3}+\frac{1}{3}=\frac{2}{3} 31?+31?=32?。同理C和D也一樣滿足納什議價解,故圖(b)為一個平衡結果
第十一章 從眾和流行
-
信息級聯(lián)——當人們放棄了自己的想法與認同別人的看法時,我們認為發(fā)生了群集或信息級聯(lián)
-
經典問題——判斷藍多罐或紅多罐實驗
計算過程主要運用貝葉斯公式,我們計算當前學生在拿到藍(紅)球以及知道之前學生拿到的球的顏色的條件下藍多罐的條件概率
對于第三個學生而言,即便他抓到了紅球,也會說是藍多罐,即發(fā)生了信息級聯(lián) -
有的時候我們需要避免錯誤的信息級聯(lián)
- 冪律——人們發(fā)現,擁有k個鏈入數的網頁占比近似地與1/k^2成正比
第十二章 新事物擴散
-
一種經典模型
對網絡中的每一條邊都轉化成一種博弈
對某一確定的節(jié)點v,周圍有d個鄰居,其有占比p的鄰居選A,1-p的鄰居選B
如何在A和B兩種事物之間進行選擇? -
聚簇——同質性往往可能成為新事物擴散的障礙,新的事物很難從外部進入緊密聯(lián)系的團體中
密度:計算聚簇中的每個節(jié)點,其朋友出現在一個聚簇中的比例;聚簇的密度為這個比例的最小值
比如上圖中,a、b、c、d構成一個聚簇,其中a、b、c的比例都是1,而d的比例是 2 3 \frac{2}{3} 32?,所以該聚簇的密度為 2 3 \frac{2}{3} 32? -
級聯(lián)定理——描述聚簇和級聯(lián)的關系
A向B擴散,則 q = b a + b q=\frac{a+b} q=a+bb?
級聯(lián)定理的簡要證明
第十三章 信息不對稱
-
制度追求與個人追求的博弈
個人——一般會在制度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我們所討論的都是“冷血”的理性人,不考慮那些少數利他主義者,我承認是我格局小了)
制度的設計者——希望達到某種全局最優(yōu),不希望有個人逐利情況而破壞制度 -
外生事件和內生事件;外生事件市場和內生事件市場
外生事件——該事件如何發(fā)生與人們的行為情況無關
內生事件——該事件如何發(fā)生直接取決于人們的行動情況
外生事件市場——事件發(fā)生的概率不受行動者參與的行為影響,比如:彩票(無論多少人去購買彩票,彩票中獎的概率不變),選舉(無論多少人投票都會有一個人當選)
內生事件市場——事件發(fā)生的概率受到行動者參與的行為影響,比如:二手車市場(如果人們相信二手車市場的車質量很好,就會傾向于出高價,這樣就會促使二手車市場真的有高質量車出賣,車主也就會愿意把自己質量不錯的車賣到二手車市場;反之,如果人們不相信二手車市場有好車,那么出價就低,低價就導致車主不愿意將自己的好車賣到二手車市場)
市場成交與否,在于雙方是否達成成交協(xié)議,但錯誤的估值或者信息之間的不對稱(信息差)導致原本可以存在的議價空間over -
賽馬問題——外生事件市場
似乎看到——我們會把所有的錢賭在我們直覺中取勝概率大的馬上
這種非“1”即“0”的事件本身就帶來一種“風險感” -
風險意識——擔心壞事出現而帶來的損失,寧可放棄一些好事出現帶來的利益
損失厭惡——損失1000元的難過程度要高于得到1000元的高興程度
同理,財富增長帶來的”好的感受“是隨著財富量的增加而減少的
那我們該如何構建風險意識下的金錢模型呢? -
效用函數
U ( w ) ? U ( w ? Δ w ) > U ( w + Δ w ) ? U ( w ) U(w)-U(w-\Delta w)>U(w+\Delta w)-U(w) U(w)?U(w?Δw)>U(w+Δw)?U(w)
刻畫出損失厭惡的一般表達
針對之前提到的金錢模型,我們有 -
賠付率如何設計——假定賽馬場是無賠賺運行(這是一種簡單理想情況,實際上馬場不可能不賺錢)
化簡得到
每個人對同一局比賽中的勝負情況有自己的判斷,比如:A認為甲馬獲勝概率0.6,乙馬獲勝概率0.4;但B認為甲馬獲勝概率為0.3,乙馬獲勝概率為0.7。我們稱這種判斷為每個人的”信念“
通過上式可以看出,如果一個人的下注占收到的注的絕大部分,他的信念對狀態(tài)價格的影響就越大,進而對計算賠付率的影響也越大 -
如何制訂下注策略保證自己肯定不虧本?——若大家都按照自己的信念下注,且賭場按照上述馬場無賠賺方式計算賠付率,一個人有無可能,無論哪匹馬贏,都能拿回自己下注的錢,即不虧本?
答案是可能,如果一個人按照集體信念下注,即,A馬賠付率 o A = 2.5 o_A=2.5 oA?=2.5,那么我就應該把40%的錢投在A馬上 -
內生事件市場的復雜性——信息不對稱
-
二手車市場
(1)如果買賣雙方信息對稱,那么存在議價空間——好車價格在10-12,壞車價格在4-6之間是可以達成交易的
(2)但是信息不對稱
我們作為買家該如何出價?
對市場上出現的好車占比進行預期,設為h;g為市場中真實的好車占比
那么買家愿意付的價錢是 12 h + 6 ( 1 ? h ) 12h+6(1-h) 12h+6(1?h)
若 h = 0 ? h=0? h=0?
——此時買家愿意付6,那些好車(底價10)不會賣,而破車(底價4)全部賣掉,這是出現了一個情況,h真的是0(這個市場一輛好車都沒有,其實是因為一輛好車都沒成交)
若 h = g ? h=g? h=g?
——如果代入 h h h后的公式 12 h + 6 ( 1 ? h ) 12h+6(1-h) 12h+6(1?h)的數值大于等于10,于是所有車都成交,此時 h h h真的等于 g g g
——如果如果代入 h h h后的公式 12 h + 6 ( 1 ? h ) 12h+6(1-h) 12h+6(1?h)的數值小于10,于是好車沒成交,破車全部成交,此時的 h h h等于0,沒達到預期 -
阿克羅夫檸檬市場(檸檬比喻質量很差的商品)
一個小栗子 -
如何減少信息不對稱影響
第十四章 表決
-
表決——通過眾人的投票,形成對事物的群體判斷
表決的三個重要因素
(1)投票規(guī)則和制度
(2)被表決對象
(3)眾人 -
偏好關系——討論理性表決的基礎
偏好關系的性質——完備性和傳遞性 -
群體偏好——群體表決者對被表決者形成的一個偏好全序
問題:每位表決者都給出了完備且傳遞的偏好關系,如果組合在一起,一定能形成一個全序嘛?
反例 -
孔多塞悖論
合理的個體行為+合理的聚合方式—>不合理的群體結論
一個小栗子
我們是否可以通過調整聚合方式來尋找合理的群體結論? -
逐一勝出
但是好像順序會影響最終的結果 -
積分制
一個小栗子
但是這樣的積分制真的合理嗎?
似乎我們很難找到一種適用于所有場景的聚合方式 -
對聚合方式的兩個合理要求
-趨同性:對任意兩個候選項X和Y,如果所有個體都偏好X,那么群體排序中的結果也應該是偏好X
-獨立于無關項:群體對侯選項X和Y的排序,僅取決于個體對它們的偏好,與個體對其他侯選項的看法無關(X和Y在群體排序中的結果,不能因為某一個體調整了某個候選項Z的相對位置而改變) -
阿羅不可能定理
在三個或更多侯選項的條件下,任何多于2人參與的表決系統(tǒng),都不可能同時滿足
(1)趨同性
(2)IIA(獨立于無關選項)
(3)非獨裁性 -
單峰偏好
定理:在一個奇數個被表決對象的表決情況中,如果所有選舉人的排序都滿足單峰偏好,那么按照少數服從多數規(guī)則兩兩比較候選項產生的群體偏好是完備且傳遞的
一個全是圖的小栗子
還是剛才候選項為{A,B,C,D,E}的那個例子
(1)選擇群體序中最大的——在目前最大的三個里選擇中間項(序列為A,B,C),也就是B,然后將B刪去
(2)選擇群體序次大的——同理選C(這時的序列是A,C,C),然后刪去C
(3)選擇群體序第三大的——同理選A(這時的序列是A,A,D),然后刪去A
然后就一目了然了
但是,為什么這么做是對的? -
中位項定理
認為 X 3 X_3 X3?第一的那個人,他的偏好序列中, X 2 X_2 X2?相比于 X 1 X_1 X1?,與 X 3 X_3 X3?更近,根據單峰偏好知,他認為 X 2 > X 1 X_2>X_1 X2?>X1?
證明題匯總
-
若A節(jié)點滿足強三元閉包,且A至少有兩個強關系鄰居,則與A相連的任何捷徑必定意味著弱關系
證明:
強三元閉包:若節(jié)點A與B,A與C都有強關系,那么B與C至少有弱關系
捷徑:兩節(jié)點A和B沒有共同朋友,稱為A-B邊為捷徑
已知一社交網絡及一節(jié)點A,滿足強三元閉包性質并至少涉及兩個強聯(lián)系邊,假設A和B直接有一捷徑相連,且該捷徑為強聯(lián)系。由于A、B之間為捷徑,則沒有共同朋友,但根據強三元閉包原則,又必須有共同朋友,因此矛盾,因此預期相連的捷徑均為弱聯(lián)系 -
證明次價拍賣鼓勵人們真實報價
證明:
當人們真實報價時,即按照自己的估值報價時,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拿到交易權
如果報價比真實估價高(增加報價),仍然會拿到交易權,收益都是真實估價減去第二位的出價,收益不變
如果報價比真實估價低(降低報價),如果比第二位出價高,那么仍然會拿到交易權,收益是真實估價減去第二位的出價,收益不變;如果比第二位出價低,拿不到交易權,收益為0
第二種,沒拿到交易權
如果報價比真實估價高(增加報價),如果比第一位出價高,雖然拿到交易權,但是成交價格高于估價,收益為負;如果沒有第一位出價高,拿不到交易權,收益為0
如果報價比真實估價低(降低報價),仍然拿不到交易權,收益為0
綜上,次價拍賣中人們真實報價是最佳應對 -
阿羅不可能定理
在三個或更多侯選項的條件下,任何多于2人參與的表決系統(tǒng),都不可能同時滿足
(1)趨同性
(2)IIA(獨立于無關選項)
(3)非獨裁性 -
解釋同質現象
同質性是指我們和自己的朋友往往會有相同點,我們經常討論的問題是,人們是和與自己相似的人成為朋友還是與自己的朋友變得相似,用中國的古話說,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還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社交網絡圖中,設不同類型端點的占比為p和q,通過計算邊端點類型不同的概率2pq和真實概率做比較,如果真實概率小于2pq,則可以說明該社交網絡有同質現象。該圖中,白色節(jié)點比例為 2 3 \frac{2}{3} 32?,紅色節(jié)點比例為 1 3 \frac{1}{3} 31?, 2 p q = 4 9 2pq=\frac{4}{9} 2pq=94?,而真實的端點類型不同的邊有5條,比例為 5 18 \frac{5}{18} 185?, 5 18 < 4 9 \frac{5}{18}<\frac{4}{9} 185?<94?,故認為該圖可以說明同質現象。 -
證明網格模式中的每一個小方格都穩(wěn)定,則整體的大結構也穩(wěn)定
證明:
考慮一個圈涉及的邊的條數,總是由若干方塊構成,每個方塊四條邊,其中偶數條負關系邊,設為2k。一個圈中涉及的邊有周長邊和內部邊,其中設周長邊中負關系邊數為m,內部邊的負關系邊數為n。那么,由于內部邊為兩個方格共享,于是有 2 k = m + 2 n 2k=m+2n 2k=m+2n,于是m一定是偶數,因此整體一定平衡穩(wěn)定 -
中位項定理的證明
證明:
欲證明中位項定理的正確性,即要說明,每一次相繼取出的中間項,在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下,比其他所有還剩下的候選項都要大
設 L 1 , L 2 , L 3 . . . L m L_1,L_2,L_3...L_m L1?,L2?,L3?...Lm?為個體的單峰偏好排序表,設 L i ( 1 ) L_i(1) Li?(1)為對應個體偏好排序表中第一個也就是最大的元素
將 L 1 ( 1 ) , L 2 ( 1 ) . . . L m ( 1 ) L_1(1),L_2(1)...L_m(1) L1?(1),L2?(1)...Lm?(1)按照從小到大的特征序排序,不妨設為 X 1 . . . X i . . . X m X_1...X_i...X_m X1?...Xi?...Xm?,其中 X i X_i Xi?是序列中的中位項,只需證明 X i X_i Xi?和其他(m-1)項相比都能以少數服從多數勝出。不失一般性,我們只討論 X i X_i Xi?和左邊項相比的情況, X i X_i Xi?都至少獲得右邊所有項的支持,加上自己的一票,獲得了大于一半人的票數。在取走第一個中間項后的情況同理,于是證明出中位項定理的正確性。文章來源: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816726.html
寫在后面:在發(fā)布時,感覺本文總結稍微有些粗,強烈建議眾智平時一定要認真聽課(劃重點),不要臨時抱佛腳,22年考試難度不大,但是考察很細,很多復習時容易忽略的名詞解釋(甚至ppt上也無),本文也只是參考,還是建議學弟學妹要自己總結,好啦,舊事重提,祝學弟學妹眾智95+文章來源地址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816726.html
到了這里,關于山東大學眾智科學與網絡化產業(yè)復習筆記的文章就介紹完了。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內容,請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網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