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可以追溯到1952年,皇家加拿大海軍將5針保齡球放在能夠偵測球面轉動的硬件上,這個硬件再將信息轉化成光標在屏幕上移動,用作軍事計算機輸入。這是我們能夠追溯到的最早的依靠手部運動進行光標移動的輸入設備。但當時這個東西不叫鼠標,而且看上去也不像mouse。
1968年,美國斯坦福研究院的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Douglas Engelbart)在某個展會上展出了這個鼠標原型,這整個裝置由一個木盒子組成,表面有一個按鈕,下面是橫豎向兩個輪子,用來記錄XY坐標的位置。在當時,他們實驗室內部因為這個拖著長長線材的裝置長得像老鼠,所以一直戲稱為Mouse。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斯坦福研究院為這個裝置申請了專利時取名叫顯示系統(tǒng)X-Y位置指示器,在1970年獲得了通過,在此后還授權給蘋果、施樂等公司。
1973年,施樂帕克研究中心研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具有圖形界面的桌面電腦Xerox Alto,首先使用了鼠標。雖然引起了一波關注,但并未真正在大眾面前普及,后來蘋果在1983年推出了首款圖形用戶界面和鼠標結合使用的個人電腦Lisa以及隨后推出的Macintosh個人電腦后才真正讓鼠標得到了廣泛的關注,也真正讓世人知道了鼠標這一外設。
然后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軌跡球鼠標了,值得一提的是,最早的輸入設備也是使用球來進行定位操作的。這種鼠標想必是很多人的童年吧,學校微機室、網吧、家里電腦都用的這樣的鼠標,很多人也都摳出來玩過吧,也因為這個沒少挨罵吧?,F(xiàn)在可能我們已經對這種鼠標淡忘了,但千萬不要小看它,軌跡球鼠標一直在設計領域被廣泛應用,可以說在設計領域沒有可以撼動軌跡球的存在,這種鼠標至今依然有新品出現(xiàn)。
光學鼠標是我們現(xiàn)在最為熟悉的了,可能我們認為光學鼠標一定是在近些年來才有的東西,但其實早在1983年,羅技為了克服機械式鼠標容易磨損的弊端,設計出了第一款光學機械鼠標,也就是光機鼠標,雖然沒有拋棄軌跡球,但內部結構采用了光柵結構,大大提高了壽命。而后,又逐漸出現(xiàn)了光電鼠標,微軟的光電鼠標真正的將這一類型的產品帶到大眾的視野中,也為我們現(xiàn)在所使用的的鼠標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我們熟悉的微軟紅光鯊IO1.1早在2001年就已經發(fā)布了,在游戲玩家中十分受歡迎,光電鼠標的重要標志就是底部會發(fā)光哦。文章來源: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715051.html
我們本次主要是盤點了鼠標的發(fā)展史,但沒有特別提及具有代表性的鼠標款式。其實除了這些盤點的鼠標類型之外呢,還有很多比如觸控板、手寫板、軌跡版、TrackPoint小紅點、激光鼠標等可以說是鼠標這種輸入設備的衍生品的產品。在以后我們不知道鼠標會如何發(fā)展,但至少在現(xiàn)在我們會慶幸自己在這樣的一個有著先驅們?yōu)槲覀兇蛟斓某墒斓氖澜缋铩?span toymoban-style="hidden">文章來源地址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715051.html
到了這里,關于【發(fā)展史】鼠標的發(fā)展史的文章就介紹完了。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內容,請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網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