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設計主要由溫濕度檢測、煙霧檢測電路、報警電路、顯示電路和人體檢測等模塊組成。溫濕度檢測部分使用的是DHT11這種型號的溫濕度傳感器。DHT11是一種單總線型數(shù)字式溫濕度傳感器,它具有誤差小、分辨率高、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在煙霧檢測電路模塊當中,利用氣體傳感器MQ-2與ADC0832模數(shù)轉換器實現(xiàn)基本功能。通過這些傳感器和芯片,當環(huán)境中可燃氣體濃度或有毒氣體等發(fā)生變化時系統(tǒng)會發(fā)出相應的燈光報警信號和聲音報警信號,以此來實現(xiàn)火災報警,智能化提示。人體檢測部分,是通過HC-SR501模塊實現(xiàn),其主要工作原理就是將感應到的紅外熱輻射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再將其放大輸出。如果檢測到危險信號,就會將信號傳送給單片機,再經單片機處理,然后控制蜂鳴器和LED點亮發(fā)出警告。
本設計還可以在各種防盜場合下得到應用,比如家居防盜、倉庫防盜等。溫濕度、煙霧和人體防盜檢測是三種最基本的環(huán)境參數(shù),其測量方法和裝置對現(xiàn)在的生活、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溫濕度檢測; MQ-2傳感器; 煙霧報警;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 防盜報警器
ABSTRACT
he design is mainly composed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detection, smoke detection circuit, alarm circuit, display circuit and human detection module.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test section uses the DHT11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 DHT11 is a single bus digita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error, high resolution,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and so on. In the smoke detection circuit module, the gas sensor MQ-2 and the ADC0832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 are used to realize the basic functions. Through these sensors and chips, when the combustible gas concentration in the environment or toxic gas changes the system sends out the corresponding light alarm signal and sound alarm signal,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intelligent fire alarm prompt. The human detection part is realized by the HC-SR501 module. The main principle is to convert the infrared radiation signals into electrical signals, then amplify and output them. If a dangerous signal is detected, the signal is transmitted to the microcontroller, processed by a microcontroller, and then controlled by a buzzer and LED to light a warning.
The design can also be applied in a variety of anti-theft occasions, such as home security, warehouse anti-theft, etc… Temperature, humidity, smoke and human burglar detection are the three basic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and their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devices are important to the present life and production.
Keywords: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detection; MQ-2 sensor; Smoke alarm; 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 Burglar alarm
目 錄
1 緒論 5
1.1 課題背景 5
1.2 概述及功能介紹 5
1.2.1 功能概述 5
1.2.2 主要功能介紹……………………………………………………………………………………6
1.3 本課題的研究思路 6
1.3.1 研究意義 6
1.3.2 研究思路 7
1.3.3 研究難點 7
1.4 主要工作 7
2 系統(tǒng)方案設計 8
2.1 系統(tǒng)構成 8
2.2 方案設計 8
2.2.1 單片機的選擇 8
2.2.2 傳感器的選擇 10
2.2.3 顯示器選擇方案 10
2.2.4 防盜檢測選擇方案 11
3 系統(tǒng)硬件設計 12
3.1 主控電路 12
3.2 溫濕度檢測 14
3.3煙霧檢測電路 16
3.4人體檢測模塊 16
3.5 報警電路 18
3.5.1 燈光報警電路…………………………………………………………………………………18
3.5.2 聲音報警電路 18
3.6 LCD1602顯示電路 19
4 系統(tǒng)軟件設計 22
4.1 軟件介紹 22
4.2 系統(tǒng)程序流程圖 23
4.3 子程序流程圖…………………………………………………………………………………….24
5測試結果及結論 27
5.1 調試 27
5.2 結論 29
參考文獻 30
附錄 31
致謝 32
1 緒論
1.1 課題背景
智能家居的概念在很早之前就已經被提出來了,但是一直以來也沒有具體的設計實例出現(xiàn)。在現(xiàn)在這個時代,伴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越來越多的高科技產品開始出現(xiàn)在市面上,它們不僅體現(xiàn)了人類在科技上的創(chuàng)新,也為我們的日常生產和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眾多的智能產品中,智能家居作為一個新生代的產品開始在市場上嶄露頭角,智能家居環(huán)境監(jiān)測這類的產品開始越來越多的吸引著人們的視線。在智能家居產品出現(xiàn)的同時,也伴隨著物聯(lián)網技術在其中的應用,主要是將家中的各種設備通過物聯(lián)網技術(如火災檢測系統(tǒng)、門窗控制系統(tǒng)、安全防護系統(tǒng)、報警控制系統(tǒng)等)連接到一起,是一種可以用來對室內外遙控、防盜報警、照明、家電、智能溫濕度調節(jié)以及對居住環(huán)境條件檢測等多種多樣的設備作用進行控制的手段。與普通家居進行比較,智能家居不單單具備普通家居的全套性能,而且在普通家居的基礎上又做出了一些改進。它增加了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保障家庭與外部的交流有一個通暢的信息交流渠道,對人們的生活方式進行優(yōu)化。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能夠更加有效快捷的安排人們的時間,對家居生活的安全性有了很顯著的提高,甚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節(jié)省各種能源上耗費的資金,為我們更加優(yōu)質便捷的生活提供了保障。
1.2 概述及功能介紹
1.2.1 功能概述
在設計之前要先要對設計出來的產品性能有幾個簡單的要求,如實用性、便利性、可靠性等方面。通過這些性能要求再去做出最符合需求的設計。所以本次設計主要分為五個功能模塊,分別為測溫濕度模塊、煙霧及紅外感應模塊、報警電路模塊、顯示信息模塊和人體檢測模塊。將這幾個模塊的功能巧妙的與智能家居環(huán)境監(jiān)測相結合,在此之前我們已經通過所學習的知識知道五個單獨的功能應該如何去實現(xiàn),那么現(xiàn)在所要進行的是將五個單獨的功能模塊通過單片機系統(tǒng)化反饋,可以將它們組合到一起,形成一個能夠實現(xiàn)綜合這五種功能的智能家居環(huán)境監(jiān)測系統(tǒng)。
1.2.2 主要功能介紹
(1)對于環(huán)境中的溫度和濕度的測量,我們可以使用溫濕度傳感器來進行。我們先使用溫濕度傳感器來采集當前環(huán)境中的溫度和濕度的數(shù)據(jù),然后將采集到的溫濕度值的信息在液晶顯示器上面顯示出來,并且將信號發(fā)送給單片機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如果所采集的溫濕度的值超出已經設定的預警值的范圍,那么報警系統(tǒng)會被觸發(fā),相應的聲音和燈光報警電路都會被啟動。在這種情況下,只有等到我們對當前環(huán)境的溫濕度進行處理,使得所采集的環(huán)境溫濕度值降到我們設定的溫濕度正常的范圍之內的時候,相應的報警電路才會關閉。
(2)對周圍環(huán)境中存在的煙霧可采用煙霧探頭傳感器來檢測,煙霧探頭傳感器可對環(huán)境中的氣體濃度進行采集檢測。比如生活中經常用到的煤氣,以及發(fā)生意外著火時所產生的煙霧等氣體的濃度進行實時采集監(jiān)測,將傳感器監(jiān)測到的數(shù)據(jù)傳到單片機中,進行統(tǒng)一的處理,如果所測得的當前環(huán)境的煙霧濃度超過了預先設定的濃度值,則相應的報警電路將會啟動,蜂鳴器報警,且相對應的燈光報警也會開啟。等解決環(huán)境中存在的問題之后,蜂鳴器報警以及指示燈的指示動作就會自動關閉,所以在這樣的環(huán)境問題下報警系統(tǒng)能夠給你帶來更多的安全感,為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3)人體紅外檢測電路能夠根據(jù)傳感器所檢測到的紅外信號,對外界移動的人體進行判斷。當檢測電路處于工作狀態(tài)時,在傳感器所能監(jiān)測的范圍之內檢測到有人出現(xiàn)的信號,然后單片機會接收到傳感器發(fā)送的信號并進行處理,報警系統(tǒng)將會開啟。比如指示燈會出現(xiàn)提示并且會帶動蜂鳴器報警電路進行報警,用來警告外面的入侵者,并且報警系統(tǒng)會持續(xù)報警直至手動撤防才可以解除報警。
1.3 本課題的研究思路
1.3.1 研究意義
21世紀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信息化的時代,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如雨后春筍般迅速出現(xiàn)并且快速的占領了市場,并且獲得了越來越多的人的認可,在這種整體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下,電子測量設備的種類和功能也在逐漸豐富起來。盡管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很多環(huán)境測試儀,然而有針對性的滿足人們需要的環(huán)境測試儀卻很少。有的環(huán)境測試儀功能很多,但是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卻很少,因此設計出一個簡單實用并且能滿足人們日常需求的環(huán)境測試儀是很有必要的。
1.3.2 研究思路
(1) 研究溫濕度傳感器的特性與A/D轉換電路的應用。
(2) 設計一個環(huán)境監(jiān)測報警裝置,則要根據(jù)對溫濕度傳感器和A/D轉換電路的特性及應用方式的理解,把它們各自的功能綜合起來才能達到預期目的。
(3) 為了設計出一套完整、高效、簡潔的程序,需要選擇適合整個設計系統(tǒng)的微處理器。
(4) 通過對比找出最合適的一個方案,前提是要分別對各個部分的可行性進行論證。
(5) 我們需要將各個部分的功能模塊進行單獨的設計,分別再加以實現(xiàn)。并且各個功能模塊的調試必須單獨進行,以免發(fā)生某個模塊的功能不能夠完全實現(xiàn)的情況。
(6) 完成了分部調試工作之后,我們需要先將各個獨立的模塊組合在一起,進行整機系統(tǒng)測試,以確保整體系統(tǒng)能夠正常運行。
1.3.3 研究難點
(1) 溫濕度讀取程序思路比較復雜。
(2) 在整個程序設計中,是否開啟報警電路的判斷程序的邏輯結構比較困難。
(3) 報警的范圍值也要在之前進行多次試驗,以免取值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整個設計最后的實際實現(xiàn)情況。
1.4 主要工作
主要完成工作如下:
(1) 首先繪制電路原理圖;
(2) 其次設計電路并進行硬件調試;
(3) 然后就需要根據(jù)所要實現(xiàn)的功能要求編寫控制程序;
(4) 之后就要對所編寫的程序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各模塊功能能否正常運行進行軟件調試;
(5) 最后就是進行單片機監(jiān)測系統(tǒng)整機測試,確保在各模塊組合完成之后,對各模塊的功能使用不會產生影響。
2 系統(tǒng)方案設計
2.1 系統(tǒng)構成
本次設計所使用的主要硬件器件為:單片機、溫濕度傳感器、人體紅外感應器、煙霧傳感器、按鍵設置與液晶顯示模塊、蜂鳴器報警電路模塊、以及燈光指示顯示模塊組成。
本研究設計框圖如圖1所示。
圖2-1 系統(tǒng)方框圖
2.2 方案設計
2.2.1單片機的方案選擇
方案一:AT89C52是一種低電壓、高性能CMOS型8位單片機,是由美國ATMEL公司生產的。器件所采用的技術是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儲技術。AT89C52的指令系統(tǒng)與標準MCS-51指令系統(tǒng)兼容,片內置性能非常強大的8位中央處理器(CPU)和Flash存儲單元。其片內還有FLASH工藝的的8K程序存儲器。這種單片機不但可以大大縮短整個系統(tǒng)的開發(fā)時間,而且對開發(fā)設備的要求很低,為整個設計的進行提供了便利,大大降低了實現(xiàn)難度。從另一方面來看,為了能夠使我們的勞動成果得到更好的保護,我們還可以對寫入單片機內的程序進行加密處理。AT89C51芯片使用三級程序存儲器加密方式進行加密,提供了更為方便靈活而可靠的硬加密手段,在這樣的加密手段下能夠完全保證程序或系統(tǒng)不被仿制。在它的四個I/O中,三態(tài)雙向口是P0口,可直接用于對外部存儲器的讀/寫操作,也只有P0口能夠使用這個操作,所以P0口也被稱為數(shù)據(jù)總線口。
方案二:STC89C52是由STC公司生產的一種低損耗、高性能的8位CMOS微控制器。其中系統(tǒng)可編程Flash存儲器具有 8K字節(jié)。STC89C52的內核在傳統(tǒng)的51單片機上做了很多的改進,增加了許多新的功能。在單芯片上,擁有在系統(tǒng)可編程Flash 和靈巧的8 位CPU,雖然它的指令系統(tǒng)與AT89C52系列的是完全兼容的,但是除此之外它們之間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1)AT89C52對下載器有嚴格的要求,只有專用的下載器才可以使用。而 STC89C52可以使用用戶自帶的USB串口,到STC89C52廠家的網站上去直接進行下載。
(2)與AT89C52相比,STC89C52單片機執(zhí)行指令的速度較快,大約是AT89C52的3-30倍,雖然這樣可以大大提高程序執(zhí)行的效率,但是它同時也有一個弊端,就是你在AT89C52上好使的程序在STC89C52上不一定好用,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對當時的使用環(huán)境進行判斷。
(3)STC89C52單片機對工作環(huán)境的要求相對較低,甚至在電壓處于3伏到4伏之間(正常情況下為5V)時都還可以進行正常的工作。
對這兩種設計方案的優(yōu)缺點進行比較,由于我們在學校學習期間,對單片機原理、等專業(yè)課程有了一個初步的掌握和學習,在專業(yè)知識方面有了一定量的儲備。我們設計一個產品,必須要經過多方面的考慮,不僅要考慮產品的功能,還要考慮產品的實用性和易操作性。因為我們的設計的東西要讓別人能夠很快的理解以及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操作,同時我們還要兼顧當前所處的實際的環(huán)境來進行我們的設計論證。通過對上述這兩種單片機性能的了解和掌握,從實用性的角度和作為學生能夠獲得的資源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同時還要兼顧到此次作品的設計要求,而且它的實際操作相對而言要比較方便,所以本系統(tǒng)的主控芯片選擇使用STC89C52單片機。
2.2.2 傳感器模塊的選擇
方案一: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分別進行選擇,然后再進行功能組合。DS18B20是一種溫度傳感器,在溫度檢測模塊中可以使用它來進行檢測。同樣的,我們可以在濕度檢測模塊中使用HS1101濕度傳感器來對當前環(huán)境中的濕度進行檢測。
DS18B20是一線式數(shù)字溫度傳感器。它的工作電壓為3V到5.5V,溫度測量范圍在-55℃到125℃,誤差范圍在-+0.5℃。
HS1101是電容式濕度傳感器。它的工作電壓低于5.5V,可測量相對濕度范圍在0%到100%RH,誤差為-+2%RH。
方案二: 選用可以在一個器件中同時可以測量溫度和濕度的傳感器,DHT11就滿足這個要求,它是一款集成型的數(shù)字溫濕度一體傳感器。
它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都比較好,而且在技術手段上也有很大的提高。數(shù)字模塊采集技術和溫濕度傳感技術,可以進一步提高采集數(shù)據(jù)的效率和準確度,讓我們可以更高效的獲得環(huán)境當中的一些參數(shù)。DHT11是溫濕度一體的傳感器,所以它的測量范圍有兩個,一個就是我們的濕度測量,其范圍值在20%到90%RH,精度為-+5%RH ;另一個就是溫度測量,其范圍值為0℃~50℃,精度為-+2℃。
通過對上述兩個方案進行分析,方案一精度高卻稍顯復雜,相比較之下方案二盡管不能實現(xiàn)方案一那樣的高精度測量,但是卻也能夠滿足本次設計的要求。而且系統(tǒng)相對而言簡單方便更容易實現(xiàn)。且可靠性高穩(wěn)定性好,還具有超高的性價比。綜合各種情況進行考慮,最終選擇了方案二中的DHT11作為本次設計中的溫濕度檢測模塊。
2.2.3 顯示器模塊的選擇
方案一:采用12864液晶顯示屏,并且提供8位并行及串行這兩種連接方式來對微處理機進行連接。12864液晶顯示屏具有光標顯示、畫面移位、睡眠模式等多種功能。
方案二:采用LCD1602液晶顯示屏,它是一種工業(yè)字符型液晶。與12864的復雜顯示功能不同,LCD1602液晶顯示屏只能將字母、數(shù)字和符號等一些比較簡單的東西顯示出來。而且它的顯示長度是有限制的,只能顯示16*2個字符,但是它其中的寄存器卻不止32個。因為它的這些特性,所以決定了它只能有一些簡單的顯示效果。
總結:對12864液晶顯示屏和LCD1602液晶顯示屏進行比較后可知:兩者在編程使用方面的原理都差不多。但是在顯示功能方面,顯然 12864液晶屏顯示更加全面、顯示的字符更多。不過對于實現(xiàn)設計要求來說,1602液晶屏也是可以的。而且在價格方面1602顯示屏要占居很大的優(yōu)勢,因為它在市場上的價格比較低廉。從設計成本方面考慮,當然是價低者優(yōu)先。而在這種情況下LCD1602就是最好的選擇。
2.2.4 防盜檢測的選擇
方案一:被動式紅外傳感技術。 被動式紅外入侵報警器又稱熱釋電紅外入侵報警器,它的工作原理是通過紅外光敏器件,將紅外信號轉換成相對應的電信號的一種技術。它的報警原理就是根據(jù)外界紅外能量的變化來判斷是否有人在移動,這種紅外能量變化是如何產生的呢?這是因為人體的溫度和外界環(huán)境溫度之間有差異,人體一般是恒定溫度37度左右,而環(huán)境溫度則是不固定的。所以人體會發(fā)出一種特定波長的紅外線,它所產生的紅外能量也是恒定的,由于環(huán)境溫度的不穩(wěn)定性,它的能量就在時刻變化著,所以這就產生了一個能量差異,而被動紅外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對這種紅外能量變化進行探測。它還有一項很特別的功能,就是能夠精準的區(qū)分出所接收到的紅外線信號是由運動著的生物體(人)還是飄落的物體所釋放出來的。這樣可以為整個系統(tǒng)增加可靠性和安全保障。
方案二:除了被動式紅外入侵報警器外,還有一種與它功能相似但是特性卻很不相同的報警器,那就是主動式紅外探測器。紅外發(fā)射機、紅外接收機和報警控制器這三樣基本的器件就組成了我們所說的主動式紅外探測器。正是因為這樣的組成才導致了這種探測器的探測范圍是點到點,而不是一個面的范圍。由于其探測覆蓋面較小,所以它的探測可靠性非常高。但同時這也使它在應用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因為若對一個空間進行布防,則需有多個主動式探測器同時配合共同工作,這樣才可能使探測范圍覆蓋到整個空間,這樣就導致其價格昂貴成本過高。所以一般情況下對小范圍的空間或單個物品進行監(jiān)測的時候,才會用到主動式紅外探測器。
經上述兩種方案的對比分析可得,方案一更適合家居使用。因為它相對來說成本低,覆蓋范圍廣,且能滿足家居環(huán)境監(jiān)測的使用性能,安全性高。
3 系統(tǒng)硬件設計
3.1 主控電路
在本次設計中,主控電路選擇的是STC89C52,STC89C52是一種低功耗、高性能的CMOS8位微控制器。在單芯片上,擁有靈巧的8 位CPU 和在系統(tǒng)可編程Flash,這就使得STC89C52能為眾多嵌入式控制應用系統(tǒng)提供靈活度高、簡單有效的解決方案。 STC89C52具有以下的這些標準功能模塊: 8k字節(jié)Flash,512字節(jié)RAM, 32 位I/O 口線,看門狗定時器,內置4KB EEPROM,MAX810復位電路,三個16 位 定時器/計數(shù)器,一個6向量2級中斷結構,全雙工串行口。最高運作頻率35Mhz,6T/12T可選。STC89C52主要功能如表1所示:
表3-1:STC89C52主要功能
在STC89C52單片機中共有40個引腳,其中有32位I/O口。因為這些I/O口都能用做輸入和輸出,所以稱它們?yōu)殡p向I/O口,這些I/O口又分為4個通道,分別為P0口、P1口、P2口和P3口,但是這4個通道的功能不完全相同,所以它們的結構也設計的不同。對于整個單片機來說,它的每一個引腳的使用功能都不同,在整體使用中發(fā)揮的作用也不同,有的引腳甚至還有多種功能,這就導致在使用時需要連接的設備也不同。在使用的時候我們需要根據(jù)外接設備的類型選擇具有相應功能的引腳,并與其進行連接。所以在使用前我們要對每一個引腳的功能進行了解和掌握,以便在使用的時候可以正確的選擇所要連接的引腳,從而減少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生一些設備無法運行的問題,可以減少我們的工作量和設計過程中的一些原件損耗,下表為其引腳和對應功能:
表3-2 STC89C52單片機的引腳及其對應的功能
STC89C52單片機的最小系統(tǒng)如圖2所示
圖3-1
最小系統(tǒng)原理圖
最小系統(tǒng)顧名思義就是最小運行系統(tǒng),它的特點就是能使單片機所用電路模塊最少,還能使單片機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tài)。其中包含所需要的電源、時鐘、復位等電路,這是使單片機所能運行的必備條件。所以我們可以在應用系統(tǒng)的核心部分運用最小系統(tǒng)。STC89C52這一型號的單片機,它的片內有ROM/EPROM。正因為這樣,只要將STC89C52單片機接上時鐘電路和復位電路,以此來構成最小應用系統(tǒng),它構成的最小系統(tǒng)簡單﹑可靠。
(1) 時鐘電路
對于STC89C52單片機來說,有內部時鐘和外部時鐘兩種方式來產生時鐘信號。而在STC89C5單片機中,要實現(xiàn)一個自激振蕩器這樣的設計其實并不難,只要將石英晶體(簡稱晶振)在單片機的XTAL1(18)和XTAL2(19)引腳外接就可以了。
(2) 復位電路
在STC89C52單片機中,要想使單片機執(zhí)行復位操作,則要將高電平引入RST引腳,此時單片機內部就執(zhí)行復位操作(若在該引腳持續(xù)保持高電平,單片機就處于循環(huán)復位狀態(tài))。
復位電路有上電復位和手動復位兩種,在本次設計中使用的就是按鍵手動復位。其中按鍵復位方式有電平方式和脈沖方式兩種。其中通過RST(9)端與電源Vcc接通而實現(xiàn)的方式是電平復位方式。
3.2 溫濕度檢測電路
DHT11是一款溫濕度復合傳感器。它將專用的數(shù)字模塊采集技術和溫濕度傳感技術在其中得到很大程度的運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產品的穩(wěn)定性與可靠性。在DHT11溫濕度復合傳感器中,主要包括一個電阻式感濕元件和一個NTC測溫元件,并與一個高性能8位單片機相連接。它可以實時的監(jiān)測我們周圍環(huán)境的溫濕度并且進行反饋,而且每個DHT11傳感器都存在校準系數(shù),校準系數(shù)以程序的形式儲存在OTP內存中。我們有時候在使用過程中需要調用這些校準系數(shù),尤其是傳感器內部在檢測信號的處理過程中,就需要經常調用這些校準系數(shù)。同時它所擁有的小體積、低功耗,也成功的使信號的傳輸距離達到了20米以上,使其成為各類應用場合的最佳選擇。
DHT11傳感器實物圖如下圖所示:
圖3-2 DHT11傳感器實物圖及引腳圖
(1)引腳介紹,DHT11的各引腳及其功能如下表所示:
表3 -3 DHT11的引腳介紹
(2)接口說明 :
因為對本器件來說,它的信號傳輸距離是有限制的,所以連接線長度的不同決定了使用的上拉電阻的阻值不同。一般情況下,當連接線長度比20米小的情況下,上拉電阻選擇5K的就可以了;當連接線的長度大于20米時,則需要根據(jù)器件使用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可用阻值的上拉電阻。
對于DHT11傳感器來說,與STC89C52系列單片機連接相對比較簡單。單片機的P2.0口連接傳感器的Pin2,用來發(fā)收串行數(shù)據(jù)。由之前的接口說明可知,由于測量距離的連接線長度小于20米,所以在傳感器的Pin2口與電源之間連接一個5K的上拉電阻。而傳感器的電源端口Pin1和Pin4分別接單片機的VDD和GND端。傳感器的第三腳懸浮放置。DHT11傳感器電路原理圖如圖9所示:
圖3-3 DHT11電路原理圖
3.3 煙霧檢測電路
煙霧檢測電路是由一個AD轉換電路和一個MQ-2氣體傳感器組成的,下圖為煙霧檢測電路的原理圖:
圖3-4 煙霧檢測電路原理圖
-
A/D轉換電路選用的是ADC0832這種芯片。它的作用是將煙霧傳感器采集到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shù)字信號,然后再傳送給單片機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所以它的部分引腳是與單片機直接相連的。如它的1號引腳(CS口)接單片機的P1.2口,它的5號引腳和6號引腳(DI口和DO口)接單片機的P1.1 口,它的7號引腳(CLK口)接單片機的P1.0口。它的特點是具有8 位分辨率和雙通道A/D轉換,它的優(yōu)點是體積小、兼容性強、性價比高。正因為它的這些優(yōu)點,它的普及率目前已經很高了,也因此而受到了很多用戶的喜歡和認可。下面簡要介紹一下它的芯片接口及其各接口對應功能:
表3-4 ADC0832接口名稱及功能 -
MQ-2是一種氣體傳感器,它可以用來對城市煤氣、天然氣、液化石油等這些以氫氣為主要成分的氣體進行測量。同時它對水蒸氣、煙等氣體有很強的識別能力,抗干擾能力比較強。
MQ-2型氣敏元件具有以下特點:
(1) 它具有穩(wěn)定的R阻值,所以它的敏感燒結體是由燒結半導體所形成的。從而它的穩(wěn)定性較強,可以適應在工作狀態(tài)下長期工作使用。
(2) 當它工作時,它的功率損耗僅僅只有0.7W左右,為單電源供電。
(3) 它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和信噪比,尤其是對于所測試的氣體,而且它的識別能力也很強。
器件的主要參數(shù)如下:
響應時間:Tr≤10s
恢復時間:Tn≤60s
加熱電壓:V﹢=5+0.2V
加熱功率::約0.7W
工作環(huán)境:溫度-10℃~+50℃ 濕度≤85%RH
MQ-2的特點如下:
(1) 它對氣體的探測范圍比較廣泛
(2) 它具有極高的靈敏度,極快的響應速度以及響應恢復速度
(3) 它的穩(wěn)定性極好,所以就使得它可以在持續(xù)的工作狀態(tài)下?lián)碛泻荛L的使用壽命。
(4) 它的驅動電路比較簡單
3.4 人體檢測模塊
在自然界中,一般的物體都將產生紅外光譜。溫度不同的物體,它所能夠釋放的波長是不一樣的,因此溫度的高低和所檢測到的紅外波長是有關聯(lián)的。而人體檢測模塊就是根據(jù)這一原理來進行檢測的。圖3-8為人體檢測模塊電路原理圖 :
圖3-8 人體檢測模塊原理圖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PIR)和 菲涅爾透鏡,這兩個部分的作用在被動紅外探測器中是至關重要的,可以說它們是整個探測器的核心部分。我們先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PIR),它可以將紅外信號的變化轉變?yōu)殡娦盘?。當然這是有條件的,它所能轉化的紅外信號的波長范圍只能在8-12um之間。而且它還能夠自動的抑制自然界中的白光信號。這樣就可以將自然界的溫度當做背景溫度,然后再去檢測與背景溫度有差異的物體,因此,紅外探測器的紅外探測的探測原理就是感應移動物體與背景物體的溫度的差異。
另一個重要的核心部件就是菲涅爾透鏡,它有折射式和反射式兩種方式。菲涅爾透鏡作用有兩個:一是聚焦作用和分區(qū)作用。聚焦作用是將熱釋的紅外信號折射(反射)在PIR上,而分區(qū)作用是將移動物體產生的變化熱釋紅外信號轉變?yōu)樽兓碾娦盘枴?br> 人體的溫度一般都處于37度左右,變化不會很大,所以人體發(fā)出的紅外線波長是特定的,波長大約為10微米左右。所以被動式紅外探頭主要是靠探測人體發(fā)射的10微米左右的這種特定波長的紅外線而進行工作的。
被動式熱釋電紅外探頭的優(yōu)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它本身不會產生任何類型的輻射,所以它對人體沒有傷害。
2.它的功率損耗比較小,所以對能源浪費也比較少。
3.它整體體積較小,便于安裝,隱蔽性好。
4.它所使用的器件都是市面上比較常見的,容易購買且價格低廉,成本較低。
但是被動式熱釋電紅外探頭也有一些缺點:
1.由于它的工作原理是探測物體溫度與背景溫度的差異,以及從物體上檢測到的紅外線波長,從而判斷有無異常。所以在這樣的判斷條件下比較容易受各種熱源、光源的干擾 。
2.被動紅外穿透力差,對檢測的通道要求較高,一般情況下是在檢測的通道上障礙物越少越好。因為當檢測中途有障礙物阻擋的話,人體的紅外輻射容易被遮擋,不易被探頭接收。
3.易受射頻輻射的干擾。
4.由于其探測原理的特殊性,當環(huán)境溫度和人體溫度接近時,此時它們的溫度差異比較小,對探測器的靈敏度要求比較高,當探測器的靈敏度達不到此時的要求時,可能會造成探測器的短時失靈。
3.5 報警電路
3.5.1 燈光報警電路
圖3-5 燈光報警電路
燈光報警電路的電路結構圖如圖14所示。在現(xiàn)在這個時代LED的研發(fā)已經越來越成熟,LED燈也在越來越多的場合得到廣泛的使用。相對于普通白熾燈而言,它有很多優(yōu)點。比如節(jié)能環(huán)保、使用壽命長、無頻閃可保護視力,并且因為它的電流小、發(fā)熱少所以安全系數(shù)比較高。所以本次設計就是利用了LED的這些特性,用不同顏色的LED指示不同的報警。
3.5.2 聲音報警電路
圖3-6 聲音報警電路
聲音報警主要是通過聲音來引起用戶的注意,從而達到警示用戶的目的,現(xiàn)在最常用的就是蜂鳴器。蜂鳴器是一種一體化結構的電子訊響器,采用直流電壓供電。三極管、蜂鳴器、限流電阻這三項,就是蜂鳴器驅動電路的主要構成部分。
蜂鳴器為驅動電路中的發(fā)聲元件,分為有源蜂鳴器和無源蜂鳴器兩種。這兩種蜂鳴器的發(fā)聲條件即驅動方式不同,有源蜂鳴器在其兩端施加直流電壓時會發(fā)聲,無源蜂鳴器在其兩端施加方波時會發(fā)聲。本設計采用有源蜂鳴器。
三極管Q1起開關作用,它的導通和閉合作用是由其基極的高低電平來控制的。當基極的電平為低電平時,三極管處于飽和導通狀態(tài),此時蜂鳴器可以發(fā)聲。當基極電平為低電平時,三極管處于關閉狀態(tài),此時蜂鳴器不發(fā)聲或停止發(fā)聲。
限流電阻在整個電路中起到一個保護電路的作用,它可以在電路中的電流突然增大時,控制流入電路中的電流,使其達到一個平穩(wěn)的狀態(tài),不會因為電流的突然增大而使電路元件受到損壞。
報警電路主要就是由燈光報警電路和聲音報警電路這兩部分組成的,這兩種報警方式是起到一個互相輔助的作用。傳感器檢測到環(huán)境中的溫濕度、煙霧等環(huán)境數(shù)據(jù)信號,將其傳給單片機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若是檢測到報警信號,則單片機將信號發(fā)送到報警電路,報警電路將會啟動,引起蜂鳴器發(fā)聲,并且相對應的報警指示燈會亮起;若是沒有接收到報警信號,則單片機會將當前所產生的數(shù)據(jù)信號傳送到液晶顯示器,讓液晶顯示器顯示當前所檢測的環(huán)境數(shù)據(jù),這樣我們不僅能夠實時的對環(huán)境的數(shù)據(jù)進行掌握,也可以在出現(xiàn)安全隱患時能夠及時給出警示提醒,這樣就能更好的達到報警的效果和目的。
3.6 LCD1602液晶顯示電路
圖3-7 液晶顯示電路設計
LCD1602A 是一種工業(yè)字符型液晶,能夠同時顯示16x02 即32個字符。(16列2行)。它的Pin7-Pin14號管腳分別與單片機的P0.0-P0.7引腳相連,Pin7接單片機的P0.0,Pin8接單片機的P0.1,依次類推Pin14接單片機的P0.7引腳。
液晶顯示器,顧名思義它是屬于一種輸出器件,它在單片機系統(tǒng)中也得到了大量的應用,作為輸出器件它有以下幾個優(yōu)點:
(1)當它接收到信號之后,它就可以根據(jù)所收到的信號要求保持恒定的發(fā)光狀態(tài)。且其亮度和色彩飽和度不會改變,因此,液晶顯示器畫質高且不會閃爍。
(2)接口簡單,操作方便。
(3)它的顯示方式是由電極控制液晶分子的狀態(tài)來顯示的,所以重量較輕。
(4)耗電量比其它顯示器要少得多。
表3-5 LCD1602的引腳及其作用
LCD1602液晶模塊內部包含一個字符發(fā)生存儲器,這個存儲器中已經存儲了160個不同的點陣字符圖形。在我們的設計中,可能不需要它將所有的圖形都進行顯示,只需要讓它顯示一部分我們需要用到的字符圖形,要想使這些點陣字符圖形按照自己的要求顯示出所需要的圖形,就需要通過程序的控制來實現(xiàn)。要想讓液晶顯示器按照我們所期望的那樣進行顯示,我們首先就要了解它的使用規(guī)則或者說顯示要求。它的所有的動作都是通過指令來實現(xiàn)的,所以如果要進行讀寫或屏幕和光標的移動等操作,就要對它的這些動作進行指令編程,在指令編程之前,我們先要對LCD1602液晶顯示器的指令和其對應功能進行一個簡單的了解和掌握。它的指令及其對應功能如表3-6所示:
表3-6 LCD1602指令及其功能
通過這些指令,我們可以對液晶顯示器進行指令程序編碼,將我們的顯示的要求變成一條條的指令,然后通過程序編寫將其在屏幕上進行顯示,讓我們的傳感器所測到的一組組抽象的信號,通過顯示器變成我們能夠理解的字符圖形顯示出來,讓我們能夠更直觀的看到當前環(huán)境中所存在的問題或者隱患,增加我們的防范意識,提高環(huán)境安全系數(shù)。
4 系統(tǒng)軟件設計
4.1 軟件介紹
Keil C51 軟件是眾多單片機應用開發(fā)的優(yōu)秀軟件之一,它集編輯、編譯、仿真于一體,支持匯編和 C 語言的程序設計。與匯編相比,C語言在功能上、結構性、可讀性、可維護性上有明顯的優(yōu)勢,因而易學易用。Keil C51軟件提供豐富的庫函數(shù)和功能強大的集成開發(fā)調試工具,全Windows界面。另外重要的一點就是Keil C51生成的目標代碼效率非常之高,多數(shù)語句生成的匯編代碼很緊湊,容易理解。在開發(fā)大型軟件時更能體現(xiàn)高級語言的優(yōu)勢。下面詳細介紹Keil C51開發(fā)系統(tǒng)各部分功能和使用。 Keil_c軟件界面如圖4-1所示:
圖4-1 Keil_c軟件界面
4.2 系統(tǒng)總程序流程圖
圖4-1 系統(tǒng)總程序流程圖
如圖4-1所示,在系統(tǒng)主程序中,先要將系統(tǒng)進行初始化。防止由于在之前的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信號殘留影響到后面的產品效果,使結果產生誤差。系統(tǒng)進行初始化之后我們就需要通過溫濕度傳感器對環(huán)境中的溫濕度進行采集,然后傳送到單片機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同時還有煙霧傳感器和紅外熱釋電傳感器也在進行工作,不同的是煙霧傳感器采集到的數(shù)據(jù)需要進行AD轉換才能發(fā)送到單片機進行處理。如果溫濕度值、煙霧值等超過了預先設定的數(shù)值的范圍,那么將會啟動報警系統(tǒng)進行燈光和聲音的雙重報警,即各模塊相對應的報警指示LED燈會亮起,且蜂鳴器會發(fā)聲。紅外傳感器則是檢測到有人,就會將信號傳送給單片機并啟動報警系統(tǒng)。若采集數(shù)據(jù)無異常狀況,則維持上述步驟,設備在上電情況下一直持續(xù)工作狀態(tài)。
4.3 各子程序流程圖
4.3.1溫濕度檢測流程圖
圖4-2 溫濕度檢測流程圖
如上圖4-2溫濕度檢測流程圖中所示,在溫濕度檢測的過程中,首先我們要對系統(tǒng)進行初始化,防止硬件中有其他信號殘留,影響整體的溫濕度測量結果,導致測量結果產生誤差。之后通過DHT11溫濕度傳感器對當前的環(huán)境溫度進行采集,將所得信號傳送到單片機上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然后通過LCD液晶顯示屏顯示當前溫濕度,若溫濕度沒有超過設定的范圍,則循環(huán)上一過程。若溫濕度超過設定范圍,則啟動報警系統(tǒng)。
4.3.2 煙霧檢測模塊流程圖
圖4-3 煙霧檢測流程圖
如圖4-3煙霧檢測流程圖所示,在煙霧檢測模塊當中,我們首先要做的事情依然是初始化,其目的同樣是為了防止有多余的不相干信號影響了測量的準確度,使得測量結果產生誤差。初始化之后,我們就要通過MQ-2煙霧傳感器來對環(huán)境中的煙霧濃度進行檢測,它不能直接與單片機相連,所以我們要使用AD轉換器對所得到的信號進行處理,然后再發(fā)送給單片機。若檢測的濃度值沒有超過設定值,那么就需要返回到原來的地方進行下一輪的檢測,過程還是和前面一樣。若檢測的濃度值超過設定的范圍,那么報警系統(tǒng)將會被啟動,開始報警,直至經過處理之后煙霧濃度回歸到范圍值,系統(tǒng)將重新回到原來的地方進行下一輪的檢測。
4.3.3 人體檢測模塊流程圖
圖4-4 人體檢測模塊流程圖
圖4-4是人體紅紅外檢測模塊的工作原理流程圖,在圖中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整個模塊的工作流程,首先我們要對系統(tǒng)進行初始化,然后就是一個特殊的操作,就是要選擇是否處于布防狀態(tài),若是處于布防狀態(tài),則人體紅外傳感器開始工作,此時系統(tǒng)就可以執(zhí)行人體感應的工作了。若是在紅外感應范圍內檢測到異常信號,那么傳感器會將信號傳送給單片機,單片機會對信號進行處理,然后啟動報警程序,蜂鳴器發(fā)出聲音并且人體感應指示燈會亮起。這種狀況會一直持續(xù)直到人為的關閉布防狀態(tài),整個報警過程結束。若是一開始就沒有打開布防狀態(tài),則紅外傳感器此時不能進行人體感應。
4.3.4 報警電路模塊流程圖
圖4-5 報警電路模塊流程圖
如圖4-5所示,報警電路模塊的工作流程就如圖中所示一樣,首先在進行檢測之前要對系統(tǒng)進行初始化,然后再讓傳感器進行檢測,因為會擔心有之前遺留的殘余信號會影響之后傳感器的檢測結果。當系統(tǒng)中的傳感器檢測到環(huán)境中的各種數(shù)據(jù)時,傳感器會將數(shù)據(jù)信號發(fā)送到單片機,讓單片機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對接收到的數(shù)據(jù)信號進行分析。此時要對這些數(shù)據(jù)進行一個閾值判斷,看有沒有哪一項數(shù)據(jù)值超過了設定的閾值。若是有,則報警系統(tǒng)會被啟動,此時聲音報警和燈光報警都會打開,蜂鳴器會發(fā)聲,并且相對應的LED指示燈會發(fā)亮,為我們提供雙重的報警效果。此時就需要我們對導致報警的環(huán)境隱患進行處理,比如若是煙霧值過高,我們可以通過開窗等措施來降低當前環(huán)境的煙霧濃度;溫度或濕度過高則也可以采取相對應的措施來進行處理。等到把超過閾值的環(huán)境數(shù)據(jù)處理過后,報警系統(tǒng)將會關閉,報警過程結束。若是環(huán)境數(shù)據(jù)中沒有數(shù)據(jù)值超過設定的閾值,那么報警系統(tǒng)將不會啟動。在整個過程中,傳感器是一直處于工作狀態(tài)的,并不會因為報警系統(tǒng)的開啟或關閉而影響它的正常工作。
5測試結果及結論
5.1 調試
圖5-1 實物上電調試狀態(tài)圖
在調試時會產生不同的現(xiàn)象,比如LED燈的亮暗表示了不同的報警狀態(tài),如圖5-1中,LED燈亮了就表示相應的模塊進行報警。同時各個按鍵所要表示的功能和作用也不同,下面就簡單說明一下這些器件的作用以及長生這些現(xiàn)象所表示的意義:
LED燈:LED燈共有六個,將LED燈從左往右依次列為LED1、LED2、LED3……LED6,LED1連接的單片機的P3.1引腳,它代表的是煙霧報警;LED2連接的單片機的P3.2引腳,它代表的是溫度上限報警;LED3連接的單片機的P3.3引腳,它代表的是溫度下限報警;LED4連接的單片機的P3.4引腳,代表的是濕度上限報警;LED5連接的是單片機的P3.5引腳,代表的是濕度下限報警;LED6連接的是單片機的P3.6引腳,代表的是紅外報警。
按鍵:按鍵在整個設計當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對狀態(tài)進行設置,對當前的數(shù)據(jù)進行調整。在整個設計中除了電源開關之外還有四個按鍵,對它們進行編號,從左到右依次為K1、K2、K3、K4。K1連接單片機的P1.3引腳,它的功能是對各傳感器的數(shù)據(jù)進行設置,所以它是設置鍵;K2連接單片機的P1.4引腳,它的功能是對當前選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加操作,所以它是加操作鍵;K3連接單片機的P1.5引腳,它的功能是對當前選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減操作,所以它是減操作鍵;K4連接單片機的P1.6引腳,它的功能是撤銷當前布防,所以它是布防撤銷鍵。
調試就是在電路設計完成之后,對已完成的電路的性能進行一個調整和測試的過程。由于整個設計包括了硬件和軟件兩大部分,所以我們的調試工作也是圍繞著這兩個部分進行的。硬件部分的調試就是看硬件電路的設計是否合格,若不合格就要對相應的模塊進行調整和更換元器件等工作。這個過程也是對我們整個電路的線路進行一個整體的檢查,可以檢查我們在進行實際焊接的過程中有沒有將電路連線焊錯,或者在某些部位產生虛焊等問題。軟件調試部分主要是檢測各模塊功能能不能夠正常使用,我們采用的調試方法是先進行分模塊調試,將各個模塊分別進行調試和檢測,在這個過程中檢查有沒有不能使用的功能以及產生不正常顯示的功能,若有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進行修改和重檢,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損失和浪費。在分模塊檢測完之后,我們還要進行一次整個系統(tǒng)的的調試,這個過程主要是為了檢測系統(tǒng)的整體運行情況,以及各個功能模塊之間的相互連接方式是否可行,避免因為各個模塊之間的連接產生錯誤,影響整體功能和使用。在調試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
(1)在焊接之前對單片機和各元器件引腳功能掌握不夠充分,使得部分引腳與元器件接口焊錯了,就只能重新來過了。
(2)由于程序的邏輯結構較為復雜,在編寫程序的過程中產生了一些順序上的問題,對器件的功能表達上產生了一些影響,經過多次功能調試之后也對程序進行了修改。
(3)在本次設計中,各檢測模塊的報警范圍都是要提前設置的,而且設置的值一定要合理,這樣報警電路才會在檢測到相應的數(shù)據(jù)值異常的時候開啟報警狀態(tài),在一開始的時候,我的范圍值設置的不合理,導致預期中的報警狀態(tài)沒有出現(xiàn),后來在對各功能模塊的范圍值進行了合理的修改之后報警電路才可以正常報警。
5.2 結論
通過本次畢業(yè)設計,從一開始的選題到最后的制作完成,我都參與其中。在與同學的相互合作和老師的指導中,我學習到了很多新的知識,也提高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從硬件的焊接到軟件的編程的過程中,我都學到了很多,對知識的感悟和認識也越來越深。也對我自己所選的課題和所設計的作品有了一個更加深入的認識。
之前我們也學習了很多的專業(yè)課,比如單片機原理及其應用、C語言基礎、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shù)字電子技術基礎、通信原理、信號與系統(tǒng)等,之前僅僅是學到一些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雖然在課程設計中也有用到所學的專業(yè)課的內容,但是課程設計畢竟只是針對單一的一門課程,所以設計的時候內容的偏向性比較大。很多時候僅僅是涉及到了所學的一門課的內容。而畢業(yè)設計就不同了,它是一個綜合性比較強的設計,是對我們的大學的學習內容進行了一個總結,在這個設計中我們所運用到的知識不再只是局限于一門課或者一個小的模塊。它對我們以前所做的課程設計來說就是一個整體和局部的關系,我們所學的內容都可以在畢業(yè)設計中體現(xiàn)出來。這樣一來一方面我們可以在制作過程中讓自己的知識得到更好的提煉,能夠將自己所學的專業(yè)課的理論知識得到更好的應用,同樣也可以在應用中讓自己的知識掌握的更加透徹,將理論知識運用在自己的作品中。另一方面因為它不再是一個單一的小模塊的設計了,而是各個功能模塊的組合而形成的一個具有多種功能的產品,所以這就說明了它對我們的要求也提高了,我們需要掌握更多的相關的知識,還要將各種知識進行融合,使其能夠在一個產品中展現(xiàn)出多種的功能,而且各功能之間還要互不影響,這就需要我們對各個元器件的特性、功能都能夠熟練的掌握,才能設計出更好的作品。
雖然在整個設計過程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對各模塊元器件的選擇、電路圖的設計以及程序的調試等數(shù)不勝數(shù),但是在同學和老師的幫助下,通過在網上和圖書館查找資料的方式,將遇到的問題基本解決,最終成功的完成了畢業(yè)設計的作品。雖然過程不是很順利,但是最終還是實現(xiàn)了指定的目標,結果還是讓人覺得很開心。但是由于個人能力的限制,我們的設計產品還不是盡善盡美的,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改進的地方等待著我們。
參考文獻
[1] 韓丹翱,王菲.DHT11數(shù)字溫濕度傳感器的應用性研究[J].電子設計工程.2013.21(13):83-85
[2] 陳中,朱代忠.基于STC89C52單片機的控制系統(tǒng)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3] 羅維平,李德駿.單片機原理及應用[M].湖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
[4] 倪天龍.單總線傳感器DHT11在溫濕度測控中的應用[J].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tǒng)應用.2010.10(6):60-62
[5] 杜洋.A/D轉換芯片ADC0832的應用[J].電子制作.2006.(1):46-48
[6] 何希才.傳感器及其應用電路[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1
[7] 陽威.熱釋電紅外探測器在安防系統(tǒng)中的應用設計[J].科技資訊.2011年15期
[8] 程素平.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及其報警電路[J].建材技術與應用.2007年10期
[9] 胡汗才.單片機原理及其接口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
[10] 樓然苗、李光飛.51系列單片機設計實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3.
[11] 胡萍.超聲波測距儀的研制[J].計算機與現(xiàn)代化,2003.
[12] 時德剛,劉嘩.超聲波測距的研究[J].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02.
[13] 華兵.MCS-51單片機原理應用[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
[14] 李華.MCU-51系列單片機實用接口技術[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1993.
[15] 沙占友,王彥朋,葛家怡等.智能傳感器系統(tǒng)設計與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yè)
出版社出版,2004.
[16] 羅均,謝少榮.微型傳感器及其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
[17] 李建忠.單片機原理與應用.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
[18] 王東峰等.單片機C語言應用100例[M].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9.
[19] 麗鳳,王艷秋,汪毓鐸. 單片機原理及接口技術[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附錄
1.系統(tǒng)電路原理圖
文章來源: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855309.html
致 謝
在選擇了這個課題之后,自己內心也是很忐忑不安的,因為不知道在實際設計過程中會遇到怎樣的困難,更多的是擔心自己解決不了會怎么辦。但是在同學的幫助下和老師的指導中,我漸漸地有了一種充實的感覺,慢慢的對自己產生了信心。
在整個制作過程中,我碰到了許許多多的問題。有制作方面的,也有設計方面的,更多的是來自于設計方面的問題。從電路的設計到器件的選擇,都需要結合理論和實際情況進行反復的實驗與論證,將自己的設計一次又一次的推翻然后再重建。在這個過程中,我身邊的同學給了我許多寶貴且實際的建議,讓我在設計的過程中能夠越來越熟練,自己設計的產品也越來越完整。
所以我要感謝在整個畢業(yè)設計期間和我密切合作的同學,和曾經在各個方面給予過我?guī)椭幕锇閭?。同時我還要感謝給與我知識和技術指導的郭老師,因為有了老師的答疑解惑,我遇上的很多問題最后都很順利的得到了解決。正是因為有了他們對我的這些的幫助,不僅讓我對自己所學過的知識有了一個更深入的了解,也讓我所學的知識在我的設計中得到了體現(xiàn)和運用。除此之外我還學到了超越本次課題設計之外的新的知識,就是讓我我看到并且感受到了知識以外的一種很強大的東西,那就是團結的力量。
最后還要感謝學校,為我們提供了一系列的測試環(huán)境的支持,如果沒有這些測試器材及儀器,我們的設計產品的性能測試將不會這么順利的進行。文章來源地址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855309.html
到了這里,關于基于單片機的智能環(huán)境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文章就介紹完了。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內容,請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網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