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shell腳本變量:
1.變量的介紹:
2.變量的作用:
3.變量的類型?:
4.自定義變量?:
(1)自定義變量命名要求:
(2)定義與查看變量:
(3)賦值時使用的引號?:
?編輯(4)從鍵盤輸入內(nèi)容為變量賦值:
(5) 變量的運算?:
(6)浮點數(shù)運算 :
5.環(huán)境變量:
1.環(huán)境變量介紹:
2.常用環(huán)境變量 :
3.環(huán)境變量:
4.環(huán)境變量配置文件?:
?5.只讀變量:
6位置變量:
7.預定義(狀態(tài))變量:
shell腳本變量:
1.變量的介紹:
保存將來會變化的數(shù)據(jù),即使數(shù)據(jù)變化,直接調用變量即可,各種 Shell 環(huán)境中都使用到了“變量”的概念。Shell 變量用來存放系統(tǒng)和用戶需要使用的特定參數(shù)(值),而且這些參數(shù)可以根據(jù)用戶的設定或系統(tǒng)環(huán)境的變化而相應變化。通過使用變量,Shell 程序能夠提供更加靈活的功能,適應性更強。
2.變量的作用:
用來存放系統(tǒng)和用戶需要使用的特定參數(shù)(值)
-
變量名:使用固定的名稱,由系統(tǒng)預設或用戶定義
-
變量值:能夠根據(jù)用戶設置、系統(tǒng)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
3.變量的類型?:
-
自定義變量:由用戶自己定義、修改和使用
-
特殊變量:環(huán)境變量,只讀變量,位置變量,預定義變量
環(huán)境變量:由系統(tǒng)維護,用于設置工作環(huán)境
只讀變量:只可以讀取不可以更改
位置變量:通過命令行給腳本傳遞參數(shù)
預定義變量:Bash中內(nèi)置的一類變量,不能修改??? 有些規(guī)定好的變量 放在那里讓你使用?
4.自定義變量?:
(1)自定義變量命名要求:
-
區(qū)分大小寫
-
不能使程序中的保留字和內(nèi)置變量:如:if, for,hostname 命令 a=
-
只能使用數(shù)字、字母及下劃線,且不能以數(shù)字開頭,注意:不支持短橫線 “ - ”,和主機名相反
-
不要使用內(nèi)置的變量,使用英文盡量使用詞義通俗易懂,PATH
-
大駝峰 StudentFirstName
-
小駝峰 studentFirstName
-
下劃線 student_name
name='value'
變量名=變量值
直接字串:name='root'
變量引用:name="$USER"
命令引用:name=`COMMAND` 或者 name=$(COMMAND)
注意:變量賦值是臨時生效,當退出終端后,變量會自動刪除,無法持久保存,腳本中的變量會隨著腳本結束,也會自動刪除
變量引用:
$name
${name}
{}
弱引用和強引用
"$name " 弱引用,其中的變量引用會被替換為變量值
'$name' 強引用,其中的變量引用不會被替換為變量值,而保持原字符串
(2)定義與查看變量:
- 定義變量
變量名以字母或下劃線開頭,區(qū)分大小寫,建議全大寫
變量名=變量值
- 查看變量值
echo $變量名
??使用大括號{}定義變量的范圍,將變量名分隔出來
刪除變量unset
(3)賦值時使用的引號?:
- 雙引號" ":允許通過$符號引用其他變量值
- 單引號' ':禁止引用其他變量值,$視為普通字符,
- 反撇號``:命令替換,提取命令執(zhí)行后的輸出結果與$( )效果相同
- {}可以分隔變量值
- 定義變量時中間有特殊字符時 比如空格 用單引號或者雙引號括起來
?定義變量時中間有特殊字符
?單引號與$()
(4)從鍵盤輸入內(nèi)容為變量賦值:
格式:read 變量名
- read -p "提示內(nèi)容" 變量名?
- read 變量名
?
[root@localhost ~]# vim score.sh
--------------------------------------------------
#!/bin/bash
#輸出成績腳本
echo -n "請輸入你的成績:"
read score
echo $score
[root@localhost ~]# bash score.sh
請輸入你的成績:99
99
?
(5) 變量的運算?:
expr只能進行整數(shù)的運算
格式: expr 變量1 運算符 變量2 [運算符 變量3]
運算符:
加法 +
減法 -
乘法 \ *
除法 /
取余 (取模)%
(1) let var=算術表達式
let sum=1+2
sum=1+2
(2) $((var=算術表達式)) 和上面等價
((sum=1+2))
echo $sum
(3) var= $[算術表達式]
(4) var=$(expr arg1 arg2 arg3 ...)
(5) var= `expr arg1 arg2 arg3 ...`
(6) echo '算術表達式' | bc
(6)浮點數(shù)運算 :
- 使用bc計算器
echo "浮點運算字符串" | bc
echo "scale=小數(shù)位數(shù);浮點運算字符串" | bc
?
?提取電腦系統(tǒng)信息腳本
提取系統(tǒng)信息
#!/bin/bash
RED="\E[1;31m"
GREEN="\E[1;32m"
END="\E[0m"
echo -e ?"$GREEN----------------------Host systeminfo--------------------$END"
echo -e ?"HOSTNAME: ? ? $RED`hostname`$END"
echo -e ?"IPADDR: ? ? ? $RED` ifconfig ens33|grep -Eo '([0-9]{1,3}\.){3}[0-9]
{1,3}' |head -n1`$END"
echo -e ?"OSVERSION: ? ?$RED`cat /etc/redhat-release`$END"
echo -e ?"KERNEL: ? ? ? $RED`uname -r`$END"
echo -e ?"CPU: ? ? ? ? $RED`lscpu|grep '型號名稱:'|tr -s ' '|cut -d : -f2`$END"
echo -e ?"MEMORY: ? ? ? $RED`free -h|grep Mem|tr -s ' ' : |cut -d : -f2`$END"
echo -e ?"DISK: ? ? ? ? $RED`lsblk |grep '^sd' |tr -s ' ' |cut -d " " -f4`$END"
echo -e ?"$GREEN---------------------------------------------------------$END"
~
?
5.環(huán)境變量:
1.環(huán)境變量介紹:
-
由系統(tǒng)提前創(chuàng)建,用來設置用戶的工作環(huán)境
-
可以使用env查看環(huán)境變量
-
需要記住的常用環(huán)境變量
2.常用環(huán)境變量 :
[root@localhost ftp]#env
#可以看到所有
?$USER 表示用戶名稱
$HOME 表示用戶的宿主目錄
$LANG 表示語言和字符集
$PWD 表示當前所在工作目錄
$PATH 表示可執(zhí)行用戶程序的默認路徑
#聲明并賦值
export name=VALUE
declare -x name=VALUE
#或者分兩步實現(xiàn)
name=VALUE
export name
?
?
系統(tǒng)可以通過$PATH 來執(zhí)行文件 PATH=$PATH:/root/
[root@localhost opt]# PATH=$PATH:/root/
[root@localhost opt]# echo $PATH
/usr/local/sbin:/usr/local/bin:/usr/sbin:/usr/bin:/root/bin:/root/
?
3.環(huán)境變量:
-
可以使子進程(包括孫子進程)繼承父進程的變量,但是無法讓父進程使用子進程的變量
-
一旦子進程修改從父進程繼承的變量,將會新的值傳遞給孫子進程
-
一般只在系統(tǒng)配置文件中使用,在腳本中較少使用
4.環(huán)境變量配置文件?:
四個系統(tǒng)級的環(huán)境配置變量/etc/profile ?/etc/bashrc 或者(自己家目錄中的)/root/.bash_profile/ root/.bashrc .bash_profile ?/root/.bashrc
/etc/profile?
系統(tǒng)每次啟動都會自動執(zhí)行 /etc/profile 文件里的命令,這個文件是對全局有效的(所有的shell環(huán)境和用戶)
~/.bash_profile ~/.bashrc
不同用戶登錄系統(tǒng) 會自動執(zhí)行 自己家目錄中的 ~/.bash_profile 文件中的命令,自動執(zhí)行 ~/.bashrc ~/.bashrc 當前用戶每切換一個shell環(huán)境都會自動執(zhí)行
/etc/bashrc
/etc/bashrc 針對所有用戶的,用戶每切換一個shell環(huán)境都會自動執(zhí)行
[root@localhost ~]# vim /etc/profile
.....................省略到行末添加
export PATH=$PATH:/root
source立即生效或 .
[root@localhost opt]# source /etc/profile
修改系統(tǒng)默認的命令數(shù)
[root@localhost opt]# echo $HISTSIZE
1000
[root@localhost opt]# vim /root/.bash_profile
export HISTSIZE=200
[root@localhost opt]# source /root/.bash_profile
[root@localhost opt]# echo $HISTSIZE
200
?5.只讀變量:
?
變量值不允許修改(重新賦值)的情況
無法使用 unset刪除
最快方法重啟
[root@localhost opt]# name=ky15
[root@localhost opt]# readonly name
[root@localhost opt]# echo $name
ky15
[root@localhost opt]# unset name
bash: unset: name: 無法反設定: 只讀 variable
#只有退出進程
[root@localhost opt]# echo $name
ky15
[root@localhost opt]# name=ky
bash: name: 只讀變量
6位置變量:
位置變量也稱為位置參數(shù),使用$1、$2、$3、…、$9 表示
[root@test1 ~]# vim 1.sh
#!/bin/bash
echo "$1" 位置1
echo "$2" 位置2
echo "${10}" 位置10
echo "$10" 位置1和0
echo "$*" 將所有項當成一個值
echo "$@" 所有項
echo "$0" 腳本自身
echo "$#" 后面參數(shù)的個數(shù)
[root@test1 ~]# ./1.sh {1..10}
1
2
10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
?
7.預定義(狀態(tài))變量:
bash 幫你定義好了 拿來用就可以了,你不需要知道為什么,記住
-
$*:表示所有位置參數(shù)的內(nèi)容看成一個整體返回 返回所有
-
$@:表示所有位置參數(shù)的內(nèi)容分割成n份,每份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返回 返回所有
-
$?:表示前一條命令執(zhí)行后的返回狀態(tài),返回值為 0 表示執(zhí)行正確,返回任何非 0值均表示執(zhí)行出現(xiàn)異常
-
$#:表示命令行中位置參數(shù)的總個數(shù)
-
$0:表示當前執(zhí)行的腳本或程序的名稱 當前腳本的名字
-
$$:當前bash的進程id
-
$!: 后臺任務最后一個id文章來源: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821046.html
[root@localhost data]#bash test.sh {a..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root@localhost data]#bash 1.sh {a..z}
at的結果是
a
[root@localhost data]#bash 2.sh {a..z}
星的結果是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root@localhost data]#cat 3.sh
#!/bin/bash
echo $1
定義調用 變量
運算
read -p
預定義 $@ $* $# $0 $? $$
``
''
""
{}
$()
?文章來源地址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821046.html
到了這里,關于Shell腳本的變量的文章就介紹完了。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內(nèi)容,請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網(wǎng)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