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基礎
計算機網絡概述
計算機網絡的概念
- 計算機網絡是“以相互共享資源的方式互聯(lián)起來的自治計算機系統(tǒng)的集合”。
(1)組建計算機網絡的主要目的是實現資源共享
(2)互聯(lián)的計算機系統(tǒng)是自治的系統(tǒng)
(3)聯(lián)網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必須遵循共同的網絡協(xié)議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
- 數據交換和通信
- 資源共享
- 提高系統(tǒng)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 均衡負荷,相互協(xié)作
- 分布式網絡處理
- 提高系統(tǒng)性價比,易于擴充,便于維護
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構成
通訊子網的組成要素:
- 資源子網提供可共享的軟硬件資源:可能含下級子網及若干終端;
- 通訊子網包含的下級子網或終端;
- 通訊子網的網絡管理及控制中心(中心服務器);
- 網絡連接及互連設備(通信信道 - 網絡信號的傳輸通道,有線形式,無線形式;互連設備:調制解調器、交換器、路由器、交換機)
通訊協(xié)議
-
資源子網:負責對數據信息的收集和處理
-
主機(Host):是網絡中的主要資源,也是數據資源和軟件資源的擁有者,一般都通過高速線路將它們和通信子網的節(jié)點相連。
-
終端控制器和終端:終端控制器連接一組終端,負責這些終端和主計算機的信息通信,或直接作為網絡節(jié)點。終端是直接面向用戶的交互設備,可以是由鍵盤和顯示器組成的簡單終端,也可以是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
-
計算機外設:主要是網絡中的一些共享設備。
-
通信子網:負責信息的傳輸
-
網絡節(jié)點:是通信子網與資源子網的接口,完成信息的交換和轉發(fā)功能。
-
分類:
■ 交換節(jié)點:包括交換機、集線器、路由器以及負責網絡中信息交換的設備等。
■ 訪問節(jié)點:包括連接用戶主機和終端設備的接收器、發(fā)送器等通信設備。 -
通信鏈路 :即通信信道 。包括:雙絞線、同軸電纜、光導纖維、無線電微波通信、衛(wèi)星通信等。
-
信號轉換設備 :對信號進行變換以適應不同傳輸媒體的要求。如:Modem、無線通信接收和發(fā)送器、用于光纖通信的編碼解碼器等。
-
調制解調器(Modem,貓):常用的連續(xù)模擬信號與離散的數字信號相互轉換的設備。
● 調制器:- 負責用計算機輸出的數字信號調制為模擬載波信號,因而將數字信號轉變?yōu)槟茉谕ㄐ判诺乐袀鬏數哪M信號
● 解調器:
- 負責將接收到的模擬載波信號還原為數字信號
由路由器連接的計算機網絡示意圖
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
- 計算機終端網絡
- 計算機通信網絡
- 開放式的標準化計算機網絡
- 高速計算機網絡
計算機網絡的類型
按分布范圍(覆蓋的地理面積)分類
網絡類型 | 一般情形 |
---|---|
廣域網(Wide Area Network,WAN) | 國家、地區(qū)等層面 |
城域網(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 | (特)大城市、(特)大型(跨國)公司或機構等層面 |
局域網(Local Area Network,LAN) | 中、小城市,單位,機構層面 |
按拓撲結構分類
基本的網絡拓撲有5種結構:
-
星型拓撲結構: 有明確的中心節(jié)點(主機、服務器),客戶機使用專門的、只與服務器相連的信道,客戶機之間的通信需服務器轉發(fā)
-
環(huán)型拓撲結構: 沒有明確的中心節(jié)點,閉環(huán),數據傳輸一般具有一定方向,可根據需要設置主機,適合流水作業(yè)場景,相鄰的結點可以直接通信,不相鄰的結點需其他結點轉發(fā)。
-
總線型拓撲結構: 沒有明確的中心節(jié)點,適合(終端)對等同類業(yè)務場景,總線通訊
-
樹型拓撲結構: 當前流行的網絡結構,有明確的網絡中心節(jié)點,中間節(jié)點既是上層節(jié)點的終端、又是下層節(jié)點的服務中心;特點:聯(lián)網方便、分級控制、分層服務、系統(tǒng)穩(wěn)定
-
網狀拓撲結構: 有中心節(jié)點,多種網絡結構的組合
按交換技術分類
- 電路交換網絡(circurt switching)。
- 報文交換網絡(message switching)。
- 分組交換網絡(packet switching)。
網絡體系結構
網絡互聯(lián)模型
OSI/RM結構與功能
國際標注化組織(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公布的開放系統(tǒng)互聯(lián)參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OSI/RM)為開放式互連信息系統(tǒng)提供了一種功能結構的框架。
OSI/RM最高層為應用層,面向用戶提供應用服務;最低層為物理層,連接通信介質實現真正的數據通信。
特點:
- (接口)逐層鏈接:第n層只與上、下兩層(第n+1、n-1層)鏈接;
- (服務)鄰層服務:第n層接受第n-1層提供的服務,同時為第n+1層提供服務;
- (協(xié)議)對等通訊:不同的系統(tǒng)間在對等層級間(遵守一定的協(xié)議)分組交換數據
TCP/IP結構模型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是一種面向連接的、可靠的、基于字節(jié)流的傳輸層通信協(xié)議,
IP-Internet Protocol
- 是指互聯(lián)網協(xié)議,也稱作網際協(xié)議。
TCP/IP與OSI/RM的比較
在OSI/RM參考模型中,有3個基本概念:服務、接口和協(xié)議。
- TCP/IP模型并不十分清晰地區(qū)分服務、接口和協(xié)議這些概念。
- 相比TCP/IP模型,OSI/RM模型中的協(xié)議具有更好的隱蔽性并更容易被替換。
兩者的另外一個差別是有關服務類型方面。 - OSI/RM模型的網絡層提供面向連接和無連接兩種服務,而傳輸層只提供面向連接服務。
- TCP/IP模型在網絡層只提供無連接服務,但在傳輸層卻提供兩種服務。
網絡地址與分配
IP地址構成
- IP地址是一個32位的二進制數邏輯地址(版本: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0),以
.
隔開的4字節(jié)二進制表示,用以表明網絡節(jié)點 (主機、服務器、路由器、終端計算機等等)在網絡中的邏輯位置
注:
- 網絡節(jié)點在網絡中的IP地址是可變的,即節(jié)點硬件連入不同的網絡時IP地址可能是不同的;即便連接進入某個固定的網絡,IP地址也可能是動態(tài)分配的;但同一網絡中某特定時刻IP地址與節(jié)點之間是一一對應的
- IP地址不是地理地址(地理坐標)、也不是物理地址(Mac地址-網卡硬件標識)。
例如,IP地址“11000000 10101000 11001000 10000000”,每字節(jié)用十進制數表示,字節(jié)之間用圓點分隔,表示為“192.168.200.128”。(四段:每段0~255)
每個IP地址由網絡號(net-id)和主機號(host-id)兩部分組成。
網路號越短,主機號越長,網絡涵蓋的主機越多,網絡越大
子網的劃分
劃分子網的基本思想是:借用主機號的一部分作為子網的子網號,劃分出更多的子網IP地址,而對于外部路由器的尋址沒有影響。 劃分子網后,通過使用掩碼,把子網隱藏起來,使得從外部看網絡沒有變化,這就是子網掩碼。
IPv6
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是用于替代現行版本IP協(xié)議(IPv4)的下一代IP協(xié)議。與IPv4相比,IPv6具有更大的地址空間(128位)。
傳輸介質與網絡設備
網絡傳輸介質
有線傳輸介質 | 無線傳輸介質 |
---|---|
同軸電纜 | 無線電波 |
雙絞線 | 微波 |
光纖 | 紅外線 |
網絡設備
物理層設備
物理層設備有中繼器、集線器、無線接入點設備等。
集線器(Hub):
總線式集線器,簡稱Hub,有多個端口,每個端口可以連接一個站點。
- 工作原理: 每個端口都具有接收數據幀和發(fā)送數據幀的功能,當集線器從一個端口接收到數據幀后,向所有其他端口發(fā)送。
- Hub一般用作局域網內網絡信號接收(從外部節(jié)點或上級節(jié)點)與分發(fā)(內部節(jié)點或下級終端);不能識別信號來源的Mac地址,采用廣播式發(fā)送信號,因而也不能識別信號發(fā)送的目的地址,
數據鏈路層設備
數據鏈路層設備有網卡、網橋、交換機等
網卡與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
- 介質訪問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 也叫物理地址或硬件地址,是一個全局地址,即世界唯一。
- 格式: 6字節(jié)(48位),前3個字節(jié)為廠商惟一標識符, 后3個字節(jié)由生產廠商自行分配-編號,生產時,固化在網卡的ROM中。
- 當計算機插上網卡聯(lián)入局域網時,網卡上的MAC地址作為該機的唯一入網物理地址,通信時為主機標識。
交換機(switch):
- 交換式集線器,從一個端口接收到上級或外部節(jié)點發(fā)來的數據幀后,直接將數據幀轉發(fā)給指定接收節(jié)點所在的端口。
- 采用地址匹配、端口到端口的數據接收與發(fā)送工作模式,能明確識別信號來源及目的地地址,既可以用于不同類型的網絡連接,也可以用于局域網內部連接
網絡層設備
網絡層主要負責完成數據分組從源端傳輸到目的端、邏輯地址分配以及網絡的路由選擇等任務。網絡層的設備主要有路由器和三層交換機等。
路由器:
- 工作在網絡層,可以將兩個或多個不同類型、不同結構的網絡互相連接起來;
- Router是連接兩個或多個網絡的硬件設備,在網絡間起網關的作用,是讀取每一個數據包中的地址(來源、目的)然后決定如何傳送(識別來源、目的,數據包是否需要重新組裝) 的專用智能性的網絡設備,它能夠理解不同的協(xié)議并順利轉換。
傳輸層以上的設備
傳輸層以上的設備主要有防火墻、網關等。
要素:
- 外部網絡、路由器、防火墻、網絡中心(一級服務器、一級交換機)、資源子網(二級服務器、二級交換機、終端……)、通信子網(二級服務器、二級交換機、終端……)
Internet及其應用
Internet基礎
Internet的概念
由數以千計的小網絡構造出了Internet這個世界上最大、最流行的計算機互聯(lián)網,它連接了上百萬臺計算機和數千萬用戶(還在不斷增加)。
從一般角度認為Internet的定義應包含下面三個方面的內容:
- Internet是一個基于TCP/IP協(xié)議簇的網絡;
- Internet是一個網絡用戶的集團,用戶使用網絡資源,同時也為該網絡的發(fā)展壯大貢獻力量;
- Internet是所有可被訪問和利用的信息資源的集合。
Internet的域名系統(tǒng)
DNS-Domain Name System
-
IP地址的局限: 不容易理解、記憶、使用
-
為了識別互聯(lián)網上的千千萬萬個主機,人們設計了用“.”分隔的一串英文單詞來標識每臺主機的方法。
-
以“.”分開最前面的是主機名,其后的是子域名,最后的是頂級域名
-
標準域名: 主機名.子域名.高級子域名.頂級域名
例如:域名:www.hise.hznu.edu.cn------IP地址:192.08.43.223
Internet的接入方式
(1)ADSL。
(2)HFC(CABLEMODEM)。
(3)光纖寬帶。
(4)無線網絡。
(5)電力網接入(PLC)。
Internet的應用
Internet的基本服務
Internet提供的基本服務主要有Web服務、電子郵件服務、文件傳送服務、遠程登錄服務等。
-
Web服務:WWW(World Wide Web)
-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傳輸協(xié)議
- 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標記語言
-
電子郵件服務與協(xié)議
-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簡單郵件傳輸協(xié)議(發(fā)送)
- POP3- Post Office Protocol - Version 3-郵件協(xié)議(接受)
-
文件傳輸服務(FTP-File Transfer Protocal)與協(xié)議
- 二進制文件傳輸協(xié)議,以四段、四字節(jié)二進制代碼(顯示為十進制)標識服務器地址。
- FTP協(xié)議包括兩個組成部分,其一為FTP服務器,其二為FTP客戶端。其中FTP服務器用來存儲文件,用戶可以使用FTP客戶端通過FTP協(xié)議訪問位于FTP服務器上的資源。
Internet的其他服務
(1)搜索引擎
(2)電子公告牌
(3)即時消息
(4)博客
(5)網絡電話
(6)電子商務
(7)語音廣播
(8)網絡游戲
(9)數字家庭網絡
補充題
計算機網絡中,通信子網的主要任務是( )。
- 數據傳輸
計算機網絡中的不同計算機使用相同的( ) 就可以實現通信。
- 通信協(xié)議
OSI參考模型中,第N層提供的服務是下列哪項與對等層實體交換信息來實現的( )。
- 利用N-1層提供的服務以及按N層協(xié)議
TCP/IP協(xié)議簇中最核心的協(xié)議是( ) ,所有其他協(xié)議都是以它為基礎的。
- IP
TCP/IP體系結構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務分別為( )。
- 傳輸層服務和網絡層服務
在TCP/IP參考模型中,傳輸層的主要作用是在互聯(lián)網絡的源主機與目的主機對等實體之間建立用于會話的( )。
- 端—端連接
TCP/IP協(xié)議簇的層次中,解決計算機之間通信問題是在( ) 。
- 網絡層
將網絡劃分為廣域網(WAN)、城域網(MAN)和局域網(LAN)的主要是依據( ) 。
- 網絡覆蓋的地域范圍
在構建計算機局域網時,若將所有計算機均連接到同一條通信傳輸線路上,并在線路兩端連接防止信號反射的裝置。這種局域網的拓撲結構被稱為( ) 。
- 總線結構
中心節(jié)點故障會造成整個網絡癱瘓的網絡拓撲結構是( ) 。
- 星型
連接廣域網與局域網必須使用( ) 。
- 路由器
廣域網中采用的交換技術大多是( ) 。
- 分組交換
下列關于計算機廣域網的敘述正確的是( ) 。
- 信息傳輸的基本原理是分組交換和存儲轉發(fā)
在使用域名訪問因特網上的資源時,由網絡中的一臺服務器將域名翻譯成IP地址,該服務器簡稱為( ) 。
- DNS
“www.yahoo.com.cn”是雅虎( ) 公司的網站地址。
- 中國
網址http://www.nju.edu.cn中的“http”是指( ) 。
- 超文本傳輸協(xié)議
某用戶在WWW瀏覽器地址欄內鍵入一個URL“http://www.zdxy.cn/index.htm”,其中的“/index.htm”代表( ) 。
- 路徑及文件名
人們往往會用“我用的是10M寬帶上網”來說明己計算機連網的性能,這里的“10M”指的是數據通信中的( )指標。
- 最高數據傳輸速率
通常所說的TCP/IP協(xié)議是指一個由上百個協(xié)議組成的協(xié)議系列。下列協(xié)議中,用于發(fā)送電子郵件的應用層協(xié)議是( ) 。
- SMTP
下列有關電子郵件(Email)的敘述錯誤的是( )。
- 目前郵件發(fā)送時一般采用POP3協(xié)議,接收時采用SMTP協(xié)議
在TCP/IP協(xié)議中,遠程登錄使用的協(xié)議是( ) 。
- TELNET
某些型號的打印機自帶網卡,可直接與網絡相連。文章來源: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799224.html
- 是
計算機局域網中的傳輸介質只能是同類型的,要么全部采用光纖,要么全部采用雙絞線,不能混用。文章來源地址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799224.html
- 否
到了這里,關于計算機導論05-計算機網絡的文章就介紹完了。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內容,請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網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