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主頁:
??@不會壓彎的小飛俠
?歡迎關(guān)注:
??點贊
??收藏
?留言
?
?系列專欄:
??Linux專欄
?歡迎加入社區(qū):
??不會壓彎的小飛俠
?人生格言:知足上進,不負(fù)野心。
??歡迎大佬指正,一起學(xué)習(xí)!一起加油!
?? linux常用指令
?? Linux命令格式
- command [-options] [parameter]
command:命令名
[-options]:選項,可用來對命令進行控制,也可以省略
[parameter]:傳給命令的參數(shù),可以是零個、一個或者多個
-
[]代表可選
- 命令名、選項、參數(shù)之間有空格進行分隔·
?? Linux使用技巧
- Tab鍵自動補全
- 連續(xù)兩次Tab鍵,給出操作提示
- 使用上下箭頭快速調(diào)出曾經(jīng)使用過的命令
- 使用clear命令或者Ctrl+l快捷鍵實現(xiàn)清屏
?? ls指令
-
顯示指定目錄下的內(nèi)容
- 語法:
ls [-al] [dir]
- 語法:
-
說明:
a 顯示所有文件及目錄(.開頭的隱藏文件也會列出)
l 列出文件的詳細(xì)信息
-
例如:
- 顯示當(dāng)前目錄下所有文件
# ls
- 列出目錄下的所有文件,包括以 . 開頭的隱含文件
# ls -a
- 列出文件的詳細(xì)信息
# ls -l
- ls -l 也可以簡寫為:ll
# ll
- 顯示當(dāng)前目錄下所有文件
?? cd指令
-
用于切換當(dāng)前工作目錄
,即進入指定目錄- 語法:cd [dirName]
~表示用戶的home目錄
.表示目前所在的目錄
..表示目前目錄位置的上級目錄
- 例如:
- 切換到當(dāng)前目錄的上級目錄
cd ..
- 切換到用戶的home目錄
cd ~
- 切換到/test1/test2目錄
cd /test1/test2
?? pwd指令
查看當(dāng)前所在目錄
# pwd
?? cat指令
-
用于顯示文件內(nèi)容
- 語法: cat [-n] fileName
- -n :由1開始對所有輸出的行數(shù)編號
- 舉例:
- 查看/test目錄下的demo文件內(nèi)容
# cat /test/demo
- 查看/test目錄下的demo文件內(nèi)容并且輸出的行數(shù)編號
# cat -n /test/demo
?? more指令
以分頁的形式顯示文件內(nèi)容
- 語法: more fileName
- 操作
回車鍵 | 向下滾動一行 |
---|---|
空格鍵 | 向下滾動一屏 |
b | 返回上一屏 |
q或者Ctrl+C | 退出more |
- 例如:
- 以分頁方式顯示/test目錄下的demo文件內(nèi)容
# more /test/demo
?? mkdir指令
創(chuàng)建目錄
- 語法:
mkdir [-p] dirName
- -p∶確保目錄名稱存在,不存在的就創(chuàng)建一個。通過此選項,可以實現(xiàn)多層目錄同時創(chuàng)建
- 例如:
- 在當(dāng)前目錄下,建立一個名為test的子目錄
# mkdir test
- 在工作目錄下的test目錄中建立一個名為demo的子目錄,若test目錄不存在,則建立一個
# mkdir -p test/demo
- 同時創(chuàng)建多層目錄
# mkdir -p test/test1/test2/test3
?? rmdir指令
-
刪除空目錄
- 語法:
rmdir [-p] dirName
- -p:當(dāng)子目錄被刪除后使父目錄為空目錄的話,則一并刪除
- 語法:
- 舉例:
- 刪除名為test1的空目錄
# rmdir test
- 刪除test1目錄中名為test的子目錄,若test1目錄刪除后test目錄變?yōu)榭漳夸?,則也被刪除
# rmdir -p test1/test
- 刪除名稱以test開始的空目錄
# rmdir test*
?? tail指令
-
查看文件末尾的內(nèi)容
- 語法: tail [-f] fileName
- -f:動態(tài)讀取文件末尾內(nèi)容并顯示,通常用于日志文件的內(nèi)容輸出
- 例子:
- 顯示/test目錄下的demo文件末尾10行的內(nèi)容
# tail /test/demo
- 顯示/test目錄下的demo文件末尾20行的內(nèi)容
# tail -20 /test/demo
- 動態(tài)讀取/test目錄下的test.log文件末尾內(nèi)容并顯示
# tail -f /test/test.log
?? rm指令
-
刪除文件或者目錄
- 語法:rm [-rf] name
- -r:將目錄及目錄中所有文件(目錄)逐一刪除,即遞歸刪除
- -f:無需確認(rèn),直接刪除
- 例子:
- 刪除名為test的目錄和目錄中所有文件,刪除前需確認(rèn)
# rm -r test/
- 無需確認(rèn),直接刪除名為test的目錄和目錄中所有文件
# rm -rf test/
- 無需確認(rèn),直接刪除test.txt文件
# rm -f test.txt
?? cp指令
-
用于復(fù)制文件或目錄
- 語法:
cp[-r] source dest
- -r:如果復(fù)制的是目錄需要使用此選項,此時將復(fù)制該目錄下所有的子目錄和文件
- 語法:
- 例子:
- 將test.txt復(fù)制到demo目錄中
# cp test.txt demo/
- 將test.txt復(fù)制到當(dāng)前目錄,并改名為testone.txt
# cp test.txt . / testone.txt
- 將test目錄和目錄下所有文件復(fù)制到demo目錄下
# cp -r test/ ./demo/
- 將test目錄下所有文件復(fù)制到demo目錄下
# cp -r test/* ./demo/
?? mv指令
-
為文件或目錄改名、或?qū)⑽募蚰夸浺苿拥狡渌恢?/code>
-
語法:
mv source dest
-
例子:
-
將test.txt改名為demo.txt
# mv test.txt demo.txt
-
將文件test.txt移動到demo目錄中
# mv test.txt demo
-
將test.txt移動到demo目錄中,并改名為demo.txt
# mv test.txt demo/demo.txt
-
如果demo目錄不存在,將demo目錄改名為test
# mv demo/ test
-
如果test目錄存在,將test目錄移動到demo目錄中
# mv test/ demo
?? tar指令
- 作用:對文件進行打包、解包、壓縮、解壓
- 語法:
tar [-zcxvf] fileName [files]
- 包文件后綴為.tar表示只是完成了打包,并沒有壓縮
- 包文件后綴為.tar.gz表示打包的同時還進行了壓縮
- -z∶z代表的是gzip,通過gzip命令處理文件,gzip可以對文件壓縮或者解壓
- -c:c代表的是create,即創(chuàng)建新的包文件
- -x:x代表的是extract,實現(xiàn)從包文件中還原文件
- -v :v代表的是verbose,顯示命令的執(zhí)行過程
- -f:f代表的是file,用于指定包文件的名稱
- 例子
打包
- 將當(dāng)前目錄下所有文件打包,打包后的文件名為test.tar
# tar -cvf test.tar ./*
- 將當(dāng)前目錄下所有文件打包并壓縮,打包后的文件名為test.tar.gz
# tar -zcvf test.tar.gz . /*
解包
- 將test.tar文件進行解包,并將解包后的文件放在當(dāng)前目錄
# tar -xvf test.tar
- 將test.tar.gz文件進行解壓,并將解壓后的文件放在當(dāng)前目錄
# tar -zxvf test.tar.gz
- 將test.tar.gz文件進行解壓,并將解壓后的文件放在/usr/local目錄
# tar -zxvf test.tar.gz-C /usr/local
?? vi/vim指令
-
vi命令是Linux系統(tǒng)提供的一個文本編輯工具,可以對文件內(nèi)容進行編輯,類似于Windows中的記事本
- 語法:
vi fileName
- 語法:
-
要使用vim命令完成安裝
- 語法:
yum install vim
- 語法:
-
對文件內(nèi)容進行編輯,vim其實就是一個文本編輯器
- 語法:
vim fileName
- 語法:
-
在使用vim命令編輯文件時,如果指定的文件存在則直接打開此文件。如果指定的文件不存在則新建文件。vim在進行文本編輯時共分為三種模式,分別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插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這三種模式之間可以相互切換。
-
vim中的三種模式說明如下:
-
1.
命令模式
- 命令模式下可以查看文件內(nèi)容、移動光標(biāo)(上下左右箭頭、gg、G)
- 通過vim命令打開文件后,默認(rèn)進入命令模式
- 另外兩種模式需要首先進入命令模式,才能進入彼此
-
2.
插入模式
- 插入模式下可以對文件內(nèi)容進行編輯
- 在命令模式下按下[i,a,o]任意一個,可以進入插入模式。進入插入模式后,下方會出現(xiàn)【insert】字樣
- 在插入模式下按下ESC鍵,回到命令模式
-
3.
底行模式
文章來源: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794849.html- 底行模式下可以通過命令對文件內(nèi)容進行查找、顯示行號、退出等操作
- 在命令模式下按下[:,]任意一個,可以進入底行模式
- 通過/方式進入底行模式后,可以對文件內(nèi)容進行查找
- 通過:方式進入底行模式后,可以輸入wq(保存并退出)、q!(不保存退出) 、 set nu(顯示行號)
?? find指令
-
在指定目錄下查找文件
- 語法:
find dirName -option fileName
- 語法:
- 例子:
- 在當(dāng)前目錄及其子目錄下查找.java結(jié)尾文件
# find . -name "*.java"
- 在/test目錄及其子目錄下查找.java結(jié)尾的文件
# find /test-name "*.java"
?? grep指令
-
從指定文件中查找指定的文本內(nèi)容
- 語法:
grep word fileName
- 語法:
- 例子:
- 查找Helloworld.java文件中出現(xiàn)的Hello字符串的位置
# grep Hello Helloworld.java
- 查找當(dāng)前目錄中所有.java結(jié)尾的文件中包含test字符串的位置
# grep test*.java
文章來源地址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794849.html
到了這里,關(guān)于猿創(chuàng)征文 |【Linux】常用命令的文章就介紹完了。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內(nèi)容,請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網(wǎng)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guān)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