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无码 综合区,色欲AV无码国产永久播放,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国产日韩欧美女同一区二区

簡述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成像的原理

這篇具有很好參考價值的文章主要介紹了簡述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成像的原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存在錯誤或未考慮完全的地方,請大家不吝賜教,您也可以點擊"舉報違法"按鈕提交疑問。

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概念

定義

焦點:相機的鏡頭是一組透鏡,當平行光線穿過透鏡時,會匯聚到一點上,這個點叫做焦點。

焦距從光心(凸透鏡的中心)到焦點的距離,用"f"表示。

定焦鏡頭:焦距固定的鏡頭,即定焦鏡頭。

變焦鏡頭:焦距可以調節(jié)變化的鏡頭,即變焦鏡頭。

簡述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成像的原理,openCV,opencv

簡述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成像的原理,openCV,opencv

簡述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成像的原理,openCV,opencv?

詳 解 變 焦 原 理

通常指通過移動鏡頭內的透鏡鏡片位置來拉長或縮短焦距,也叫ZOOM。改變鏡頭的焦距,從而造成視角或圖像大小的變化,獲取拉近或拉遠的效果。焦距越長,視角越窄,畫面中能容納的景象就少,畫面看起來越近。焦距越短,視角越大,畫面中能容納的景物就多,畫面看起來較遠。

變焦目前可以分為光學變焦和數(shù)字變焦兩種類型

①光學變焦:通過移動鏡頭內部鏡片的相對位置來改變焦點的位置,改變鏡頭焦距的長短,并改變鏡頭的視角大小,從而實現(xiàn)影像的放大與縮小。如果被拍攝的物體位置保持不變,鏡頭的焦距與物體的放大倍率會呈現(xiàn)正比例的關系,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光學變焦的話,那就是“望遠鏡”。(成像面水平方向移動)

簡述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成像的原理,openCV,opencv

②數(shù)字變焦:通過可拍照手機處理器,把圖片內的每個像素面積增大,從而達到放大的目的,就像我們在ACDSEE等圖像處理軟件中,強行拉大圖像的像素一樣,只不過這個過程在手機中進行,把原來SENSOR上的一部分像素使用插值手段進行放大。與光學變焦不同的是,數(shù)碼變焦是在SENSOR垂直方向上的變化,而給人以變焦效果的。由于整個過程焦距沒有任何變化,所以圖像質量是會隨著放大比例的增加,逐漸下降。(成像面垂直方向縮放)

數(shù)字變焦也可以分為插值算法變焦和偽數(shù)字變焦兩種

插值算法變焦:對圖像進行插值運算,將圖像的尺寸擴大到所需的規(guī)格,這種算法就其效果而言,并不理想,尤其是當使用在手機上的時候,手機上的攝像頭本身得到的數(shù)據(jù)就有較大的噪聲,再插值的話,得到的圖像幾乎沒法使用。

偽數(shù)字變焦:當攝像頭不處在最大分辨率格式的情況下,比如130 萬像素的 sensor 使用 640*480 的規(guī)格拍照時,仍舊設置 sersor 工作在 1280*960 的分辨率下,而后通過采集中央部分的圖像來獲取 640*480 的照片,使得在手機上看來所拍物體尺寸被放大了一倍。這種辦法幾乎不需要額外的算法支持,對圖像質量也沒有影

響,缺點是只有小尺寸情況下可以采用。

結論:光學變焦不會犧牲清晰度、數(shù)字變焦顯著犧牲清晰度

詳 解 對 焦 原 理

其實并不是改變鏡頭的焦距,而是改變像距,調整成像面和鏡頭距離,使成像面到光心的距離等于像距,使物體可以清晰的成像到膠片(感光元件)上。調整相機使被攝體成清晰的像的過程,就是調焦(對焦)過程。成像位置位于透鏡1倍焦距之外、2倍焦距之內,并且成像位置即是感光元件CCD/CMOS所在的位置,這時成像非常清晰。如果成像位置偏離了感光元件CCD/CMOS所在的平面,這時成像變得非常虛,比較模糊,即出現(xiàn)攝影時的對焦不準現(xiàn)象。

對焦實際上是調整整個鏡頭的位置(而不是鏡頭內的鏡片)的位置,來控制像距,從而使成像最清晰。

對焦分類

手動對焦:通過手工轉動對焦環(huán)來調節(jié)相機鏡頭從而使拍攝出來的照片清晰的一種對焦方式。

自動對焦:由照相機根據(jù)被攝體距離的遠近,自動地調節(jié)鏡頭的對焦距離。

多點對焦:也叫區(qū)域對焦,當對焦中心不設置在圖片中心的時候,可以使用多點對焦。常見的多點對焦為5點,7點和9點對焦。

以下為大家詳細介紹自動對焦的原理

自動對焦(Auto Focus,簡稱AF)是一個復雜的光電一體化過程,主要可以實現(xiàn)三個功能:一是自動判斷所拍攝的主體,二是測量被攝主體與相機感光元器件之間的距離,三是驅動馬達將鏡頭的對焦裝置推到與之相應的距離刻度。

自動對焦按照是否主動測量合焦距離分為以下兩種:

(1)主動式:激光對焦、TOF對焦等

優(yōu)勢:低反差、弱光線、細線條、運動物體

劣勢:當被攝物體能吸收光波時、光波被玻璃反射等場景不能對焦到正確物體上。

(2)被動式:相位對焦、反差對焦等

優(yōu)勢:自身無發(fā)射系統(tǒng),耗能少,小型化、逆光場景等

劣勢:細線條、弱光下、偏光物體、運動物體

反差對焦(CDAF)

  • 概念:反差對焦(Contrast Detection Auto Focus,簡稱CDAF),又稱對比度對焦,是目前普及率最高、使用最廣泛、成本相對較低的自動對焦技術。

  • 原理和過程:反差對焦是一個反復迭代逐漸收斂的過程,即一個簡單的求最大值的過程,反差對焦類似手動調焦的過程:模糊-清晰-模糊,然后逐漸平衡到一個最清晰的位置(計算反差度—>移動鏡頭、比較反差度—>直到反差度最大)。

  • 對焦步驟

    (1)未合焦狀態(tài):此時圖像處于虛焦狀態(tài)(2)對焦開始狀態(tài):鏡頭開始移動,畫面逐漸清晰,對比度開始上升

    (3)合焦狀態(tài):對比度最高,畫面最清晰,繼續(xù)移動鏡頭

    (4)繼續(xù)移動鏡頭發(fā)現(xiàn)對比度開始下降,錯過焦點

    (5)鏡頭回退至對比度最高的位置,完成對焦

簡述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成像的原理,openCV,opencv

  • 優(yōu)點:

    (1)物理成本低

    (2)無單獨的子系統(tǒng),不占用獨立的空間(3)對焦精度高

  • 缺點:對焦耗時會比較長,在純色或者反差不明顯的場景,對焦時間過長或精度低

  • 難點:反差對焦處理方式很簡單,而且對處理器性能要求也不高,那為什么不同相機的反差對焦的效果差異那么大呢?反差對焦要不斷的篩選,需要以下兩個條件:一是降低序列圖像的規(guī)模,減小對比次數(shù);另一個是更加快速密集的數(shù)據(jù)源,讓數(shù)據(jù)提供變得更快。

  • 影響性能的因素如下:

    (1)感光器的采樣幀率:采樣幀率,也稱為實時刷新率,這是反差對焦性能不佳的關鍵原因。

    (2)鏡頭的采樣幀率:鏡頭也有采樣幀率的概念,一般也用FPS表示。步進馬達和鏡頭的協(xié)調工作更好地提高反差對焦性能。

    (3)算法優(yōu)劣的影響:有了密集的高頻數(shù)據(jù)源,不等于對焦速度會有絕對提升,還需要良好的算法支持。

相位對焦(PDAF

簡述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成像的原理,openCV,opencv

  • 概念:相位對焦(Phase Detection Auto Focus,簡稱PDAF),全稱是“相位檢測自動對焦”

  • 原理和過程:在整體相位檢測焦點位置之后,鏡頭驅動模塊會將鏡片組進行移動合焦,因此耗時更少。

    PDAF sensor的一種實現(xiàn)如下,在CMOS上面一半的位置加了金屬遮蓋,從像素傳感器上找出成對像素點,通過相位差檢測,找出準確的對焦點,馬達一次將鏡片推動到相應位置完成對焦。

簡述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成像的原理,openCV,opencv

  • 優(yōu)點:一半計算一次即可完成對焦,馬達移動距離更短。

  • 缺點:專用PDAF sensor,暗環(huán)境效果差。

激光對焦(LDAF)

  • 概念:激光對焦(Laser Detection Auto Focus,簡稱LDAF),也稱為測距式對焦。

  • 原理和過程:激光對焦是通過單獨的紅外激光傳感器向被攝物體發(fā)射低功率紅外激光,經(jīng)過反射后被傳感器接收,在計算出被攝物體之間的距離之后,對焦馬達便會將鏡片組驅動到相應位置完成對焦。

  • 優(yōu)點:暗環(huán)境、文理不明顯的純色區(qū)域

  • 缺點:對焦距離有限,距離遠的主體對焦效果差

TOF對焦是一種激光對焦方法,TOF是飛行時間(Time of Flight)技術的縮寫,即傳感器發(fā)射紅外光,經(jīng)被攝物體反射后,傳感器通過計算光線發(fā)射和反射時間差或相位差,來換算被拍攝景物的距離。

TOF對焦通過TOF傳感器的自動對焦系統(tǒng),檢測物體與相機之間的距離來進行對焦

  • 優(yōu)點:計算一次即可完成對焦,降低處理器計算負擔,降低了背景光的干擾。

  • 缺點:物理器件性能要求很高,時間測量精度要求高

相機成像的原理

被攝景物反射出的光線通過照相鏡頭(攝景物鏡)和控制曝光量的快門聚焦后,被攝景物在暗箱內的感光材料上形成潛像,經(jīng)沖洗處理(即顯影、定影)構成永久性的影像(百度百科)。傳統(tǒng)膠片相機的感光材料為膠卷,現(xiàn)代數(shù)碼相機的感光原件一般為CMOS傳感器。它的尺寸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成像質量,所以是很多相機/手機廠商宣傳的重點,比如坊間經(jīng)常聽到的“一英寸大底”,“底大一級壓死人”等等。

當一束與凸透鏡的主軸平行的光穿過凸透鏡時,在凸透鏡的另一側會被凸透鏡匯聚成一點,這一點叫做焦點,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就叫這個凸透鏡的焦距。一個凸透鏡的兩側各有一個焦點。

理論上只有處于鏡頭焦點距離的景物是成像清晰的,而在焦點前后,光線開始聚焦和擴散,成像變的模糊,成像點形成一個擴大的圓:彌散圓(circle of confusion),而人眼的分辨能力有限,只有當彌散圓直徑大到一定程度,我們才感覺到模糊,比如圖 1的草地看起來中間一段都是清晰的,通俗的說,這一段“看起來清晰”的距離就是景深(Depth of Field)。
?

簡述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成像的原理,openCV,opencv

圖?1 草地上看起來清晰的一段距離就是 景深

在焦點前后各有一個容許彌散圓,這兩個彌散圓之間的距離稱為焦深,對應在被拍攝點處即為景深,換言之,被攝物體前后景深距離內,呈現(xiàn)在成像平面上的影像模糊度都在容許彌散圓的限定范圍內。小孔成像模型示意圖如圖 2所示。

簡述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成像的原理,openCV,opencv

簡述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成像的原理,openCV,opencv

相機的基本原理

一、獲取圖像

1、小孔成像

要講清楚攝像頭成像的原理,就得介紹下小孔成像的原理。
中國春秋時代的墨子,發(fā)現(xiàn)在一間黑暗的屋子朝陽的墻上開一個小孔,人對著小孔站在屋外,屋里相對的墻上就會出現(xiàn)一個倒立的人影,這就是全世界最早關于小孔成像的記載。

簡述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成像的原理,openCV,opencv

小孔成像實驗中,點燃蠟燭,會在小孔另一面的白紙上看到一個倒立的燭焰。

簡述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成像的原理,openCV,opencv

此現(xiàn)象可以用來解釋物理學原理: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在不受引力作用干擾的情況下沿直線傳播。

這樣,我們就用一種最簡單的方法在白紙上獲得了蠟燭燭焰的圖像。

2、凸透鏡

?把天空搬進房間,這就是理科生的浪漫嗎?【小孔成像】_嗶哩嗶哩_bilibili,一個B站的UP主的視頻 ,很有藝術浪漫細胞哦,想到了使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將窗外的風景搬入室內。
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 其實也就是把窗戶全部用錫紙包住,只留一個小孔,這樣室外的風景就會倒立這投影到房間里的白墻上了,不過這樣投出的畫面會很暗淡。(因為光線不足)

這時候就需要使用到凸透鏡了,凸透鏡具有聚攏光線的效果,它既可以收集足夠多的入射光線,又可以讓出射光線集中的打在屏幕上。

簡述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成像的原理,openCV,opencv

所以只要選擇合適焦距的凸透鏡,就可以讓窗外的風景清晰地投屏到白墻上了。
手機攝像頭成像的原理也類似的

二、捕獲圖像——底片原理


如果將小孔成像實驗中的白紙換為底片(膠片),就可以將蠟燭燭焰的圖像記錄下來。

膠片的全稱為銀鹽感光膠片,也叫菲林,原理是將鹵化銀涂抹在乙酸片基上,當有光線照射到鹵化銀上時,鹵化銀轉變?yōu)楹谏你y,經(jīng)顯影工藝后固定于片基,成為我們常見到黑白負片,而彩色負片則是涂抹了三層鹵化銀以表現(xiàn)三原色。

這樣一個最簡單的照相機就誕生了。
簡述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成像的原理,openCV,opencv

三、聚焦成像——凸透鏡的成像原理

小孔成像實驗中,蠟燭自身是強光源,才能透過小孔在白紙上成像,所以該種方式對光源的要求極高,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可能像蠟燭一樣點亮自己,更多的是靠太陽光進行漫反射。

凸透鏡可以改變光線折射率,對光線進行聚焦成像,凸透鏡的成像原理如下:

簡述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成像的原理,openCV,opencv

簡述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成像的原理,openCV,opencv

簡述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成像的原理,openCV,opencv

1. 焦距
焦距是指平行光線通過鏡頭匯聚到一點,這一點到鏡頭中心的距離稱為焦距,也就是上圖中的F。

2.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應用
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物距?什么是相距?物距指的是上圖中左邊物體與鏡頭的距離,記作u uu,相距指的是上圖中右邊成像與鏡頭的距離,記作v vv。

(1)照相機

成像規(guī)律:當物體處于凸透鏡的2倍焦距之外(u > 2 F u>2Fu>2F),成倒立的、縮小的、實像,成像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f < v < 2 F f<v<2Ff<v<2F)

根據(jù)此成像規(guī)律,可以將凸透鏡應用于照相機,拍攝2倍焦距之外的物體。

(2)投影儀

成像規(guī)律:當物體處于凸透鏡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F < u < 2 F F<u<2FF<u<2F),成倒立的、放大的、實像,成像位于二倍焦距之外(v > 2 F v>2Fv>2F)

根據(jù)此成像規(guī)律,可以將凸透鏡應用于投影儀,放大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的物體成像。

(3)放大鏡

成像規(guī)律:當物體處于凸透鏡的1倍焦距之內(u < F u<Fu<F),成正立的、放大的、虛像,并且物體和成像在凸透鏡的同一側。

根據(jù)此成像規(guī)律,可以將凸透鏡應用于放大鏡,放大在1倍焦距之內的物體成像。

3. 焦距與視角的關系
視角的專業(yè)名詞叫視場角(Field of view),簡稱FOV,指照相機最終能成像的角度范圍。

視角與焦距之間的關系如下圖:
簡述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成像的原理,openCV,opencv

圖中f ff是焦距,h hh是感光元件的長度,可以近似得出焦距與FOV角度的關系:
簡述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成像的原理,openCV,opencv

得出結論:當f越小,F(xiàn)OV越大,即焦距越小,成像角度范圍越大。

鏡頭的焦距和視角對應情況如下:

簡述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成像的原理,openCV,opencv

不同焦距的鏡頭拍攝出的實際成像區(qū)別如下:

簡述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成像的原理,openCV,opencv

一般情況下,相機鏡頭可以按視角分為

魚眼鏡頭:焦距為16mm或更短,視角范圍極廣,接近180°
超廣角鏡頭:24mm以下
廣角鏡頭:24-35mm,視角范圍廣,景物個體小
標準鏡頭:35-85mm,視角接近于人類的視野
遠攝鏡頭:85-300mm,視角范圍窄,景物個體大
超遠攝鏡頭:300mm以上
?

四、數(shù)字圖像——感光元件(sensor)


膠片的原理是通過光產(chǎn)生化學反應來記錄,而感光元件的原理將光轉化為模擬電信號來記錄,感光元件使得照相機從傳統(tǒng)的膠片相機變?yōu)閿?shù)碼相機。

感光元件產(chǎn)生的模擬信號,首先經(jīng)過模擬信號放大器進行信號放大,進而經(jīng)過數(shù)模轉換電路(DAC)變?yōu)閿?shù)字圖像,數(shù)字圖像再經(jīng)過ISP(Image Signal Processor)圖像處理器進行數(shù)字圖像處理,最后數(shù)字圖像經(jīng)過壓縮編碼算法,存儲到SD卡中成為一個照片文件。

感光元件也叫圖像傳感器(sensor),分為兩種:一種是廣泛使用的CCD(電荷耦合)元件,另一種是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器件。

1. CCD


CCD全稱Charge Coupled Device,它使用一種高感光度的半導體材料制成,由許多感光單位組成,通常以百萬像素為單位。

當CCD表面受到光線照射時,每個感光單位會將電荷反映在組件上,即把光轉換為電荷,所有的感光單位所產(chǎn)生的信號加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幅完整的畫面。

2. CMOS


CMOS全稱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它主要是利用硅和鍺這兩種元素所做成的半導體,使其在CMOS上共存著N極和P極的半導體,這兩個互補效應所產(chǎn)生的電流即可被處理芯片記錄為影像。

兩者最主要的區(qū)別在于:CCD傳感器的圖像質量優(yōu)于CMOS傳感器,而CMOS傳感器在成像速度、功耗、價格等方面優(yōu)于CCD傳感器。

CMOS圖像傳感器用來接收光信號,并轉化為電信號,再通過內部的ADC轉化為數(shù)字信號

2.1 微透鏡

在彩色濾鏡陣列(CFA)的上方,用來把光線聚集到每一個像素點上,每一個像素點上方都有一個微透鏡,6400萬像素就有6400萬個微透鏡,1億像素就有1億個微透鏡

簡述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成像的原理,openCV,opencv

2.2 彩色濾鏡陣列 (CFA)

CFA的作用就是賦予圖像顏色,陽光通過CFA的某個像素的時候,只有對應顏色(紅/綠/藍)的光線才能進入。
一般用的就是拜耳(Bayer) 陣列 (RGGB 排列),由于人眼對于綠色更敏感,所以有兩個綠色像素,紅色和藍色像素各占一個。

簡述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成像的原理,openCV,opencv

當然也有其他的排列,比如華為和特斯拉就用的RYYB排列,這樣做的好處是進光量更大,在同等條件下夜晚拍照會更清晰。
但是存在一個問題,就是需要多一步將黃色的光再分解為紅色和綠色,這導致照片會容易出現(xiàn)偏色問題,后期算法層面需要進行更多的優(yōu)化。

簡述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成像的原理,openCV,opencv

2.3 像素陣列


也就是光電二極管(photodiode),它收集著光子,并將其轉化為電子。
一個光電二極管,就代表著一個像素,是照片上最小的成像單元,一般用微米(um)來表示它的大小,比如0.8um

2.4 ADC 模數(shù)轉換器


負責將電子信號轉化為數(shù)字信號

2.5. 拓展知識

CMOS圖像傳感器的結構

簡述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成像的原理,openCV,opencv

CMOS圖像傳感器結構有前罩式,被罩式,以及堆棧式。

前罩式 : 比較浪費光線
被罩式 : 電路層移到了光電二極管的下面,光線利用率高
堆棧式 : 本質也是被罩式圖像傳感器,但多加入了一層DRAM,這樣手機才能去拍攝超級慢動作

怎么評價圖像傳感器的好壞
信噪比 = 有用信號 / 噪聲,信噪比越高,就意味著畫質越好,越純凈。
信噪比越低,整個畫面就會看上去有很多的噪點。

除此之外,還有三個對成像質量有影響的點

清晰度 : 像素越高越清晰 (前提是信噪比高才有用)
寬容度 (動態(tài)范圍) : 相機所能記錄最亮與最暗的入射光亮度之比,動態(tài)范圍越高,拍攝的明暗層次越多,細節(jié)也更多;一般單像素面積越大,動態(tài)范圍越大。
感光能力 : 圖像傳感器的尺寸越大,感光能力越強,在暗光環(huán)境下,畫質更好

五、 ISP圖像信號處理


一般ISP也集成在CMOS中,并不是每一個圖像傳感器(CMOS)都自帶ISP,隨著現(xiàn)在的手機攝像越來越往計算攝影去發(fā)展,這個處理過程也更多的被放在SoC級的ISP上進行。

ISP,主要用來對前端圖像傳感器(CMOS)輸出的信號做后期處理,主要功能有去馬賽克(也叫反馬賽克 ,demosaicing,由于每個像素點經(jīng)過CFA后只能感應到一種顏色,所以需要通過該像素周圍像素來預測出該點的插補值)、自動對焦(協(xié)同對焦馬達)、曝光、白平衡、校正鏡頭缺陷、焦躁、HDR、格式轉換等功能。

具體功能有 : 黑電平校正(BLC)、鏡頭陰影校正(LSC)、壞點校正(DPC)、顏色插值(Demosaic)、自動白平衡 (AWB)、顏色校正 (CCM)、彩色空間轉換 (CSC)、Gammma校正 (Gamma Correction) 、寬動態(tài) (WDR) 、多幀降噪 (3DNR)、銳化 (Sharp)、自動曝光 (AE)等。
ISP中的模塊有IFE、BPS、IPE,JPEG等,其中JPEG會將數(shù)據(jù)進行jpeg編碼工作。
顏色插值功能是去馬賽克的一種方法。
?

六、手機相機拍照過程

手機相機的鏈路

簡述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成像的原理,openCV,opencv
先來整體看一下手機相機的鏈路,總共有5步,本篇文章會針對前3部分(硬件部分)進行講解 :

Camera Lens : 手機相機鏡頭,光線通過透鏡,到達COMS圖像傳感器
Image Sensor : CMOS圖像傳感器會將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再通過內部的ADC轉化為數(shù)字信號
ISP : 數(shù)字信號會傳輸給ISP進行處理,主要進行矯正、白平衡、曝光控制等
SOC : 這一步就在應用層了(比如App),通過CPU和GPU對圖像數(shù)據(jù)進行后處理,比如添加濾鏡等操作
Display : 最終將圖像數(shù)據(jù)顯示到屏幕上

Camera Lens手機鏡頭示意圖:

簡述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成像的原理,openCV,opencv文章來源地址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774926.html

到了這里,關于簡述相機鏡頭變焦與對焦、成像的原理的文章就介紹完了。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內容,請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網(wǎng)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網(wǎng)!

本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guī)/事實不符,請點擊違法舉報進行投訴反饋,一經(jīng)查實,立即刪除!

領支付寶紅包贊助服務器費用

相關文章

  • 【圖像處理】:相機對焦的原理和實現(xiàn)方法

    【圖像處理】:相機對焦的原理和實現(xiàn)方法

    對焦有三種思路: 也就是觀測畫面中線條邊緣的對比度,對比度最高時即合焦。與此同時,對比度最高也意味著入射光線°形成的每個“點”的能量達到最大,因為合焦即光線完全匯聚,所以即可以通過對比度高低來判斷,也可以通過能量大小來判斷。但問題就是,焦點在前在

    2024年02月15日
    瀏覽(18)
  • 電動變焦鏡頭的控制

    電動變焦鏡頭的控制

    電動變焦鏡頭的驅動控制器: AN41908A (Panansonic,參考代碼) MS41xx (其MS41908M與AN41908A完全兼容) VD_FZ:Focus zoom sync. signal input (調焦變焦同步信號輸入, 馬達控制開始信號 ) VD_IS: Iris video sync. signal input (光圈控制圖像同步信號輸入, 光圈控制開始信號 ) PLS1: Pulse 1 output (脈沖1 輸出)

    2024年02月07日
    瀏覽(23)
  • 變焦鏡頭內參數(shù)如何獲得?

    變焦鏡頭內參數(shù)如何獲得?

    很多時候,我們是使用相應的棋盤格標定進行相機內參數(shù)的獲取,但是對于相機而言,如果要是焦距范圍是測量比較遠的物體,那么我們要進行注意相應的內參數(shù)就是不能夠使用棋盤格標定法進行獲取,因為不準. 由于項目的需要,這里我就是需要進行探究一下,如何通過自己調試直接

    2024年02月09日
    瀏覽(15)
  • 相機標定原理及應用(opencv)

    相機標定原理及應用(opencv)

    在機器視覺領域,相機的標定是一個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它決定了機器視覺系統(tǒng)能否有效的定位,能否有效的計算目標物。相機的標定基本上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相機的自標定;第二種是依賴于標定參照物的標定方法。前者是相機拍攝周圍物體,通過數(shù)字圖像處理的方法和相關

    2024年02月22日
    瀏覽(21)
  • 相機標定原理與實戰(zhàn)【python-opencv】

    相機標定原理與實戰(zhàn)【python-opencv】

    相機的功能就是將真實的三維世界拍攝形成二維的圖片。所以可以將相機成像的過程看做一個函數(shù),輸入是一個三維的場景,輸出是二維的圖片。但是,當我們想將二維的圖片反映射成三維場景時,很明顯,我們無法僅通過一張二維圖來得到真實的三維場景。也就是說,上述

    2024年02月09日
    瀏覽(25)
  • 相機成像原理【第一節(jié)】

    相機成像原理【第一節(jié)】

    1、膠片攝影與數(shù)碼攝影 膠片攝影是把光學鏡頭的光信號投射到膠片上, 數(shù)碼攝影是把光學鏡頭的光信號投射到傳感器上,傳感器把光信號依次處理為電信號和數(shù)字信號,片上計算機再把數(shù)字信號進行處理 2、相機的組成 2.1 只有傳感器相機的成像 一棵樹所有的點發(fā)出的光照

    2024年02月12日
    瀏覽(28)
  • 相機成像原理

    相機成像原理

    目錄 1、相機成像原理說明 2、相機成像過程 2.1、世界坐標系-相機坐標系 2.2、相機坐標系–圖像坐標系 2.3、圖像坐標系–像素平面坐標系 3、單點無畸變的相機成像模型 ????????近期項目需進行單目測距、及像素坐標與實際物理距離估算,對相機成像相關知識點進行整理

    2024年02月05日
    瀏覽(19)
  • 『紅外相機』成像原理

    紅外相機成像原理是利用物體輻射的紅外能量來獲取圖像。紅外能量是一種不可見的電磁輻射,波長范圍通常從0.8微米到1000微米。 探測紅外輻射:紅外相機使用紅外傳感器(如紅外焦平面陣列)來 探測目標物體發(fā)射的或反射的紅外輻射 。紅外輻射可以是物體自身的熱輻射(

    2024年02月16日
    瀏覽(15)
  • 3D線掃相機-沙姆成像原理

    3D線掃相機-沙姆成像原理

    3D線掃相機,又名激光輪廓儀,3D線激光測量儀,基本原理:通過向物體表面投射線激光平面,從而獲取該平面與待測物體表面交線處三維點坐標,解算物體深度信息。主要器件:線激光器、鏡頭、芯片、處理板、接口板。 主要原理:三角測量 其中光學成像原理:沙姆成像 沙

    2024年02月12日
    瀏覽(16)
  • 奧比中光Astra SDK相機SDK openni&&相機成像原理

    奧比中光Astra SDK相機SDK openni&&相機成像原理

    目錄 1.1 成像原理簡介 1.1.1 結構光 1.1.2 雙目視覺 1.1.3 光飛行時間TOF? 2.使用手冊 參考網(wǎng)址 2.1 產(chǎn)品集成設計 2.2 SDK介紹與使用 2.3 常用API介紹 OPENNI API 2 OpenNI類(OpenNI.h) 1.1.1 結構光 結構光,英文叫做 Structured light,通常采用特定波長的不可見的紅外激光作為光源,它發(fā)射出

    2024年04月14日
    瀏覽(53)

覺得文章有用就打賞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博客贊助

微信掃一掃打賞

請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贊助

支付寶掃一掃領取紅包,優(yōu)惠每天領

二維碼1

領取紅包

二維碼2

領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