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无码 综合区,色欲AV无码国产永久播放,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国产日韩欧美女同一区二区

【自抗擾控制ADRC】跟蹤微分器

這篇具有很好參考價值的文章主要介紹了【自抗擾控制ADRC】跟蹤微分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存在錯誤或未考慮完全的地方,請大家不吝賜教,您也可以點擊"舉報違法"按鈕提交疑問。



何為跟蹤微分器(TD)

跟蹤微分器顧名思義,包含了跟蹤和微分兩個部分。

  • 跟蹤 t
    就是一個對輸入信號以某種手段延遲輸出的環(huán)節(jié) 。

在做一些控制時,通常不希望輸入信號出現(xiàn)階躍的情況,這會在系統(tǒng)中產生一定擾動,因此通常會用一種 " 斜坡算法 "使輸入信號變得更平緩。這在變化的輸入信號中體現(xiàn)出平滑滯后的效果,看起來像是經(jīng)過這一 “斜坡算法” 的輸出信號在跟蹤輸入信號。

  • 微分 d
    微分是指跟蹤信號微分后的信號,代表著跟蹤信號的變化率。

微分可以理解成變化速度,當我們想要快速精準到達目標信號時,既要保證快速,也要保證精準。而這兩者通常是相悖的,快速往往伴隨著超調(剎不住車)。因此如果能把握好速度的快慢,在離得遠時加速,在快要到達時減速,就可以避免剎不住車的情況。

線性跟蹤微分器(LTD)數(shù)學描述

  • 建立線性狀態(tài)方程,其中狀態(tài)變量為 x ? = [ x 1 x 2 ] = [ t d ] \vec{x}=\begin{bmatrix}x_1\\x_2\end{bmatrix}=\begin{bmatrix}t\\d\end{bmatrix} x =[x1?x2??]=[td?],輸入信號為 u u u,其狀態(tài)方程為
    x ′ ? = A x ? + B u y ? = x ? \vec{x'}=A\vec{x}+Bu \\ \vec{y}=\vec{x} x =Ax +Buy ?=x
    在自動控制理論中,常見的LTD是臨界阻尼的二階慣性環(huán)節(jié), 其傳遞函數(shù)表示為
    Y ( s ) U ( s ) = G ( s ) = r 2 s 2 + 2 r s + r 2 \frac{Y(s)}{U(s)} = G(s) = \frac{r^2}{s^{2}+2rs+r^2} U(s)Y(s)?=G(s)=s2+2rs+r2r2?
    其中 r r r是自然頻率;
    將輸入信號 u u u和輸出信號 t t t代進慣性環(huán)節(jié),可以得到:
    t ′ ′ + 2 r t ′ + r 2 t = r 2 u t''+2rt'+r^2t=r^2u t′′+2rt+r2t=r2u
    t ′ = d , t ′ ′ = d ′ t'=d,t''=d' t=d,t′′=d,代入上式可以得到:
    d ′ + 2 r d + r 2 ( t ? u ) = 0 → d ′ = ? 2 r d ? r 2 ( t ? u ) → d ′ = ? r 2 t ? 2 r d + r 2 u d'+2rd+r^2(t-u)=0\\ \rightarrow d'=-2rd-r^2(t-u)\\ \rightarrow d'=-r^2t-2rd+r^2u d+2rd+r2(t?u)=0d=?2rd?r2(t?u)d=?r2t?2rd+r2u
    d ′ = x 2 ′ , d = x 2 d'=x_2',d=x_2 d=x2?,d=x2?,代入到狀態(tài)方程中,可以得到矩陣 A , B A,B A,B為:
    A = [ 0 1 ? r 2 ? 2 r ] B = [ 0 r 2 ] A=\begin{bmatrix} 0&1 \\ -r^2&-2r \end{bmatrix}\\ B=\begin{bmatrix} 0\\ r^2 \end{bmatrix} A=[0?r2?1?2r?]B=[0r2?]
    整理后,得到
    [ t ′ d ′ ] = [ 0 1 ? r 2 ? 2 r ] [ t d ] + [ 0 r 2 ] u [ y 1 y 2 ] = [ t d ] \begin{bmatrix} t'\\ d' \end{bmatrix} =\begin{bmatrix} 0&1 \\ -r^2&-2r \end{bmatrix} \begin{bmatrix} t \\ d \end{bmatrix} +\begin{bmatrix} 0\\ r^2 \end{bmatrix} u \\ \begin{bmatrix} y1 \\ y2 \end{bmatrix} = \begin{bmatrix} t\\ d \end{bmatrix} [td?]=[0?r2?1?2r?][td?]+[0r2?]u[y1y2?]=[td?]
    到這里大多數(shù)文章就沒有后續(xù)的描述了,但其實我在學習到這部分的時候就有一個疑問,這個參數(shù)$r$的數(shù)學意義是什么,該怎么選取這個參數(shù)的數(shù)值呢,它又是如何影響著LTD的性能。后面的這部分內容是對參數(shù)r的討論,感興趣的可以往下看,反之則可以直接跳過。

通過微分方程 t ′ ′ + 2 r t ′ + r 2 t = r 2 u t''+2rt'+r^2t=r^2u t′′+2rt+r2t=r2u的形式,以單位階躍響應為例, u = 1 ( t ) u=1(t) u=1(t),觀察 t t t隨時間變化的過程,觀察其達到1時的時間以及參數(shù) r r r在這個過程發(fā)揮的作用。
由于 t t t是關于時間的信號,為了避免誤解,令 t = h ( t ) t=h(t) t=h(t),前者的t是信號,后者的t是時間。則將上述微分方程整理后得到:
h ′ ′ + 2 r h ′ + r 2 h = r 2 h''+2 r h'+r^{2} h = r ^2 h′′+2rh+r2h=r2
開始求解微分方程 (悄悄拿出高數(shù)課本)
這里不贅述,直接給結論。
h ( t ) = ( C 1 + C 2 t ) e ? r t + 1 h(t)=(C_1 +C_2t)e^{-rt}+1 h(t)=(C1?+C2?t)e?rt+1
其中 C 1 , C 2 C_1,C_2 C1?C2?跟0時刻狀態(tài)有關,不進行討論。
我們只需要關注當 h ( t ) = 1 h(t)=1 h(t)=1 t t t的值,用于衡量跟蹤性能。
h ( t ) = ( C 1 + C 2 t ) e ? r t + 1 → ( C 1 + C 2 t ) e ? r t = 0 h(t)=(C_1 +C_2t)e^{-rt}+1\\ \rightarrow(C_1 +C_2t)e^{-rt}=0 h(t)=(C1?+C2?t)e?rt+1(C1?+C2?t)e?rt=0
顯然, r r r是衰減因子, r r r越大, h ( t ) h(t) h(t)收斂的越快。

非線性跟蹤微分器(NTD)數(shù)學描述

  • 對比LTD,NTD采用的不是線性二階慣性環(huán)節(jié),而是特殊的非線性函數(shù)(最速控制綜合函數(shù)),以實現(xiàn)跟蹤的目的。
    連續(xù)系統(tǒng)的最速控制綜合函數(shù)的數(shù)學描述為
    f h a n = ? r s i g n ( x 1 ? u + x 2 ∣ x 2 ∣ 2 r ) f_{han}=-rsign(x_1-u+\frac{x_2 |x_2|}{2r}) fhan?=?rsign(x1??u+2rx2?x2??)
    其中 x 1 x_1 x1?為跟蹤信號, u u u為輸入信號, x 2 x_2 x2?為微分信號, r r r為加速度的絕對值,則NTD的非線性狀態(tài)方程為:
    x 1 ′ = x 2 x 2 ′ = f h a n = ? r s i g n ( x 1 ? u + x 2 ∣ x 2 ∣ 2 r ) x_1' = x_2 \\ x_2' = f_{han}=-rsign(x_1-u+\frac{x_2 |x_2|}{2r}) x1?=x2?x2?=fhan?=?rsign(x1??u+2rx2?x2??)

這個最速控制綜合函數(shù) f h a n f_{han} fhan?是基于物理公式得到的,假設當前速度為 v 1 v_1 v1?,以固定的加速度 a a a運動,位移了 x x x后速度為 v 2 v_2 v2?,則滿足公式:
v 1 2 ? v 2 2 2 a = x \frac{v^{2}_{1}- v_{2}^{2}}{2a}=x 2av12??v22??=x
所以 s i g n sign sign中的第二項 x 2 ∣ x 2 ∣ 2 r \frac{x2|x_2|}{2r} 2rx2∣x2??是減速到0的位移,第一項 x 1 ? u x_1 - u x1??u是到達目標位置的位移。
通過比較這兩個位移項的和,來決定當前是否加減速。
在simulink實現(xiàn)NTD,再觀察狀態(tài)變量的變化過程。
跟蹤微分器,數(shù)據(jù)融合和控制算法,算法,線性代數(shù)
matlab function模塊中的代碼如下:

function y = fcn(x1,x2,r)
    y = -r*sign(x1+x2*abs(x2)/(2*r));

示波器結果為:
跟蹤微分器,數(shù)據(jù)融合和控制算法,算法,線性代數(shù)
跟蹤微分器,數(shù)據(jù)融合和控制算法,算法,線性代數(shù)文章來源地址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767370.html

到了這里,關于【自抗擾控制ADRC】跟蹤微分器的文章就介紹完了。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內容,請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網(wǎng)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網(wǎng)!

本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guī)/事實不符,請點擊違法舉報進行投訴反饋,一經(jīng)查實,立即刪除!

領支付寶紅包贊助服務器費用

相關文章

  • 多傳感器分布式融合算法——多傳感器網(wǎng)絡協(xié)同目標跟蹤和定位

    多傳感器分布式融合算法——多傳感器網(wǎng)絡協(xié)同目標跟蹤和定位

    應用: 原創(chuàng)不易,路過的各位大佬請點個贊 主要講解算法: ? ? ? ? ?多傳感器集中式融合算法/分布式融合算法/序貫融合算法 ? ? ? ? ?多速率多傳感器異步融合算法 ? ? ? ? ?多傳感器網(wǎng)絡分布式一致濾波 應用于: 多傳感器網(wǎng)絡協(xié)同跟蹤/定位/導航 聯(lián)系WX: ZB823618313 ? ?

    2024年01月20日
    瀏覽(29)
  • 路徑跟蹤算法之模型預測控制(MPC)跟蹤

    路徑跟蹤算法之模型預測控制(MPC)跟蹤

    模型預測控制(以下簡稱 MPC)是一種依賴于系統(tǒng)模型進行數(shù)學優(yōu)化的復雜控制器。它利用優(yōu)化算法計算有限時間范圍內一系列的控制輸入序列,并優(yōu)化該序列,但控制器僅執(zhí)行序列中的第一組控制輸入,然后再次重復該循環(huán)。MPC 主要分為 3 個關鍵步驟:模型預測、滾動優(yōu)化

    2024年01月23日
    瀏覽(22)
  • yolov5-tracking-xxxsort yolov5融合六種跟蹤算法(二)--目標識別

    yolov5-tracking-xxxsort yolov5融合六種跟蹤算法(二)--目標識別

    本次開源計劃主要針對大學生無人機相關競賽的視覺算法開發(fā)。 開源代碼倉庫鏈接:https://github.com/zzhmx/yolov5-tracking-xxxsort.git 先按照之前的博客配置好環(huán)境: yolov5-tracking-xxxsort yolov5融合六種跟蹤算法(一)–環(huán)境配置GPU版本 yolov5-tracking-xxxsort yolov5融合六種跟蹤算法(一)–

    2024年02月22日
    瀏覽(20)
  • 【抗擾PID控制】干擾抑制PID控制器研究(Matlab代碼實現(xiàn))

    【抗擾PID控制】干擾抑制PID控制器研究(Matlab代碼實現(xiàn))

    ???????? 歡迎來到本博客 ???????? ??博主優(yōu)勢: ?????? 博客內容盡量做到思維縝密,邏輯清晰,為了方便讀者。 ?? 座右銘: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 本文目錄如下: ?????? 目錄 ??1 概述 ??2 運行結果 ??3?參考文獻 ??4 Matlab代碼、Simulink、文

    2024年02月11日
    瀏覽(28)
  • 利用紅外-可見光圖像數(shù)據(jù)集OTCBVS打通圖像融合、目標檢測和目標跟蹤

    利用紅外-可見光圖像數(shù)據(jù)集OTCBVS打通圖像融合、目標檢測和目標跟蹤

    本文記錄在云服務器autodl上選擇安裝cuda、cudnn開始,部署相同視角、相同時間、相同地點拍攝的紅外和可見光圖像數(shù)據(jù)集OTCBVS在Github目前開源的圖像融合PIAFusion、目標檢測Yolo-v4、目標跟蹤DeepSort算法上實現(xiàn)單數(shù)據(jù)集貫通。 本文只做到以下幾點: 1、列舉常見紅外-可見光圖像數(shù)

    2024年02月04日
    瀏覽(20)
  • STM32的MPU6050卡爾曼濾波融合數(shù)據(jù)控制平衡車

    STM32的MPU6050卡爾曼濾波融合數(shù)據(jù)控制平衡車

    最近學習卡爾曼濾波的方法來融合MPU6050的加速度計所得的角度以及陀螺儀的角速度數(shù)據(jù)。一開始去B站搜視頻看原理,然后找到CSDN上的一篇博客,參考了初始值的設定后寫了下面的濾波算法。?該up主視頻講的很好,視頻鏈接:精通(教你從理論到實踐)_嗶哩嗶哩_bilibili 算法

    2024年04月15日
    瀏覽(23)
  • 基于D-S證據(jù)理論的數(shù)據(jù)融合算法的研究

    基于D-S證據(jù)理論的數(shù)據(jù)融合算法的研究

    D-S 證據(jù)理論 在信息融合技術領域中,信息融合算法是研巧的核也技術。目前的主流的信息融合 方法大致可W分為兩大類:概率統(tǒng)計類方法和人工智能方法。 其中概率統(tǒng)計類方法主要流行的數(shù)學工具或方法有如下幾種: 一是采用最簡單直觀的數(shù)學運算融合的加權平均法。 二

    2023年04月11日
    瀏覽(36)
  • 雷達視覺融合算法RODNet數(shù)據(jù)處理代碼解讀

    雷達視覺融合算法RODNet數(shù)據(jù)處理代碼解讀

    論文RODNet:A Real-Time Radar Object Detection Network Cross-Supervised by Camera-Radar Fused Object 3D 原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102.05150 代碼地址:https://github.com/yizhou-wang/RODNet 摘要 在目標檢測中,雷達雖然在惡劣天氣下有精準采集信號的優(yōu)勢,但缺乏語義信息,若對采集的雷達信號進行手

    2024年02月11日
    瀏覽(31)
  • [MOT Challenge]官方生成多目標跟蹤算法性能評價指標結果,解決test數(shù)據(jù)集沒有gt文件和官網(wǎng)注冊問題

    [MOT Challenge]官方生成多目標跟蹤算法性能評價指標結果,解決test數(shù)據(jù)集沒有gt文件和官網(wǎng)注冊問題

    最近在做一個多目標跟蹤相關項目,搞過多目標跟蹤的都知道 MOT Challenge 這個benchmark數(shù)據(jù)集,其包含MOT15,MOT16等多個數(shù)據(jù)集,每個數(shù)據(jù)集又可以劃分為test和train兩類。 但是,官方提供的test數(shù)據(jù)集是不包含gt.txt的(即真實跟蹤框的標注信息),所以我們無法用motmetrics得到MOTA,IDF

    2024年02月03日
    瀏覽(26)
  • USV的MPC軌跡跟蹤控制

    USV的MPC軌跡跟蹤控制

    該博客用以記錄MPC軌跡控制的理論和matlab程序 被控對象運動學模型,為無人艇USV模型: x ˙ ( k ) = f ( x , u ) = { x ˙ = u cos ? ( ψ ) ? v sin ? ( ψ ) y ˙ = u sin ? ( ψ ) + v cos ? ( ψ ) ψ ˙ = r begin{equation} dot{bold{x}}(k)= f(bold{x},bold{u})=left{ begin{aligned} dot{x}=ucos(psi)-vsin(psi) \\\\

    2024年01月19日
    瀏覽(22)

覺得文章有用就打賞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博客贊助

微信掃一掃打賞

請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贊助

支付寶掃一掃領取紅包,優(yōu)惠每天領

二維碼1

領取紅包

二維碼2

領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