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迭代器的主要作用就是讓算法能夠不用關(guān)心底層數(shù)據(jù)結(jié)構(gòu),其底層實際就是一個指針,或者是對指針進行了封裝,比如:string的迭代器就是原生指針char,vector的迭代器就是原生態(tài)指針T 。因此迭代器失效,實際就是迭代器底層對應(yīng)指針所指向的空間被銷毀了,而使用一塊已經(jīng)被釋放的空間,造成的后果是程序崩潰(即如果繼續(xù)使用已經(jīng)失效的迭代器,程序可能會崩潰)。
對迭代器失效我們了解了,那么現(xiàn)在我們就分析,在vector中哪些操作會導致迭代器失效。
2、情況一:底層空間改變的操作
存在底層空間改變的函數(shù)接口有:resize、reserve、insert、assign、push_back等。
產(chǎn)生的原因:
這幾個接口都存在擴容的問題,擴容的時候存在異地擴容,當異地擴容后,原本的空間被釋放,但是迭代器指的是被釋放空間,這就會導致迭代器的失效問題,會引發(fā)程序崩潰的問題。
解決方法:
一旦存在擴容,擴容后對迭代器更新一次,重新給迭代器賦值即可。
舉例:
我們看一下insert接口。
我們由圖中可以看到,當我們需要在3之前插入數(shù)據(jù)30,但是空間已經(jīng)滿了,因此我們需要進行擴容,擴容是異地開空間,開好空間將舊空間的數(shù)據(jù)拷貝回來,并將舊空間釋放掉,_start指向新的空間頭部,但是it指的是舊空間的位置,這就是迭代器失效。我們記住it相對于_start的相對位置,在新空間開好后,更新it,讓其指向新空間的相對位置。(方式:計算出it到_start的距離len,開好新空間后,更新it為新的_start+len)。
代碼實現(xiàn):
iterator insert(iterator pos, const T& x)
{
assert(pos >= _start);
assert(pos <= _finish);
if (_finish == _endOfStorage)
{
size_t len = pos - _start;//先記下_start到pos位置的距離,因為擴容后迭代器pos就會失效
reserve(capacity() == 0 ? 4 : 2 * capacity());
pos = _start + len;//新的空間需要更新迭代器pos
}
iterator end = _finish - 1;
//挪動數(shù)據(jù)
while (end >= pos)
{
*(end + 1) = *end;
--end;
}
*pos = x;
++_finish;
return pos;
}
3、情況二:指定位置元素的刪除操作
對于erase接口也會導致迭代器失效問題。那它是怎么導致的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產(chǎn)生原因:
在erase刪除pos位置元素后,pos位置之后的元素會往前搬移,沒有導致底層空間的改變,理論上講迭代器不應(yīng)該會失效,但是:如果pos剛好是最后一個元素,刪完之后pos剛好是end的位置,而end位置是沒有元素的,那么pos就失效了。因此刪除vector中任意位置上元素時,vs就認為該位置迭代器失效了。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clude <vector>
int main()
{
int a[] = { 1, 2, 3, 4 };
vector<int> v(a, a + sizeof(a) / sizeof(int));
// 使用find查找3所在位置的iterator
vector<int>::iterator pos = find(v.begin(), v.end(), 3);
// 刪除pos位置的數(shù)據(jù),導致pos迭代器失效。
v.erase(pos);
cout << *pos << endl; // 此處會導致非法訪問
return 0;
}
解決方法:
本質(zhì)是因為尾刪導致的迭代器失效問題,因此我們在尾刪完后,返回it的下一個位置,我們的模擬實現(xiàn)是數(shù)據(jù)覆蓋(it+1覆蓋it),因此返回的還是it,一刪之后 --_finish,當 it指的位置就是_finish 的時候正好也就停止了,因此也就解決了迭代器失效的問題。
代碼實現(xiàn):
iterator erase(iterator pos)
{
assert(pos >= _start);
assert(pos < _finish);
iterator it = pos + 1;
//挪動數(shù)據(jù)
while (it < _endOfStorage)
{
*(it - 1) = *it;
++it;
}
--_finish;
return pos;
}
4、g++編譯器對迭代器失效檢測
Linux下,g++編譯器對迭代器失效的檢測并不是非常嚴格,處理也沒有vs2019下極端。
我們來看下面這幾種情況下,代碼在vs2019和g++下不同的表現(xiàn)。
4.1 擴容
int main()
{
vector<int> v{1,2,3,4,5};
for(size_t i = 0; i < v.size(); ++i)
cout << v[i] << " ";
cout << endl;
auto it = v.begin();
cout << "擴容之前,vector的容量為: " << v.capacity() << endl;
v.reserve(100);
cout << "擴容之后,vector的容量為: " << v.capacity() << endl;
while(it != v.end())
{
cout << *it << " ";
++it;
}
cout << endl;
return 0;
}
g++下運行結(jié)果:
vs2019下運行結(jié)果:
vs2019下程序崩潰了。
結(jié)論:當擴容后迭代器就是失效的,g++下雖然能運行,但是結(jié)果出錯了,vs下直接程序崩潰。
4.2 erase刪除任意位置(非尾刪)
#include <vector>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vector<int> v{1,2,3,4,5};
vector<int>::iterator it = find(v.begin(), v.end(), 3);
v.erase(it);
cout << *it << endl;
while(it != v.end())
{
cout << *it << " ";
++it;
}
cout << endl;
return 0;
}
g++下運行結(jié)果:
vs2019下運行結(jié)果:
結(jié)論:在非尾刪的刪除中,空間是沒有變的,迭代器指的是還是那塊空間,g++下迭代器沒有失效,刪除后后面的數(shù)據(jù)前移,it位置沒失效,vs下只要是erase,就判斷為迭代器失效了。
4.3 erase尾刪
int main()
{
vector<int> v{1,2,3,4,5,6};
auto it = v.begin();
while (it != v.end())
{
if (*it % 2 == 0)
v.erase(it);
++it;
}
for (auto e : v)
cout << e << " ";
cout << endl;
return 0;
}
g++下運行結(jié)果:
vs2019下不用看,直接崩潰。
結(jié)論:當在尾刪的時候,刪除之后存在數(shù)據(jù)挪動,一挪動_finish與it是一個位置了,erase本就返回被刪除位置的下一個位置,此時迭代器失效,再++it程序直接崩潰。文章來源: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675234.html
5、總結(jié)
本篇主要講了擴容、插入、刪除造成的迭代器失效,g++對迭代器失效檢測的不嚴格,而vs對迭代器失效檢測很嚴格,直接崩潰。
1、擴容一般都要更新迭代器,我們不知道哪一次的擴容是異地擴。
2、插入任意位置時,一旦存在擴容就要更新迭代器,本質(zhì)就是擴容要更新迭代器。
3、刪除任意位置時,g++下非尾刪不考慮迭代器失效問題,尾刪一定要注意迭代器失效問題;vs2019中刪除就認定為迭代器失效,直接崩潰。文章來源地址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675234.html
到了這里,關(guān)于[C++] STL_vector 迭代器失效問題的文章就介紹完了。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內(nèi)容,請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網(wǎng)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guān)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