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添加用戶
(1)切換到管理員 sudo su
(2)添加用戶 addusr zhangdi
(3)設(shè)置密碼
(4)切換到自己的賬號 su zhangdi
2.mkdir、cd命令,要求能建立目錄、進(jìn)入與退出目錄
(1)打開終端”應(yīng)用程序”→ “附件”→“終端”,在終端用命令新建目錄kkk
[root@localhost root]#mkdir mydir
(2)進(jìn)入目錄mydir,并在mydir目錄下新建目錄mydira,進(jìn)入mydira目錄
[root@localhost root]#cd mydir
[root@localhost mydir]#mkdir mydira
[root@localhost mydir]#cd mydira
[root@localhost mydira]#
(3)執(zhí)行命令cd … 命令,然后再進(jìn)入mydira目錄,輸入命令cd 、cd /etc,觀察其結(jié)果。
[root@localhost mydira]#cd ..
[root@localhost mydir]#cd mydira
[root@localhost mydira]#cd
[root@localhost root]
[root@localhost etc]#
3.cp、ls、mv、chmod、rm等命令,要求能拷貝文件、新建文件、查看文件的權(quán)限、修改文件以及刪除文件。
(1)在mydira目錄下建立文件kk.c
[root@localhost root]#cd mydir/mydira
[root@localhost mydira]#vi kk.c
(2)查看文件kk.c的屬性
[root@localhost mydira]#ls kk.c -l
編輯kk.c文本,并用:wq存盤。
(3)把kk.c更名為aa.c
[root@localhost mydira]#mv kk.c aa.c
(4)把文件夾mydir/mydira下的文件aa.c拷貝到mydir目錄下,文件取名為kk.c
[root@localhost mydira]#cp aa.c mydir/kk.c
(5)修改文件kk.c的權(quán)限,使得文件所有者為可讀、可寫、可執(zhí)行,對組內(nèi)人及其他人可讀、不可寫、不可執(zhí)行。
[root@localhost mydira]#cd ..
[root@localhost mydir]#chmod u=rwx,go=r kk.c
此時可用命令ls查看
[root@localhost mydir]#ls -l
(6)刪除文件與文件夾
刪除mydira文件夾下的文件aa.c
[root@localhost mydir]#rm mydira/aa.c
查看文件夾mydira下否刪除了文件aa.c
[root@localhost mydir]ls mydira/aa.c -l
刪除mydira文件夾下
[root@localhost mydir]#rmdir mydira
查看是否刪除了文件夾
[root@localhost mydir]ls mydira -ld
(7) 新建一個linux_d目錄,并設(shè)置它的權(quán)限為666。
4.find命令
(1)在指定的目錄中搜索文件,利用find命令搜索含有通配符的文件*.c。
(2)在根目錄下用find查找.c文件。
(3)查找/usr/sbin及/usr/bin/兩個目錄中所有的C語言程序。文章來源: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530506.html
5.pwd命令,查看當(dāng)前目錄
文章來源地址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530506.html
到了這里,關(guān)于【Linux】Linux基礎(chǔ)命令-cp、ls、mv、chmod、rm、mkdir、cd、find、pwd的文章就介紹完了。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內(nèi)容,請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網(wǎng)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guān)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