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8年,一個美國的專利局文書員切斯特?卡爾森發(fā)明了復印機,由于當時更流行使用復寫紙,所以卡爾森的復印機一直無人問津。1946 年,伯樂出現了,一家叫做哈羅伊德的公司看上了卡爾森的技術,公司老板喬瑟夫·威爾遜看好復印機的發(fā)展,于是就將卡爾森連人帶技術一起買了過來。1960 年,經過多年的研究和籌備,哈羅伊德公司發(fā)布了第一代自動靜電復印機施樂914,大獲成功,當時絕大部分的美國公司辦公室里都使用施樂914復印機,把東西拿去復印一下在當時叫做“施樂”一下,就好像現在要在網絡上搜索什么東西叫做“百度”一下那樣。有鑒于“施樂”這個詞的流行,所以老板威爾遜直接就把哈羅伊德公司改成了施樂公司,這便是施樂公司的由來。
??1968年為公司墊定了基礎的卡爾森去世,同時施樂公司老板喬瑟夫·威爾遜把CEO 的位置交給了彼得·麥克卡隆,施樂公司迎來了轉折點。有鑒于當時市場上不斷有新的復印機產品出現,而施樂公司卻在復印機技術方面沒有新的進展,所以新老板彼得·麥克卡隆決定開辟第二戰(zhàn)場,把目光投向了計算機行業(yè)。為此,施樂公司在1970年投入巨資,建立了一個名叫PARC的研究中心,這個研究中心不惜血本,在全美網羅計算機人才,轟動一時。在當時,據說全美100個計算機天才里面,有58個在PARC研究中心。為了照顧這些天才們怪癖的工作習慣,施樂公司允許工程師們穿著睡衣、短褲來上班,在辦公司里安放了許多懶人沙發(fā)和搖搖椅,沒有固定的工作位置,一切看心情。這樣的自由程度,比當今在硅谷的那些科技公司有過之而無不及,PARC也成為了全美計算機天才們向往的天堂。
??那么這些天才們在PARC都研究些什么呢?當時他們研究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個人電腦奧托(Alto),僅有一個小箱子那么大;為了方便電腦使用,他們還研究出了世界上第一個鼠標;為了讓天才們的電腦能夠互相聯(lián)通起來,他們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個以太網,這也是現在辦公室局域網的雛形;時任 PARC 的工程師阿倫·凱(Alan Kay)還開始鉆研做更小的便攜式電腦 Notetaker,就是我們現在的筆記本電腦的雛形。還有一個重要的發(fā)明,由于當時電腦操作系統(tǒng)非??菰餆o聊,全黑的屏幕,光標一閃一閃,類似dos系統(tǒng),只能靠鍵盤輸入指令來讓電腦工作,有鑒于此,所以這些不羈的天才們發(fā)明了圖形化界面(GUI),類似現在的Windows系統(tǒng),可以靠鼠標點擊來使用電腦,這個圖形化界面(GUI),等下將會是本文故事的主角??梢哉f70年代的PARC,就已經奠定了現代電腦辦公的基礎。
??可惜好景不長,70年代末,日本科技公司產品大舉進攻美國,施樂的復印機面臨著巨大的競爭,生意每況愈下,而PARC研究中心耗費了施樂公司大量的資金,研發(fā)出的產品卻遲遲無法商用變現,所以施樂公司不得不砍掉了PARC的大筆研究資金,PARC本來想要研發(fā)的個人電腦阿爾托二代,也因此流產。整個PARC人心惶惶,大趨勢已經很明顯,施樂公司可能會放棄電子計算機行業(yè),而專心于守住自己的老本行復印機。所以當1979年無比崇拜PARC的喬布斯,提出要帶領自己的蘋果公司團隊深度拜訪PARC,作為交換,將低價出售給施樂公司100萬美元的蘋果股票時,由于對PARC已經快要放棄,再加上深陷缺錢危機中,施樂公司居然一口答應了。朝圣的日子到來了,1979年的某一天,喬布斯帶著他的團隊浩浩蕩蕩的來到PARC,PARC也已經準備好了對他們進行最深程度的開放,允許他們參觀那些本屬于絕密的新技術。喬布斯為了此行,挑選了蘋果當時最厲害的那些工程師們,此行絕不僅僅是參觀那么簡單。但是,哪怕喬布斯已經知道此行會大有收獲,當看到鼠標和圖形化界面時,還是被嚇到了。當時的蘋果已經開發(fā)出了Apple II,使用的是類似dos系統(tǒng)那樣的,全黑的屏幕,以輸入指令方式來操作電腦,喬布斯洋洋得意的自以為Apple II已經是當時最先進的電腦,哪里知道在PARC還藏著這么厲害的技術。被震住了的喬布斯和蘋果的工程師們,敬畏地看著這些產品,聆聽著PARC天才們的解說,默默的在心里記住每一個細節(jié)。
??回到蘋果公司后,喬布斯意識到阿爾托電腦、鼠標和圖形化界面,才是個人電腦的未來,所以制定了圖形化電腦研究計劃。之后喬布斯也是撬走了施樂公司PARC的15位天才,一起參與此計劃研發(fā)。終于在1983年,蘋果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商用的圖形化電腦:Lisa。Lisa推出后反響卻沒那么好,雖然這是當時最新的技術,可是研發(fā)費用過于昂貴,所以Lisa的售價十分高昂,9,995美元的售價令人望而卻步。蘋果公司面臨著施樂公司當年的老問題,就是這些技術雖然是劃時代的,但是高昂的研發(fā)費用也意味著必須要有一個高昂的售價才能回本,這就為新技術商業(yè)化運用造成了阻礙。為此,喬布斯決定研發(fā)新的電腦,大大降低售價,以替代昂貴的Lisa,這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Macintosh (麥金塔)電腦。
??在蘋果研發(fā)Macintosh 的過程中,本文故事的最后一位主角比爾蓋茨終于登場。在1979年到1983年間,當喬布斯用股票轟開PARC大門,從這個寶庫中提取出后來Lisa電腦的精髓時,比爾蓋茨正以25000美元的低價,從基爾代爾手中買下dos系統(tǒng)的專利。之后勤奮的比爾蓋茨一股腦兒的投入到dos系統(tǒng)的改進中去,哪里知道整個個人電腦行業(yè)已經因為喬布斯拜訪PARC而變天了。因此當1983年蘋果推出世界上第一臺圖形化電腦Lisa時,比爾蓋茨的震驚程度絕不下于當年拜訪PARC的喬布斯,自己拼盡心力改進的dos已經成了昨日黃花,就如喬布斯一樣,比爾蓋茨也意識到圖形化界面才是個人電腦的未來。因此,當蘋果在研發(fā)Macintosh時,比爾蓋茨找到了喬布斯,希望參與進來時,他們之間發(fā)生了這樣的對話:比爾蓋茨:“史蒂夫,我們最近開發(fā)了Excel、Word、Chart和File,你有興趣嗎?”喬布斯一如既往的傲慢,回答道:“其實我們并不需要你,我們正在開發(fā)偉大的產品,它現在還不能公開。”比爾蓋茨:“如果你不需要的話,那我就把它們賣給IBM?!眴滩妓躬q豫了,為了怕比爾蓋茨做大死敵,最后只好同意了比爾蓋茨的要求。順理成章的,為了讓微軟的offices系列產品更好的適配Macintosh圖形化系統(tǒng),喬布斯不得不對比爾蓋茨開放了Macintosh圖形化系統(tǒng)。
??1984年蘋果劃時代的Macintosh(麥金塔)電腦推出,售價2500美元,是世界第二臺圖形化個人電腦,售價比Lisa大大降低,由于Macintosh電腦的推出,個人電腦終于在商用上進入了圖形化應用的新時代。然而在慶功的禮炮聲還回響在耳邊的時候,1985年微軟推出了圖形化操作系統(tǒng)Windows 1.0,這也是后面Window系列操作系統(tǒng)的雛形,后來微軟聯(lián)手英特爾,組成了聯(lián)盟,其他電腦公司的個人電腦,也紛紛搭載上windows系統(tǒng),開始搶占個人電腦市場上蘋果的份額。為此喬布斯大發(fā)雷霆,憤怒地指責比爾蓋茨抄襲了自己的Macintosh電腦的圖形操作系統(tǒng),他罵道:“比爾蓋茨沒有一點廉恥之心,完全抄襲了我們的產品?!北葼柹w茨的回應是:“好吧,史蒂夫,我想我們可以從其他角度來看這個事情。我覺得事情更像是,我們都有一個名為施樂的富豪鄰居,我闖進他家想偷電視的時候卻發(fā)現,電視已經被你偷走了。”兩位天才的關系就此惡化,蘋果和微軟長達幾十年的恩怨史也就此拉開了序幕。其實比爾蓋茨說的沒錯,圖形化操作系統(tǒng)的財產,本來是屬于施樂的,由于施樂公司的大意,才導致了蘋果公司的“借鑒”。回想起來,如果1979年施樂的PRAC研究中心對喬布斯的拜訪拒之門外的話,個人的電腦的發(fā)展史將會是如何?失去了資金來源的PARC將日漸枯萎,而PARC的那些新技術無法商用,又由于施樂公司的保密,可能要在里面塵封許久,不知何時才能見到天日。蘋果的資金,讓PARC的天才們的技術在另一個地方重生,大大的縮短了個人電腦進入圖形化時代的時間,后來比爾蓋茨的再次“借鑒”,更是讓圖形化操作系統(tǒng)借Windows的發(fā)展擴張而傳到世界每個角落,為我們每個人使用電腦辦公和娛樂提供了便利。施樂的財產,借喬布斯和比爾蓋茨之手造福了全人類,也改變了微軟和蘋果的命運,但是施樂公司本身卻沒有因此得到應得的回報,真的不能不讓人替它惋惜。文章來源: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518048.html
最后,用喬布斯對施樂公司的一句評價來總結吧:
“如果施樂當時真的知道自己有的是什么,找機會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那么它可以變成‘IBM+微軟+施樂’?!薄獑滩妓?/strong>文章來源地址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518048.html
到了這里,關于施樂 蘋果 微軟的愛恨情仇的文章就介紹完了。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內容,請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網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