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工程師考試題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學號______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________
題號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總分 |
分數 |
說明:本試卷分五部分,全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100分鐘。
注 意 事 項:1、本此考試為閉卷考試
?????????????2、請各位考生遵守考場規(guī)則
?????????????3、考試開始后三十分鐘不得進入考場,考試結束前三十分鐘可以提前交卷離開考場
- 單項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1.軟件測試按照測試層次可以分為(??C??)
A.黑盒測試、白盒測試
B.功能性測試和結構性測試
C.單元測試、集成測試和系統(tǒng)測試
D、動態(tài)測試和靜態(tài)測試
2、軟件測試是采用(??A??)執(zhí)行軟件的活動。
A.測試用例???B.輸入數據
C.測試環(huán)境???D.輸入條件
3.軟件測試是軟件開發(fā)過程的重要階段,是軟件質量保證的重要手段,下列哪個(些)是軟件測試的任務?答案:(??D??)
1預防軟件發(fā)生錯誤2發(fā)現程序錯誤3提供診斷錯誤信息
A.只有1????B.只有2
C.只有3????D.都是
4、導致軟件缺陷的最大原因是:(??A???)
A.軟件需求說明書????B.設計方案
C.編碼??????????????D.維護
5、測試用例是為達到最佳的測試效果或高效的揭露隱藏的錯誤而精心設計的少量測試數據,至少應該包括(??A??)
A、測試輸入、執(zhí)行條件和預期的結果。???B、測試目標、測試工具
C、測試環(huán)境???????????????????????????D、測試配置
6、對已經發(fā)現的錯誤進行錯誤定位和確定出錯性質,并改正這些錯誤,同時修改相關的文檔,這種行為屬于(??B??)
A.測試???????B.調試
C.回歸測試???D.單元測試
7、可作為測試停止的標準是(??D??)。
A.當時間用光時
B.執(zhí)行了所有的測試用例,但沒有發(fā)現故障
C.當所有缺陷都已經清除時
D.當達到所要求的覆蓋時
8、在軟件修改之后,再次運行以前為發(fā)現錯誤而執(zhí)行程序曾用過的測試用例,這種測試稱之為(??C??)
A.單元測試????B.集成測試
C.回歸測試????D.驗收測試
9、(??C??)方法是根據輸出對輸入的依賴關系來設計測試用例的
A.邊界值分析???B.等價類
C.因果圖法?????D.錯誤推測法
10、以下關于測試用例特征的描述錯誤的是(??B??)
A.最有可能抓住錯誤的;
B.一定會有重復的、多余的;
C.一組相似測試用例中最有效的;
D.既不是太簡單,也不是太復雜。
- 判斷題:共20小題,每題0.5分,滿分10分。
1.軟件測試是有風險的行為,并非所有的軟件缺陷都能夠被修復。(?√?)
2.軟件質量保證和軟件測試是同一層次的概念。(?×?)
3.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能夠設計出盡可能好的測試方案,經過嚴格測試之后的軟件可以沒有缺陷。(?×?)
4.程序員兼任測試員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5.在設計測試用例時,應當包括合理的輸入條件和不合理的輸入條件。(?√?)
6.傳統(tǒng)測試是在開發(fā)的后期才介入,現在測試活動已經擴展到了整個生命周期。(?√?)
7.傳統(tǒng)測試以發(fā)現錯誤為目的,現在測試已經擴展到了錯誤預防的范疇。( √?)
8.軟件測試的生命周期包括測試計劃、測試設計、測試執(zhí)行、缺陷跟蹤、測試評估。(?√?)
9.調試從一個已知的條件開始,使用預先定義的過程,有預知的結果;測試從一個未知的條件開始,結束的過程不可預計。(?×?)
10.白盒測試往往會造成測試用例之間可能存在嚴重的冗余和未測試的功能漏洞。(?√?)
11.在邊界值方法中,對于一個有n個變量的函數作最壞情況測試,生成的測試用例個數是7n個。(?×?)
12.軟件生存周期是從軟件開始開發(fā)到開發(fā)結束的整個時期。(?×?)
13.在所有的黑盒測試方法中,基于決策表的測試是最為嚴格、最具有邏輯性的測試方法。(?×?)
14.永遠有缺陷類型會在測試的一個層次上被發(fā)現,并且能夠在另一個層次上逃避檢測。(?√?)
15.測試用例的數目越多,測試的效果越好。(?×?)
16.只要能夠達到100%的邏輯覆蓋率,就可以保證程序的正確性。(?×?)
17.單元測試屬于動態(tài)測試。(?√?)
18.驗收測試是以最終用戶為主的測試。(?√?)
19.沒有發(fā)現錯誤的測試是沒有價值的。(?√?)
20.可以把不合格的開發(fā)人員安排做測試。(?×?)
- 簡答題(本大題共4題,每小題2.5分,共計10分。)
1、闡述軟件評測主要依據哪些技術標準?依據GB/T 25000.51-2016標準,軟件評測包括哪些內容?
GB/T25000.51-2016系統(tǒng)與軟件工程系統(tǒng)與軟件質量要求和評價(SQuaRE)第51部分就緒可用軟件產品(RUSP)的質量要求和測試細則
GB/T 25000.10-2016 系統(tǒng)與軟件工程 系統(tǒng)與軟件質量要求和評價(SQuaRE) 第10部分:系統(tǒng)與軟件質量模型
GB/T 25000.23-2019 系統(tǒng)與軟件工程 系統(tǒng)與軟件質量要求與評價(SQuaRE) 第23部分系統(tǒng)與軟件產品質量測量
GB/T 9386-2008 計算機軟件測試文檔編制規(guī)范
GB/T 15532-2008計算機軟件測試規(guī)范
GB∕T 25000.22-2019 系統(tǒng)與軟件工程 系統(tǒng)與軟件質量要求和評價(SQuaRE) 第22部分使用質量測量
依據GB/T 25000.51-2016標準,軟件評測包括產品說明要求、用戶文檔集要求、產品質量要求三大部分。
- 功能測試與性能測試的區(qū)別?
1) 功能測試和性能測試關注的要點不一樣。
功能測試主要關注系統(tǒng)在功能模塊上的實現或者功能邏輯上的實現是否正確,是否存在問題。性能測試關注系統(tǒng)執(zhí)行的效率、響應速度、能夠承受的負載等。
2) 在測試方法上不一樣
功能測試一般應用手工測試,也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應用自動化測試,功能自動化測試的主要技術要點是實現目標對象的識別,仿真用戶的真實的鼠標和鍵盤的操作。性能測試一般應用自動化測試手段,主要是通過協(xié)議的仿真來模擬多用戶情況下,測試被測系統(tǒng)的響應情況。
3) 測試依據不同
功能測試依據需求中的功能需求,性能測試依據需求中的非功能需求。
2、 簡述測試分為哪些階段?
軟件測試按階段劃分可以分為: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tǒng)測試、確認測試和驗收測試等階段。
3、 簡述軟件測試常見類型?
軟件測試常見類型包括:功能測試、性能測試、安全測試、BVT測試、安裝卸載測試、兼容性測試(答出5個以上為滿分)
- 簡述軟件評測流程?
意向收集——》需求分析和工作量評估——》商務溝通和合同簽訂——》測試計劃編制——》測試計劃評審——》測試用例設計——》測試用例評審——》測試用例執(zhí)行——》測試過程記錄和缺陷跟蹤——》測試記錄評審——》測試報告編制——》測試報告評審——》測試報告簽字蓋章裝訂——》合同收款——》報告快遞——》項目歸檔。
- 闡述國內第三方軟件評測機構的質量體系建立主要依據哪些質量規(guī)范,質量管理中主要關注哪些內容?
國內第三方軟件評測機構的質量體系建立主要依據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CNAS-CL01:2018《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CNAS-CL01-A019:2018《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在軟件檢測領域的應用說明》等質量規(guī)范。
質量管理中主要關注過程質量和結果質量。過程質量主要是對于每一個過程的實施是否滿足了本階段的目標。結果質量主要考慮項目總體過程的最終產物質量是否滿足項目預期目標。
四、閱讀題(本大題共5題,每小題8分,共計40分。)
負載壓力性能測試是評估系統(tǒng)性能、性能故障診斷以及性能調優(yōu)的有效手段。下述表格是針對稅務征管系統(tǒng)中“稅票錄入”業(yè)務的測試結果,系統(tǒng)服務器端由應用服務器和單結點數據庫服務器組成。
用戶并發(fā)數 |
交易吞吐量平均(trans/s) |
交易響應時間平均值(s) |
數據庫服務器CPU平均利用率 |
應用服務器CPU平均利用率 |
10 |
0.56 |
0.57 |
37.50% |
13.58% |
20 |
2.15 |
1.16 |
57.32% |
24.02% |
30 |
3.87 |
3.66 |
70.83% |
39.12% |
50 |
7.02 |
6.63 |
97.59% |
53.06% |
1、簡述交易吞吐量和交易響應時間的概念。
交易吞吐量:TPS指單位時間交易速率,比如每秒鐘交易率。
響應時間:指從客戶端發(fā)出請求到客戶端得到響應為止的一段時間。單位為秒或者分鐘。
2、試判斷隨著負載增加,當交易吞吐量不再遞增時,交易響應時間是否會遞增,并說明理由。
負載增加,交易吞吐量不再遞增情況下,則交易響應時間隨著負載的增加而遞增。
原因:負載Vusers(U)與交易TPS和響應時間(T)存在如下邏輯關系:
U/T=TPS,因此如果U不斷增加,而TPS不再遞增,則T在遞增;另外根據服務器處理原理,隨著負載增加TPS不再增加時,導致客戶端的請求在服務器端排隊,從而導致響應時間過長。
3、根據上述測試結果,判斷服務器資源使用情況是否合理,為什么?
在50用戶并發(fā)情況下,數據庫服務器資源利用率不合理,基于服務器服務資源利用率標準,CPU利用率不高于80%;因此在50用戶并發(fā)情況下,數據庫服務器資源利用率過高。
4、在并發(fā)用戶數為50時,如果交易吞吐量和交易響應時間都不滿足需求,簡述數據庫端造成此缺陷的主要原因,有效的解決方案是什么?
數據庫端造成此缺陷的主要原因包括服務器資源負載過重、數據庫設計不合理、數據庫單個事務處理響應時間長和系統(tǒng)并發(fā)負載造成最終用戶響應時間長。
有效的解決方案是采用數據庫集群策略,并注意配置正確。
5、去年全年處理“稅票錄入”交易約100萬筆,考慮到3年后交易量遞增到每年200萬筆。假設每年交易量集中在8個月,每個月20個工作日,每個工作日8小時,試采用80~20原理估算系統(tǒng)服務器高峰期“稅票錄入”的交易吞吐量(trans/s)。
峰值業(yè)務吞吐量為,通常業(yè)務吞吐量的1.5-2倍。
2*2000000*80%/(8*20*8*3600*20%)=3.47,因此交易吞吐量需要達到4 trans/s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1題,每小題30分,共計30分。)
論述從項目立項開始到項目結項如何實施一次功能測試項目。(關注測試流程、測試方法、測試的規(guī)范性、測試質量要求、文檔要求、過程要求)
項目立項:成立測試項目組,分析評測項目風險,由測試負責人組織、測試相關人員參與,針對項目進行分析,確定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技術要求、測試方法是否符合要求;生成評測項目風險分析報告。
測試分析:分析測試用戶需求,分析被測應用,生成測試需求,測試需求評審,由測試負責人組織測試組相關人員進行分析,最終生成《測試需求》或者《測試范圍確認表》,測試負責組織相關需求評審,生成評審表,最終對測試需求進行確認。
測試設計:測試方案設計、測試用例設計、方案評審、用例評審,依據測試用例設計方法,“用例場景法”、“功能圖法”、“錯誤推斷法”、“等價類”、“邊界值”、“因果圖”等;確認最終用例的評審。
測試執(zhí)行:執(zhí)行測試,提交缺陷,缺陷評審、缺陷評審,注意測試執(zhí)行過程中的執(zhí)行方法,編寫缺陷報告方法,組織缺陷評審。
測試報告:分析測試結果,編寫測試報告,測試負責人組織結果分析,編寫測試報告,注意結果分析方法,保證測試結果的客觀性和準確性。
報告簽發(fā):報告審核,簽發(fā)報告。測試負責人引導相關負責人進行報告審核,設計到技術負責人、綜合部負責人、質量負責人和授權簽字人。文章來源: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452070.html
測試總結:技術總結、方法總結、問題總結與分析文章來源地址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452070.html
到了這里,關于工信部教育與考試中心-軟件測試工程師考試題A卷-答的文章就介紹完了。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內容,請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網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