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无码 综合区,色欲AV无码国产永久播放,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国产日韩欧美女同一区二区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這篇具有很好參考價值的文章主要介紹了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存在錯誤或未考慮完全的地方,請大家不吝賜教,您也可以點擊"舉報違法"按鈕提交疑問。

?導(dǎo)航:

【黑馬Java筆記+踩坑匯總】JavaSE+JavaWeb+SSM+SpringBoot+瑞吉外賣+SpringCloud/SpringCloudAlibaba+黑馬旅游+谷粒商城

目錄

1.Nacos配置管理

1.1.統(tǒng)一配置管理

1.1.1.在Nacos中添加配置文件

1.1.2.從微服務(wù)拉取配置,@Value("${xxx}")

1.2.配置熱更新

1.2.1.方式一(推薦),類注解@RefreshScope

1.2.2.方式二,@ConfigurationProperties,@Component

1.3.配置共享

1.3.1.創(chuàng)建共享配置和讀取

1.3.2.配置共享的優(yōu)先級

1.4.搭建Nacos集群

1.5.其他

1.5.1.命名空間

1.5.2.根據(jù)服務(wù)創(chuàng)建命名空間,各命名空間根據(jù)環(huán)境分組

1.5.3.按類型抽取配置,加載多配置集?

2.Feign遠程調(diào)用

2.0.RestTemplate存在問題

2.1.Feign替代RestTemplate

2.1.1.引入依賴

2.1.2.開啟feign,添加注解@EnableFeignClients

2.1.3.編寫Feign的客戶端,@FeignClient

2.1.4.遠程調(diào)用

2.2.自定義配置

2.2.1.配置文件方式自定義配置

2.2.2.Java代碼方式自定義配置

2.3.Feign性能優(yōu)化,HttpClient

2.4.最佳實踐

2.4.1.繼承方式(高耦合不推薦)

2.4.2.抽取方式(推薦)

3.Gateway服務(wù)網(wǎng)關(guān)

3.1.網(wǎng)關(guān)概述

3.2.gateway快速入門

3.2.1.創(chuàng)建gateway服務(wù),引入依賴

3.2.2.編寫啟動類

3.2.3.編寫基礎(chǔ)配置和路由規(guī)則

3.2.4.重啟測試

5)網(wǎng)關(guān)路由的流程圖

3.3.斷言工廠

3.4.網(wǎng)關(guān)過濾器工廠

3.4.1.路由過濾器的種類

3.4.2.請求頭過濾器,AddRequestHeader

3.4.3.默認過濾器,default-filters

3.4.4.總結(jié)

3.5.全局過濾器,GlobalFilter

3.5.1.全局過濾器作用

3.5.2.自定義全局過濾器,過濾未登錄

3.5.3.過濾器執(zhí)行順序

3.6.跨域問題

3.6.1.什么是跨域問題

3.6.2.模擬跨域問題

3.6.3.解決跨域問題,CORS


1.Nacos配置管理

Nacos除了可以做注冊中心,同樣可以做配置管理來使用。

1.1.統(tǒng)一配置管理

當微服務(wù)部署的實例越來越多,達到數(shù)十、數(shù)百時,逐個修改微服務(wù)配置就會讓人抓狂,而且很容易出錯。我們需要一種統(tǒng)一配置管理方案,可以集中管理所有實例的配置。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Nacos一方面可以將配置集中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在配置變更時,及時通知微服務(wù),實現(xiàn)配置的熱更新。

1.1.1.在Nacos中添加配置文件

如何在nacos中管理配置呢?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然后在彈出的表單中,填寫配置信息: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這里分組名稱默認DEFAULT_GROUP,我們看服務(wù)列表也可以看到所有服務(wù)默認都在這個分組: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注意:

  • 項目的核心配置,需要熱更新的配置才有放到nacos管理的必要。基本不會變更的一些配置還是保存在微服務(wù)本地比較好。
  • 配置寫yaml,而不是yml。

1.1.2.從微服務(wù)拉取配置,@Value("${xxx}")

微服務(wù)要拉取nacos中管理的配置,并且與本地的application.yml配置合并,才能完成項目啟動。

問題:nacos配置要先于yml,但如果尚未讀取yml,又如何得知nacos地址并獲取nacos配置呢?

答案:因此spring引入了一種新的配置文件:bootstrap.yaml文件,優(yōu)先級高于application.yml,會在application.yml之前被讀取。流程如下:

bootstrap譯為引導(dǎo)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1)引入nacos-config依賴

首先,在user-service服務(wù)中,引入nacos-config的客戶端依賴:

<!--nacos配置管理依賴-->
<dependency>
    <groupId>com.alibaba.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alibaba-nacos-config</artifactId>
</dependency>
<!--        在SpringBoot 2.4.x的版本之后,對于bootstrap.properties/bootstrap.yaml配置文件(我們合起來成為Bootstrap配置文件)的支持,需要導(dǎo)入如下的依賴-->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bootstrap</artifactId>
            <version>3.1.4</version>
        </dependency>

2)添加bootstrap.yaml

然后,在user-service中添加一個bootstrap.yaml文件,需要配置服務(wù)名、開發(fā)環(huán)境、nacos地址、后綴名,對應(yīng)nacos添加的配置文件名。內(nèi)容如下:

spring:
  application:
    name: userservice # 服務(wù)名稱
  profiles:
    active: dev #開發(fā)環(huán)境,這里是dev 
  cloud:
    nacos:
      server-addr: localhost:8848 # Nacos地址
      config:
        file-extension: yaml # 文件后綴名

這里會根據(jù)spring.cloud.nacos.server-addr獲取nacos地址,再根據(jù)

${spring.application.name}-${spring.profiles.active}.${spring.cloud.nacos.config.file-extension}作為文件id,來讀取配置。

本例中,就是去讀取userservice-dev.yaml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2.5)刪除application.yml中的重復(fù)配置,包括服務(wù)名稱、nacos地址、開發(fā)環(huán)境

3)讀取nacos配置,@Value

在user-service中的UserController中添加業(yè)務(wù)邏輯,讀取pattern.dateformat配置: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完整代碼:

@Slf4j
@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user")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

    @Autowired
    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Value("${pattern.dateformat}")
    private String dateformat;
    
    @GetMapping("now")
    public String now(){
        return LocalDateTime.now().format(DateTimeFormatter.ofPattern(dateformat));
    }
    // ...略
}

在頁面訪問,可以看到效果: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1.2.配置熱更新

我們最終的目的,是修改nacos中的配置后,微服務(wù)中無需重啟即可讓配置生效,也就是配置熱更新。

要實現(xiàn)配置熱更新,可以使用兩種方式:

1.2.1.方式一(推薦),類注解@RefreshScope

在@Value注入的變量所在類上添加注解@RefreshScope: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1.2.2.方式二,@ConfigurationProperties,@Component

在user-service服務(wù)中,添加一個類,讀取patterrn.dateformat屬性:

@Component
@Data
@ConfigurationProperties(prefix = "pattern")
public class PatternProperties {
    private String dateformat;
}

在UserController中使用這個類代替@Value: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完整代碼:

@Slf4j
@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user")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

    @Autowired
    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Autowired
    private PatternProperties patternProperties;

    @GetMapping("now")
    public String now(){
        return LocalDateTime.now().format(DateTimeFormatter.ofPattern(patternProperties.getDateformat()));
    }

    // 略
}

1.3.配置共享

1.3.1.創(chuàng)建共享配置和讀取

其實微服務(wù)啟動時,會去nacos讀取多個配置文件,例如:

  • [spring.application.name]-[spring.profiles.active].yaml,例如:userservice-dev.yaml
  • [spring.application.name].yaml,例如:userservice.yaml

[spring.application.name].yaml不包含環(huán)境,因此可以被多個環(huán)境共享。

下面我們通過案例來測試配置共享

1)添加一個環(huán)境共享配置

我們在nacos中添加一個userservice.yaml文件: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2)在user-service中讀取共享配置

在user-service服務(wù)中,修改PatternProperties類,讀取新添加的屬性: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在user-service服務(wù)中,修改UserController,添加一個方法: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3)測試。運行兩個UserApplication,使用不同的profile

修改UserApplication2這個啟動項,改變其profile值: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這樣,UserApplication(8081)使用的profile是dev,UserApplication2(8082)使用的profile是test

啟動UserApplication和UserApplication2

訪問dev環(huán)境的http://localhost:8081/user/prop,結(jié)果:共享配置和dev環(huán)境的配置都可以讀到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訪問test環(huán)境的http://localhost:8082/user/prop,結(jié)果:讀不到dev環(huán)境配置,能讀到共享配置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可以看出來,不管是dev,還是test環(huán)境,都讀取到了envSharedValue這個屬性的值。

1.3.2.配置共享的優(yōu)先級

當nacos、服務(wù)本地同時出現(xiàn)相同屬性時,優(yōu)先級有高低之分:

nacos的環(huán)境>nacos的共享>本地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1.4.搭建Nacos集群

Nacos生產(chǎn)環(huán)境下一定要部署為集群狀態(tài)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搭建集群的基本步驟:

  • 搭建數(shù)據(jù)庫,初始化數(shù)據(jù)庫表結(jié)構(gòu)

  • 下載nacos安裝包

  • 配置nacos

進入nacos的conf目錄,修改配置文件cluster.conf.example,重命名為cluster.conf:

127.0.0.1:8845
127.0.0.1.8846
127.0.0.1.8847

修改application.properties文件

spring.datasource.platform=mysql

db.num=1

db.url.0=jdbc:mysql://127.0.0.1:3306/nacos?characterEncoding=utf8&connectTimeout=1000&socketTimeout=3000&autoReconnect=true&useUnicode=true&useSSL=false&serverTimezone=UTC
db.user.0=root
db.password.0=123
  • 啟動nacos集群

將nacos文件夾復(fù)制三份,分別命名為:nacos1、nacos2、nacos3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然后分別修改三個文件夾中的application.properties,

nacos1:

server.port=8845

nacos2:

server.port=8846

nacos3:

server.port=8847

然后分別啟動三個nacos節(jié)點:

startup.cmd
  • nginx反向代理

修改conf/nginx.conf文件,配置如下:

upstream nacos-cluster {
    server 127.0.0.1:8845;
	server 127.0.0.1:8846;
	server 127.0.0.1:8847;
}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localhost;

    location /nacos {
        proxy_pass http://nacos-cluster;
    }
}

而后在瀏覽器訪問:http://localhost/nacos即可。

代碼中application.yml文件配置如下:

spring:
  cloud:
    nacos:
      server-addr: localhost:80 # Nacos地址

1.5.其他

1.5.1.命名空間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命名空間用于將開發(fā)測試生產(chǎn)三種環(huán)境、或者微服務(wù)之間配置隔離。默認命名空間是public: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不同命名空間設(shè)置不同配置:?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指定命名空間:?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1.5.2.根據(jù)服務(wù)創(chuàng)建命名空間,各命名空間根據(jù)環(huán)境分組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1.5.3.按類型抽取配置,加載多配置集?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開發(fā)時為了方便可以將配置文件寫在項目中,等發(fā)布后再抽取到nacos中。?

將datasource相關(guān)配置抽取成一個配置,在coupon命名空間下,分組名為dev(根據(jù)環(huán)境分組) :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使用: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或者bootstrap.yml?

spring:
  application:
    name: gulimall-coupon
  cloud:
    nacos:
      config:
        server-addr: 127.0.0.1:8848
        file-extension: yaml
        namespace: xxxx
        extension-configs:
          - data-id: datasource.yml
            group: dev
            refresh: true

2.Feign遠程調(diào)用

2.0.RestTemplate存在問題

先來看我們以前利用RestTemplate發(fā)起遠程調(diào)用的代碼: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存在問題:

?代碼可讀性差,編程體驗不統(tǒng)一

?參數(shù)復(fù)雜URL難以維護

Feign是一個聲明式的http客戶端,官方地址:https://github.com/OpenFeign/feign

其作用就是幫助我們優(yōu)雅的實現(xiàn)http請求的發(fā)送,解決上面提到的問題。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2.1.Feign替代RestTemplate

Fegin的使用步驟如下:

2.1.1.引入依賴

我們在order-service服務(wù)的pom文件中引入feign的依賴: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openfeign</artifactId>
</dependency>

2.1.2.開啟feign,添加注解@EnableFeignClients

order-service的啟動類添加注解開啟Feign的功能:

@MapperScan("cn.itcast.order.mapper")
@SpringBootApplication
@EnableFeignClients
public class Order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OrderApplication.class, args);
    }
//    @Bean
//    @LoadBalanced
//    public RestTemplate restTemplate(){
//        return new RestTemplate();
//    }

}

2.1.3.編寫Feign的客戶端,@FeignClient

order-service中新建一個接口,內(nèi)容如下:

package cn.itcast.order.clients;

@FeignClient("userservice")
public interface UserClient {
    @GetMapping("/user/{id}")
    User findById(@PathVariable("id") Long id);
}

聲明遠程調(diào)用的需要的信息,比如:

  • 服務(wù)名稱:userservice
  • 請求方式:GET
  • 請求路徑:/user/{id}
  • 請求參數(shù):Long id
  • 返回值類型:User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這樣,F(xiàn)eign就可以幫助我們發(fā)送http請求,無需自己使用RestTemplate來發(fā)送了。

2.1.4.遠程調(diào)用

修改order-service中的OrderService類中的queryOrderById方法,使用Feign客戶端代替RestTemplate: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是不是看起來優(yōu)雅多了。

總結(jié)

使用Feign的步驟:

① 引入依賴

② 添加@EnableFeignClients注解

③ 編寫FeignClient接口

④ 使用FeignClient中定義的方法代替RestTemplate

2.2.自定義配置

Feign可以支持很多的自定義配置,如下表所示:

類型 作用 說明
feign.Logger.Level 修改日志級別 包含四種不同的級別:NONE、BASIC、HEADERS、FULL
feign.codec.Decoder 響應(yīng)結(jié)果的解析器 http遠程調(diào)用的結(jié)果做解析,例如解析json字符串為java對象
feign.codec.Encoder 請求參數(shù)編碼 將請求參數(shù)編碼,便于通過http請求發(fā)送
feign. Contract 支持的注解格式 默認是SpringMVC的注解
feign. Retryer 失敗重試機制 請求失敗的重試機制,默認是沒有,不過會使用Ribbon的重試

一般情況下,默認值就能滿足我們使用,一般只需要配置日志級別為basic。如果要自定義時,只需要創(chuàng)建自定義的@Bean覆蓋默認Bean即可。

下面以日志為例來演示如何自定義配置。

2.2.1.配置文件方式自定義配置

基于配置文件修改feign的日志級別可以針對單個服務(wù):

feign:  
  client:
    config: 
      userservice: # 針對某個微服務(wù)的配置
        loggerLevel: FULL #  日志級別 

也可以針對所有服務(wù):

feign:  
  client:
    config: 
      default: # 這里用default就是全局配置,如果是寫服務(wù)名稱,則是針對某個微服務(wù)的配置
        loggerLevel: FULL #  日志級別 

日志的級別分為四種:

  • NONE(默認):不記錄任何日志信息,這是默認值。
  • BASIC:僅記錄請求的方法,URL以及響應(yīng)狀態(tài)碼和執(zhí)行時間
  • HEADERS:在BASIC的基礎(chǔ)上,額外記錄了請求和響應(yīng)的頭信息
  • FULL:記錄所有請求和響應(yīng)的明細,包括頭信息、請求體、元數(shù)據(jù)。

2.2.2.Java代碼方式自定義配置

也可以基于Java代碼來修改日志級別,先聲明一個類,然后聲明一個Logger.Level的對象:

public class DefaultFeignConfiguration  {
    @Bean
    public Logger.Level feignLogLevel(){
        return Logger.Level.BASIC; // 日志級別為BASIC
    }
}

如果要全局生效,將其放到啟動類的@EnableFeignClients這個注解中:

@EnableFeignClients(defaultConfiguration = DefaultFeignConfiguration .class) 

如果是局部生效,則把它放到對應(yīng)的@FeignClient這個注解中:

@FeignClient(value = "userservice", configuration = DefaultFeignConfiguration .class) 

2.3.Feign性能優(yōu)化,HttpClient

Feign底層發(fā)起http請求,依賴于其它的框架。

Feign底層客戶端實現(xiàn)包括:

?URLConnection(默認,不推薦):默認實現(xiàn),不支持連接池,三次握手傷害性能

?Apache HttpClient :支持連接池

?OKHttp:支持連接池

因此提高Feign的性能主要手段就是使用連接池代替默認的URLConnection。

這里我們用Apache的HttpClient來演示。

1)引入依賴

在order-service的pom文件中引入Apache的HttpClient依賴:

<!--httpClient的依賴 -->
<dependency>
    <groupId>io.github.openfeign</groupId>
    <artifactId>feign-httpclient</artifactId>
</dependency>

2)配置連接池

在order-service的application.yml中添加配置:

feign:
  client:
    config:
      default: # default全局的配置
        loggerLevel: BASIC # 日志級別,BASIC就是基本的請求和響應(yīng)信息
  httpclient:
    enabled: true # 開啟feign對HttpClient的支持
    max-connections: 200 # 最大的連接數(shù)
    max-connections-per-route: 50 # 每個路徑的最大連接數(shù)

實際應(yīng)用中,需要不斷調(diào)試測出最合適的連接數(shù)。

接下來,在FeignClientFactoryBean中的loadBalance方法中打斷點: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Debug方式啟動order-service服務(wù),可以看到這里的client,底層就是Apache HttpClient: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總結(jié),F(xiàn)eign的優(yōu)化:

  • 1.日志級別盡量用basic
  • 2.使用HttpClient或OKHttp代替URLConnection

① 引入feign-httpClient依賴

② 配置文件開啟httpClient功能,設(shè)置連接池參數(shù)

2.4.最佳實踐

所謂最近實踐,就是使用過程中總結(jié)的經(jīng)驗,最好的一種使用方式。

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Feign的客戶端與服務(wù)提供者的controller代碼非常相似

feign客戶端: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UserController: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有沒有一種辦法簡化這種重復(fù)的代碼編寫呢?

2.4.1.繼承方式(高耦合不推薦)

一樣的代碼可以通過繼承來共享:

1)定義一個API接口,利用定義方法,并基于SpringMVC注解做聲明。

2)Feign客戶端和Controller都集成改接口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優(yōu)點:

  • 簡單
  • 實現(xiàn)了代碼共享

缺點:

  • 服務(wù)提供方、服務(wù)消費方緊耦合
  • 參數(shù)列表中的注解映射并不會繼承,因此Controller中必須再次聲明方法、參數(shù)列表、注解

2.4.2.抽取方式(推薦)

將Feign的Client抽取為獨立模塊,并且把接口有關(guān)的POJO、默認的Feign配置放到這個模塊中,提供給所有消費者使用。

例如,將order-service模塊的UserClient、User實體類、Feign的默認配置都抽取到一個feign-api包中,所有微服務(wù)引用該依賴包,即可直接使用。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抽取方式代碼實現(xiàn),包掃描問題

1)抽取

首先創(chuàng)建一個module,命名為feign-api: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項目結(jié)構(gòu):cn.itcast.feign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在feign-api中然后引入feign的starter依賴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openfeign</artifactId>
</dependency>

然后,order-service中編寫的UserClient、User、yml的DefaultFeignConfiguration都復(fù)制到feign-api項目中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2)在order-service中使用feign-api

首先,刪除order-service中的UserClient、User、DefaultFeignConfiguration等類或接口。

在order-service的pom文件中中引入feign-api的依賴:

<dependency>
    <groupId>cn.itcast.demo</groupId>
    <artifactId>feign-api</artifactId>
    <version>1.0</version>
</dependency>

修改order-service中的所有與上述三個組件有關(guān)的導(dǎo)包部分,改成導(dǎo)入feign-api中的包

3)bean掃描問題導(dǎo)致測試報錯

重啟后,發(fā)現(xiàn)服務(wù)報錯了: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這是因為UserClient現(xiàn)在在cn.itcast.feign.clients包下,

而order-service的@EnableFeignClients注解是在cn.itcast.order包下,不在同一個包,無法掃描到UserClient。

4)解決掃描包問題

方式一:掃描整個包

指定Feign應(yīng)該掃描的包:

@EnableFeignClients(basePackages = "cn.itcast.feign.clients")

方式二(推薦):掃描指定clients

指定需要加載的Client接口:

@EnableFeignClients(clients = {UserClient.class})

3.Gateway服務(wù)網(wǎng)關(guān)

Spring Cloud Gateway 是 Spring Cloud 的一個全新項目,該項目是基于 Spring 5.0,Spring Boot 2.0 和 Project Reactor 等響應(yīng)式編程和事件流技術(shù)開發(fā)的網(wǎng)關(guān),它旨在為微服務(wù)架構(gòu)提供一種簡單有效的統(tǒng)一的 API 路由管理方式。

3.1.網(wǎng)關(guān)概述

Gateway網(wǎng)關(guān)是我們服務(wù)的守門神,所有微服務(wù)的統(tǒng)一入口。

gateway譯為網(wǎng)關(guān),門口,通道?

網(wǎng)關(guān)的核心功能特性

  • 請求路由
  • 權(quán)限控制
  • 限流

架構(gòu)圖: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權(quán)限控制:網(wǎng)關(guān)作為微服務(wù)入口,需要校驗用戶是是否有請求資格,如果沒有則進行攔截。

路由和負載均衡:一切請求都必須先經(jīng)過gateway,但網(wǎng)關(guān)不處理業(yè)務(wù),而是根據(jù)某種規(guī)則,把請求轉(zhuǎn)發(fā)到某個微服務(wù),這個過程叫做路由。當然路由的目標服務(wù)有多個時,還需要做負載均衡。

限流:當請求流量過高時,在網(wǎng)關(guān)中按照下流的微服務(wù)能夠接受的速度來放行請求,避免服務(wù)壓力過大。

SpringCloud中網(wǎng)關(guān)的實現(xiàn)包括兩種:

  • zuul(阻塞式編程)
  • gateway(推薦,響應(yīng)式編程)

Zuul是基于Servlet的實現(xiàn),屬于阻塞式編程。而SpringCloudGateway則是基于Spring5中提供的WebFlux,屬于響應(yīng)式編程的實現(xiàn),具備更好的性能。

擴展:阻塞式編程和響應(yīng)式編程

阻塞式編程和響應(yīng)式編程是兩種不同的編程范式,它們在處理異步操作時有著不同的理念和實現(xiàn)方式。

阻塞式編程:

  1. 同步阻塞模型: 在阻塞式編程中,程序執(zhí)行會被阻塞(暫停)直到某個操作完成。這意味著當一個線程執(zhí)行一個可能耗時的操作時,整個程序會被阻塞,直到該操作完成。

  2. 等待模型: 阻塞式編程通常采用等待模型,即程序等待外部資源(例如文件、網(wǎng)絡(luò)請求、數(shù)據(jù)庫查詢等)返回結(jié)果。在等待期間,線程處于阻塞狀態(tài),不能執(zhí)行其他任務(wù)。

響應(yīng)式編程:

  1. 異步非阻塞模型: 響應(yīng)式編程采用異步非阻塞的模型。異步意味著操作不會阻塞程序的執(zhí)行,而是在后臺執(zhí)行。非阻塞意味著在等待結(jié)果的同時,程序可以繼續(xù)執(zhí)行其他任務(wù)。

  2. 事件驅(qū)動: 響應(yīng)式編程通常是事件驅(qū)動的。程序通過訂閱事件或觀察者模式來響應(yīng)數(shù)據(jù)變化或操作完成的通知,而不是通過主動輪詢或等待。

多線程和異步的區(qū)別

  • 多線程涉及在一個進程中創(chuàng)建多個線程,而異步編程涉及以非阻塞方式執(zhí)行任務(wù)。因此,異步可以是單線程異步(例如洗盤子,雖然我同時只能洗一個盤子,但我一個個洗完后把所有廢水統(tǒng)一倒掉,因此在單個任務(wù)中完成了多個子任務(wù),時間得到了優(yōu)化。),也可以是多線程異步。
  • 多線程需要顯式地管理線程同步和通信,而異步編程可以使用回調(diào)或承諾(callbacks/promises)等編程結(jié)構(gòu)來處理異步操作。)

對比:

  • 并發(fā)性:
    • 阻塞式編程通常需要使用多線程來處理并發(fā),而響應(yīng)式編程通過異步處理來支持高并發(fā)。
  • 資源利用率:
    • 阻塞式編程可能會導(dǎo)致線程資源浪費,因為每個線程在等待時都不能執(zhí)行其他任務(wù)。響應(yīng)式編程通過異步非阻塞模型更有效地利用系統(tǒng)資源。
  • 復(fù)雜性:
    • 阻塞式編程可能導(dǎo)致代碼復(fù)雜性增加,因為需要處理線程同步和阻塞的問題。響應(yīng)式編程通常可以更簡潔地處理異步操作。
  • 適用場景:
    • 阻塞式編程適用于簡單的同步操作,而響應(yīng)式編程更適用于處理大量異步事件,例如網(wǎng)絡(luò)請求、實時數(shù)據(jù)流等。

3.2.gateway快速入門

網(wǎng)關(guān)的基本路由功能,基本步驟如下:

  1. 創(chuàng)建SpringBoot工程gateway,引入網(wǎng)關(guān)依賴
  2. 編寫啟動類
  3. 編寫基礎(chǔ)配置和路由規(guī)則
  4. 啟動網(wǎng)關(guān)服務(wù)進行測試

3.2.1.創(chuàng)建gateway服務(wù),引入依賴

創(chuàng)建服務(wù):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引入依賴:

<!--網(wǎng)關(guān)-->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gateway</artifactId>
</dependency>
<!--nacos服務(wù)發(fā)現(xiàn)依賴-->
<dependency>
    <groupId>com.alibaba.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alibaba-nacos-discovery</artifactId>
</dependency>

父工程管理依賴<dependencyManagement>有:

<dependency>
    <groupId>com.alibaba.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alibaba-dependencies</artifactId>
    <version>2.2.6.RELEASE</version>
    <type>pom</type>
    <scope>import</scope>
</dependency>

所以子模塊getway引入spring-cloud-starter-alibaba-nacos-discovery不需要指定版本

3.2.2.編寫啟動類

cn.itcast.gateway包下?

@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Gateway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GatewayApplication.class, args);
	}
}

3.2.3.編寫基礎(chǔ)配置和路由規(guī)則

創(chuàng)建application.yml文件,內(nèi)容如下:

server:
  port: 10010 # 網(wǎng)關(guān)端口
spring:
  application:
    name: gateway # 服務(wù)名稱
  cloud:
    #網(wǎng)關(guān)需要被nacos注冊中心管理
    nacos:
      server-addr: localhost:8848 # nacos地址
    gateway:
      routes: # 網(wǎng)關(guān)路由配置
        #第一組網(wǎng)關(guān)路由配置,針對于服務(wù)user-service
        - id: userservice # 路由id,自定義,只要唯一即可
          uri: lb://userservice # 路由的目標地址。lb就是負載均衡,后面跟服務(wù)名稱。
          predicates: # 路由斷言。也就是判斷請求是否符合路由規(guī)則的條件。predicates譯為謂語、斷言
            - Path=/user/** # 路徑斷言。這個是按照路徑匹配,只要以/user/開頭就符合要求
#之后訪問http://localhost:10010/user/1就路由(轉(zhuǎn)發(fā))到lb://userservice/1,注冊拉取并負載均衡后為http://localhost:8081
        #第二組網(wǎng)關(guān)路由配置,針對于服務(wù)order-service
        - id: order-service
          uri: lb://order-service
          predicates:
            - Path=/order/**

我們將符合Path 規(guī)則的一切請求,都代理到 uri參數(shù)指定的地址。

本例中,我們將 /user/**開頭的請求,代理到lb://userservice,lb是負載均衡,根據(jù)服務(wù)名拉取服務(wù)列表,實現(xiàn)負載均衡。

3.2.4.重啟測試

啟動gateway和userservice,訪問http://localhost:10010/user/1時,符合/user/**規(guī)則,請求轉(zhuǎn)發(fā)到uri:http://userservice/user/1,得到了結(jié)果: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5)網(wǎng)關(guān)路由的流程圖

整個訪問的流程如下: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總結(jié):

網(wǎng)關(guān)搭建步驟:

  1. 創(chuàng)建項目,引入nacos服務(wù)發(fā)現(xiàn)和gateway依賴
  2. 配置application.yml,包括服務(wù)基本信息、nacos地址、路由

路由配置包括:

  1. 路由id:路由的唯一標示
  2. 路由目標(uri):路由的目標地址,http代表固定地址,lb代表根據(jù)服務(wù)名負載均衡
  3. 路由斷言(predicates):判斷路由的規(guī)則,
  4. 路由過濾器(filters):對請求或響應(yīng)做處理

接下來,就重點來學(xué)習(xí)路由斷言和路由過濾器的詳細知識

3.3.斷言工廠

我們只需要掌握Path這種路由工程就可以了。

predicates譯為斷言、謂語。

斷言是程序中的一階邏輯,目的為了表示與驗證軟件開發(fā)者預(yù)期的結(jié)果——當程序執(zhí)行到斷言的位置時,對應(yīng)的斷言應(yīng)該為真。若斷言不為真時,程序會中止執(zhí)行,并給出錯誤信息。

路由斷言。也就是判斷請求是否符合路由規(guī)則的條件。

斷言工廠Predicate Factory的作用:

讀取并處理yml配置的斷言規(guī)則將斷言規(guī)則解析為路由判斷的條件

例如Path=/user/**是按照路徑匹配,這個規(guī)則是由

org.springframework.cloud.gateway.handler.predicate.PathRoutePredicateFactory類來

處理的,像這樣的斷言工廠在SpringCloudGateway還有十幾個:

斷言工廠包括:?

名稱 說明 示例
After 是某個時間點后的請求 - After=2037-01-20T17:42:47.789-07:00[America/Denver]
Before 是某個時間點之前的請求 - Before=2031-04-13T15:14:47.433+08:00[Asia/Shanghai]
Between 是某兩個時間點之前的請求 - Between=2037-01-20T17:42:47.789-07:00[America/Denver], 2037-01-21T17:42:47.789-07:00[America/Denver]
Cookie 請求必須包含某些cookie - Cookie=chocolate, ch.p
Header 請求必須包含某些header - Header=X-Request-Id, \d+
Host 請求必須是訪問某個host(域名) - Host=.somehost.org,.anotherhost.org
Method 請求方式必須是指定方式 - Method=GET,POST
Path 請求路徑必須符合指定規(guī)則 - Path=/red/{segment},/blue/**
Query 請求參數(shù)必須包含指定參數(shù) - Query=name, Jack或者- Query=name
RemoteAddr 請求者的ip必須是指定范圍 - RemoteAddr=192.168.1.1/24
Weight 權(quán)重處理

示例: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我們只需要掌握Path這種路由工程就可以了。

3.4.網(wǎng)關(guān)過濾器工廠

網(wǎng)關(guān)過濾器GatewayFilter是網(wǎng)關(guān)中提供的一種過濾器,可以對進入網(wǎng)關(guān)的請求和微服務(wù)返回的響應(yīng)做處理: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3.4.1.路由過濾器的種類

Spring提供了31種不同的路由過濾器工廠。例如:

名稱 說明
AddRequestHeader 給當前請求添加一個請求頭
RemoveRequestHeader 移除請求中的一個請求頭
AddResponseHeader 給響應(yīng)結(jié)果中添加一個響應(yīng)頭
RemoveResponseHeader 從響應(yīng)結(jié)果中移除有一個響應(yīng)頭
RequestRateLimiter 限制請求的流量

3.4.2.請求頭過濾器,AddRequestHeader

下面我們以AddRequestHeader 為例來講解。

需求:給所有進入userservice的請求添加一個請求頭:Truth=itcast is freaking awesome!

添加請求頭過濾器(局部):

只需要修改gateway服務(wù)的application.yml文件,給user-service添加路由過濾即可:

spring:
  cloud:
    gateway:
      routes:
      - id: user-service 
        uri: lb://userservice 
        predicates: 
        - Path=/user/** 
        filters: # 過濾器
        - AddRequestHeader=Truth, Itcast is freaking awesome! # 添加請求頭

當前過濾器寫在userservice路由下,因此僅僅對訪問userservice的請求有效。

參數(shù)注解@RequestHeader獲取請求頭內(nèi)容:?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3.4.3.默認過濾器,default-filters

如果要對所有的路由都生效,則可以將過濾器工廠寫到default下。格式如下:

spring:
  cloud:
    gateway:
      routes:
      - id: user-service 
        uri: lb://userservice 
        predicates: 
        - Path=/user/**
      default-filters: # 默認過濾項
      - AddRequestHeader=Truth, Itcast is freaking awesome! 

3.4.4.總結(jié)

過濾器的作用是什么?

  • 對路由的請求或響應(yīng)做加工處理,比如添加請求頭
  • ② 配置在路由下的過濾器只對當前路由的請求生效

defaultFilters的作用是什么?

  • ① 對所有路由都生效的過濾器

3.5.全局過濾器,GlobalFilter

上一節(jié)學(xué)習(xí)的過濾器,網(wǎng)關(guān)提供了31種,但每一種過濾器的作用都是固定的。如果我們希望攔截請求,做自己的業(yè)務(wù)邏輯則沒辦法實現(xiàn)。

3.5.1.全局過濾器作用

全局過濾器的作用也是處理一切進入網(wǎng)關(guān)的請求和響應(yīng),與GatewayFilter的作用一樣。

區(qū)別在于GatewayFilter通過配置定義,處理邏輯是固定的;而GlobalFilter的邏輯需要自己寫代碼實現(xiàn)。

定義方式是實現(xiàn)GlobalFilter接口。

public interface GlobalFilter {
    /**
     *  處理當前請求,有必要的話通過{@link GatewayFilterChain}將請求交給下一個過濾器處理
     *
     * @param exchange 請求上下文,里面可以獲取Request、Response等信息
     * @param chain 用來把請求委托給下一個過濾器 
     * @return {@code Mono<Void>} 返回標示當前過濾器業(yè)務(wù)結(jié)束
     */
    Mono<Void> filter(ServerWebExchange exchange, GatewayFilterChain chain);
}

在filter中編寫自定義邏輯,可以實現(xiàn)下列功能:

  • 登錄狀態(tài)判斷
  • 權(quán)限校驗
  • 請求限流等

3.5.2.自定義全局過濾器,過濾未登錄

需求:定義全局過濾器,攔截請求,判斷請求的參數(shù)是否滿足下面條件:

  • 參數(shù)中是否有授權(quán)authorization,
  • authorization參數(shù)值是否為admin

如果同時滿足則放行,否則攔截

實際開發(fā)中一般是從session或緩存等方式中獲取登錄信息,這里僅做學(xué)習(xí)全局過濾器。

實現(xiàn):

在gateway中定義一個過濾器:

package cn.itcast.gateway.filters;
//注解@Order設(shè)置過濾優(yōu)先級,越小優(yōu)先級越高。也可以實現(xiàn)Ordered接口的getOrder()方法
@Order(-1)
@Component
public class AuthorizeFilter implements GlobalFilter {
    @Override
    public Mono<Void> filter(ServerWebExchange exchange, GatewayFilterChain chain) {
        // 1.獲取請求參數(shù)。 MultiValueMap的add方法是一個key對應(yīng)多個值,set方法是一個key對應(yīng)一個值
        MultiValueMap<String, String> params = exchange.getRequest().getQueryParams();
        // 2.獲取authorization參數(shù)
        String auth = params.getFirst("authorization");
        // 3.校驗
        if ("admin".equals(auth)) {
            // 放行
            return chain.filter(exchange);
        }
        // 4.攔截
        // 4.1.禁止訪問,設(shè)置狀態(tài)碼,401未登錄unauthorized,
        //exchange.getResponse().setRawStatusCode(401);
        exchange.getResponse().setStatusCode(HttpStatus.UNAUTHORIZED);
        // 4.2.結(jié)束處理
        return exchange.getResponse().setComplete();
    }
}

回顧過濾器Filter:

@WebFilter(filterName = "loginCheckFilter",urlPatterns = "/*")
@Slf4j
public class LoginCheckFilter implements Filter {
    public static final AntPathMatcher PATH_MATCHER = new AntPathMatcher();
    @Override
    public void doFilter(ServletRequest servletRequest, ServletResponse servletResponse, FilterChain filterChain) throws IOException, ServletException {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 (HttpServletRequest) servlet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 (HttpServletResponse) servletResponse;
        String[] notFilter = new String[]{
                "/employee/login",
                "/employee/logout",
                "/backend/**",
                "/front/**",
                "/common/**",
                "/user/sendMsg",
                "/user/login"
        };
        String nowUri = request.getRequestURI();
//        放行不需要攔截的uri
        for(String url:notFilter){
            if(PATH_MATCHER.match(url, nowUri)){
                filterChain.doFilter(request,response);
                return;
            }
        }
//        session里有employee則已登錄,放行。針對于后端
        if(request.getSession().getAttribute("employee")!=null){
            BaseContext.setThreadId((Long) request.getSession().getAttribute("employee"));
            filterChain.doFilter(request,response);

            return;
        }
        //session里有user則已登錄,放行。針對于前端
        if(request.getSession().getAttribute("user")!=null){
            BaseContext.setThreadId((Long) request.getSession().getAttribute("user"));
            filterChain.doFilter(request,response);
            return;
        }
//        未登錄返回錯誤信息,前端設(shè)置跳轉(zhuǎn)
        response.getWriter().write(JSON.toJSONString(R.error("NOTLOGIN")));
    }
}

3.5.3.過濾器執(zhí)行順序

請求進入網(wǎng)關(guān)會碰到三類過濾器:當前路由的過濾器、DefaultFilter、GlobalFilter

請求路由后,會將當前路由過濾器和DefaultFilter、GlobalFilter,合并到一個過濾器鏈(集合)中,排序后依次執(zhí)行每個過濾器: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排序的規(guī)則是什么呢?

  • 每一個過濾器都必須指定一個int類型的order值,order值越小,優(yōu)先級越高,執(zhí)行順序越靠前。order值一樣時,defaultFilter > 路由過濾器 > GlobalFilter。
  • GlobalFilter通過實現(xiàn)Ordered接口,或者添加@Order注解來指定order值,由我們自己指定
  • 路由過濾器和defaultFilter的order由Spring指定,默認是按照聲明順序從1遞增。
  • 當過濾器的order值一樣時,會按照 defaultFilter > 路由過濾器 > GlobalFilter的順序執(zhí)行。

詳細內(nèi)容,可以查看源碼:

org.springframework.cloud.gateway.route.RouteDefinitionRouteLocator#getFilters()方法是先加載defaultFilters,然后再加載某個route的filters,然后合并。

org.springframework.cloud.gateway.handler.FilteringWebHandler#handle()方法會加載全局過濾器,與前面的過濾器合并后根據(jù)order排序,組織過濾器鏈

3.6.跨域問題

3.6.1.什么是跨域問題

跨域:域名不一致就是跨域,主要包括:

  • 域名不同: www.taobao.com 和 www.taobao.org 和 www.jd.com 和 miaosha.jd.com
  • 域名相同,端口不同:localhost:8080和localhost8081

跨域問題:瀏覽器禁止請求的發(fā)起者與服務(wù)端發(fā)生跨域ajax請求,請求被瀏覽器攔截的問題

解決方案:CORS,跨域資源共享 CORS 詳解 - 阮一峰的網(wǎng)絡(luò)日志

CORS,全稱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即跨域資源共享?,是一種允許當前域(domain)的資源(比如html/js/web service)被其他域(domain)的腳本請求訪問的機制,通常由于同域安全策略(the same-origin security policy)瀏覽器會禁止這種跨域請求。

3.6.2.模擬跨域問題

頁面文件: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title>Document</title>
</head>
<body>
<pre>
spring:
  cloud:
    gateway:
      globalcors: # 全局的跨域處理
        add-to-simple-url-handler-mapping: true # 解決options請求被攔截問題
        corsConfigurations:
          '[/**]':
            allowedOrigins: # 允許哪些網(wǎng)站的跨域請求
              - "http://localhost:8090"
              - "http://www.leyou.com"
            allowedMethods: # 允許的跨域ajax的請求方式
              - "GET"
              - "POST"
              - "DELETE"
              - "PUT"
              - "OPTIONS"
            allowedHeaders: "*" # 允許在請求中攜帶的頭信息
            allowCredentials: true # 是否允許攜帶cookie
            maxAge: 360000 # 這次跨域檢測的有效期
</pre>
</body>
<script src="https://unpkg.com/axios/dist/axios.min.js"></script>
<script>
  axios.get("http://localhost:10010/user/1?authorization=admin")
  .then(resp => console.log(resp.data))
  .catch(err => console.log(err))
</script>
</html>

放入gateway的tomcat或者nginx這樣的web服務(wù)器中,啟動并訪問。

可以在瀏覽器控制臺看到下面的錯誤:

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

從localhost:8090訪問localhost:10010,端口不同,顯然是跨域的請求。

3.6.3.解決跨域問題,CORS

在gateway服務(wù)的application.yml文件中,添加下面的配置:文章來源地址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443059.html

spring:
  cloud:
    gateway:
      # 。。。
      globalcors: # 全局的跨域處理
        add-to-simple-url-handler-mapping: true # 解決options請求被攔截問題
        corsConfigurations:
          '[/**]':
            allowedOrigins: # 允許哪些網(wǎng)站的跨域請求 
              - "http://localhost:8090"
            allowedMethods: # 允許的跨域ajax的請求方式
              - "GET"
              - "POST"
              - "DELETE"
              - "PUT"
              - "OPTIONS"
            allowedHeaders: "*" # 允許在請求中攜帶的頭信息
            allowCredentials: true # 是否允許攜帶cookie
            maxAge: 360000 # 這次跨域檢測的有效期

到了這里,關(guān)于SpringCloud基礎(chǔ)2——nacos配置、Feign、Gateway的文章就介紹完了。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內(nèi)容,請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網(wǎng)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guān)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網(wǎng)!

本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如若內(nèi)容造成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事實不符,請點擊違法舉報進行投訴反饋,一經(jīng)查實,立即刪除!

領(lǐng)支付寶紅包贊助服務(wù)器費用

相關(guān)文章

  • springcloud微服務(wù)架構(gòu)(eureka、nacos、ribbon、feign、gateway等組件的詳細介紹和使用)

    springcloud微服務(wù)架構(gòu)(eureka、nacos、ribbon、feign、gateway等組件的詳細介紹和使用)

    目錄 一、微服務(wù)演變 1、單體架構(gòu)(Monolithic Architecture) 2、分布式架構(gòu) ?3、微服務(wù) 4、 總結(jié) 5、微服務(wù)架構(gòu) 5.1、 微服務(wù)技術(shù)對比 5.2、企業(yè)需求 二、spring cloud ?springCloud與SpringBoot的版本兼容關(guān)系 1、服務(wù)拆分及遠程調(diào)用 1.1、服務(wù)拆分 1.1.1、服務(wù)拆分注意事項 1.1.2、項目實戰(zhàn)

    2024年02月08日
    瀏覽(23)
  • Nacos配置管理、Feign遠程調(diào)用、Gateway服務(wù)網(wǎng)關(guān)

    Nacos配置管理、Feign遠程調(diào)用、Gateway服務(wù)網(wǎng)關(guān)

    1.在Nacos中添加配置 Data Id = 服務(wù)名稱-環(huán)境名稱.yaml eg: userservice-dev.yaml 2.引入nacos-config依賴 在user-service服務(wù)中,引入nacos-config的客戶端依賴 3.添加 bootstrap.yaml ,我們這里以顯示一個日期時間為例 在user-service中添加一個bootstrap.yaml文件 4.編寫controller 方式一 給 @Value 注入的變量

    2024年02月12日
    瀏覽(22)
  • 【學(xué)習(xí)日記2023.6.12】之nacos配置管理_Feign遠程調(diào)用_Gateway服務(wù)網(wǎng)關(guān)

    【學(xué)習(xí)日記2023.6.12】之nacos配置管理_Feign遠程調(diào)用_Gateway服務(wù)網(wǎng)關(guān)

    Nacos除了可以做注冊中心,同樣可以做配置管理來使用。 6.1 統(tǒng)一配置管理 當微服務(wù)部署的實例越來越多,達到數(shù)十、數(shù)百時,逐個修改微服務(wù)配置就會讓人抓狂,而且很容易出錯。需要一種統(tǒng)一配置管理方案,可以集中管理所有實例的配置。 Nacos一方面可以將配置集中管理

    2024年02月09日
    瀏覽(15)
  • 微服務(wù)Day3——Nacos配置管理\Feign遠程調(diào)用\Gateway網(wǎng)關(guān)

    微服務(wù)Day3——Nacos配置管理\Feign遠程調(diào)用\Gateway網(wǎng)關(guān)

    當微服務(wù)部署的實例越來越多,達到數(shù)十、數(shù)百時,逐個修改微服務(wù)配置就會讓人抓狂,而且很容易出錯。我們需要一種統(tǒng)一配置管理方案,可以集中管理所有實例的配置。 Nacos一方面可以將配置集中管理,另一方可以在配置變更時,及時通知微服務(wù),實現(xiàn)配置的熱更新。

    2024年02月16日
    瀏覽(18)
  • Spring Cloud Day2 Nacos配置管理、Feign遠程調(diào)用與Gateway服務(wù)網(wǎng)關(guān)

    Spring Cloud Day2 Nacos配置管理、Feign遠程調(diào)用與Gateway服務(wù)網(wǎng)關(guān)

    Nacos除了可以做注冊中心,同樣可以做配置管理來使用。 當微服務(wù)部署的實例越來越多,達到數(shù)十、數(shù)百時,逐個修改微服務(wù)配置就會讓人抓狂,而且很容易出錯。我們需要一種統(tǒng)一配置管理方案,可以集中管理所有實例的配置。 Nacos一方面可以將配置集中管理,另一方可以

    2024年02月10日
    瀏覽(21)
  • SpringCloud-Gateway路由動態(tài)配置Nacos實現(xiàn)

    編寫配置類 properties添加配置 自定義RouteDefinitionLocator 編寫GatewayDynamicConfiguration配置類

    2024年02月07日
    瀏覽(27)
  • 【SpringCloud Alibaba】Nacos Config配置管理與Gateway 網(wǎng)關(guān)

    【SpringCloud Alibaba】Nacos Config配置管理與Gateway 網(wǎng)關(guān)

    目錄 一、Config 遠程配置 1.1 config 介紹 1.2?bootstrap.yml 配置文件 二、Gateway 網(wǎng)關(guān) 2.1 gateway 介紹 2.2 gateway 使用 2.2.1 方式一 2.2.2 方式二(動態(tài)路由) ????????微服務(wù)意味著要將單體應(yīng)用中的業(yè)務(wù)拆分成一個個子服務(wù),每個服務(wù)的粒度相對較小,因此系統(tǒng)中會出現(xiàn)大 量的服務(wù)。

    2024年02月02日
    瀏覽(89)
  • SpringCloud + Gateway(網(wǎng)關(guān)) + Nacos(注冊中心+配置中心)+ Dubbo(內(nèi)部服務(wù)調(diào)用)

    SpringCloud + Gateway(網(wǎng)關(guān)) + Nacos(注冊中心+配置中心)+ Dubbo(內(nèi)部服務(wù)調(diào)用)

    Apache Dubbo是一款微服務(wù)開發(fā)框架,它提供了 RPC通信 與 微服務(wù)治理 兩大關(guān)鍵能力 1、協(xié)議支持方面 Feign更加優(yōu)雅簡單。Feign是通過REST API實現(xiàn)的遠程調(diào)用,基于Http傳輸協(xié)議,服務(wù)提供者需要對外暴露Http接口供消費者調(diào)用,服務(wù)粒度是http接口級的。通過短連接的方式進行通信,

    2024年02月06日
    瀏覽(1436)
  • [SpringCloud] Feign 與 Gateway 簡介

    [SpringCloud] Feign 與 Gateway 簡介

    目錄 一、Feign 簡介 1、RestTemplate 遠程調(diào)用中存在的問題 2、定義和使用 Feign 客戶端 3、Feign 自定義配置 4、Feign 性能優(yōu)化 5、Feign 最佳實踐 6、Feign 使用問題匯總 二、Gateway 網(wǎng)關(guān)簡介 1、搭建網(wǎng)關(guān)服務(wù) 2、路由斷言工廠 3、路由的過濾器配置 4、全局過濾器 5、過濾器鏈執(zhí)行順序

    2024年02月06日
    瀏覽(18)
  • SpringCloud Alibaba集成 Gateway(自定義負載均衡器)、Nacos(配置中心、注冊中心)、Loadbalancer

    SpringCloud Alibaba集成 Gateway(自定義負載均衡器)、Nacos(配置中心、注冊中心)、Loadbalancer

    路由(route):路由是網(wǎng)關(guān)最基礎(chǔ)的部分,路由信息由一個ID,一個目的URL、一組斷言工廠和一 組Filter組成。如果斷言為真,則說明請求URL和配置的路由匹配。 斷言(Predicate):Java8中的斷言函數(shù),Spring Cloud Gateway中的斷言函數(shù)輸入類型是 Spring5.0框架中的ServerWebExchange。Sprin

    2024年04月12日
    瀏覽(91)

覺得文章有用就打賞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博客贊助

微信掃一掃打賞

請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贊助

支付寶掃一掃領(lǐng)取紅包,優(yōu)惠每天領(lǐng)

二維碼1

領(lǐng)取紅包

二維碼2

領(lǐng)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