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感的阻抗-頻率曲線
這個曲線對于我們分析理解問題有很大幫助
上一講我們得到了高頻電感模型,然后我們可以到電感的阻抗公式,我們就能畫出阻抗頻率曲線了,橫軸為頻率,縱軸為阻抗的模。藍(lán)色的曲線為理想電感,理想電感的阻抗Z=jwL,阻抗和頻率成正比,所以看起來是一條直線。而黃色曲線是電感的實(shí)際曲線,最高點(diǎn)對應(yīng)頻率為諧振頻率SRF。
可以看出:
- 在頻率比較低的時候,實(shí)際電感的阻抗與理想電感的基本一樣,可以看作是理想的電感
- 在諧振頻率SRF處,阻抗達(dá)到最大,然后隨頻率的增加不斷下降
- 在SRF左側(cè),電感占主導(dǎo)地位,電感主要成感性。而在SRF右側(cè),電容占主導(dǎo)地位,主要成容性。
以順絡(luò)的電感為例,用MATLAB繪制阻抗曲線
源代碼如下:
%順絡(luò)SWPA6040S1R0MT 1uH電感
C1=0.0000000000027; %2.7pF
L1=0.000001; %1uH
R1=0.01; %0.01Ω
%SWPA6040S100MT 10uH 電感
C2=0.00000000001; %10pF
L2=0.00001; %10uH
R2=0.062; %0.062Ω
%SWPA6040S471MT 470uH 電感
C3=0.0000000000134; %13.4pF
L3=0.00047; %470uH
R3=2.5; %2.5Ω
f=[10000:1000:1000000000];
w=(f.*pi*2);
Z0=w.*L1;
Z1=(((w.*L1).^2+R1^2)./((1-w.^2*L1*C1).^2+(w.*R1*C1).^2)).^0.5;
Z2=(((w.*L2).^2+R2^2)./((1-w.^2*L2*C2).^2+(w.*R2*C2).^2)).^0.5;
Z3=(((w.*L3).^2+R3^2)./((1-w.^2*L3*C3).^2+(w.*R3*C3).^2)).^0.5;
loglog(f,Z0,f,Z1,f,Z2,f,Z3);
legend('理想1uH','順絡(luò)1uH','順絡(luò)10uH','順絡(luò)470uH');
grid on;
xlabel('頻率-Hz'), ylabel('|Z|:阻抗Ω');
title '電感阻抗-頻率曲線';
我們已經(jīng)有了電感的阻抗公式:
只要有了電感的感值,等效串聯(lián)電阻ESR,寄生電容C,那么我們就可以畫出來了。一般廠家給出的規(guī)格書都會給出電感的感值和等效串聯(lián)電阻ESR,沒有給出寄生電容C。那么怎么辦呢?
我們可以根據(jù)廠家給出的自諧振頻率反算出寄生電容C
以下表電感為例
繪制得到下圖
- 比較1UH理想電感與1UH實(shí)際電感的曲線,在頻率小于諧振頻率的十分之一時(坐標(biāo)時10的x次方),兩者基本是重合的。而之后隨著頻率的升高,兩者差別越來越大。這也是我們?yōu)槭裁凑f,要使信號頻率小于諧振頻率的十分之一。
- 隨著容值增大,諧振頻率變小
上圖的橫坐標(biāo)是從10K開始的,那么從零開始曲線也和理想電感重合嗎?
答案是否定的。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在頻率比較低的時候,實(shí)際電感的阻抗是比較平的,而理想電感是線性的,這是為什么呢?
因?yàn)樵陬l率比較低時,電感的感抗和容抗都很小,盡管電感的導(dǎo)線電阻已經(jīng)很小了,但是因?yàn)轭l率實(shí)在太低了,感抗和容抗比導(dǎo)線電阻還小,所以這時阻抗主要由導(dǎo)線電阻決定。而導(dǎo)線電阻隨頻率是基本不變的,所以前面是平的。
電感的Q值
電感的Q值也是電感的基本參數(shù)之一。。不過在DCDC電路設(shè)計中,我們很少去考慮它,廠家一般也不會標(biāo)注。那么電感的Q值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們什么時候需要考慮呢?
考慮幾個問題
1. 為什么DCDC電路電感選型不考慮Q值?
2. 功率電感的Q值曲線是怎么樣的?
3. 電感的Q值在自諧振頻率處是最大的嗎?
4. 電感的Q值是越大越好嗎?
Q值的定義
電感的Q值也叫作品質(zhì)因數(shù),其為無功功率除以有功功率。簡單理解的話,就是在一個信號周期內(nèi),無功功率為電感存儲的能量,有功功率為電感消耗的能量,兩者比值即為品質(zhì)因數(shù)Q。
簡單理解的話,就是在一個信號周期內(nèi),無功功率為電感存儲的能量,有功功率為電感消耗的能量。電感Q值主要衡量的是損耗情況,因?yàn)槔硐腚姼斜旧硎遣幌哪芰康?,而?shí)際的電感是有損耗的,那么在一個周期內(nèi),實(shí)際電感完成一次存儲能量并釋放能量,這個能量就是無功能量。而因?yàn)檫@個過程額外損耗的能量就是有功能量,損耗的能量主要作為熱量耗散,而兩者的比值就是電感的Q值。所以電感的Q值越高,損耗越小。
因?yàn)殡姼幸话闶褂妙l率遠(yuǎn)小于其自諧振頻率,因此寄生電容可以忽略,此時無功功率主要由電感產(chǎn)生,所以Q等于wL除以Rs。(這里的Rs并不是電感的直流導(dǎo)通電阻Rdc,它包含了電感的所有損耗,我們可以稱之為等效串聯(lián)總電阻)
總電阻Rs包含這幾個分量:
- Rac因?yàn)橼吥w效應(yīng)所以會比Rdc大
- Q值的提高往往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比如導(dǎo)線的直流電阻,線圈骨架的介質(zhì)損耗,磁芯和屏蔽引起的損耗以及高頻工作時的趨膚效應(yīng)等
- 因此線圈的Q值不可能很高,一般為幾十至一百
功率電感的選型為什么不考慮Q值?
從前面Q值的定義可以看出,Q值越小損耗越高,而DCDC電感選型,我們從來沒有要考慮過Q值,而僅僅考慮DCR,這是為什么呢?
在BUCK電路中,負(fù)載所獲得的能量都要經(jīng)過電感,而輸出電壓基本恒定,比如12V轉(zhuǎn)5V的電路,輸出就是5V,根據(jù)公式P=UI,U恒定,所以功率主要電流成正比,那么功率曲線與電流曲線形狀一樣。
電感電流可以看成是直流上疊加交流,所以從電感輸送到負(fù)載的功率可以看作是兩部分,一部分是直流電,一部分是交流電。能量等于時間乘以功率,所以一個時間周期傳輸?shù)哪芰看笮》謩e對應(yīng)圖中的面積大小。
BUCK電路設(shè)計中,一般交流電流Iac的峰峰值為電感平均電流的30%左右,因此我們可以得到直流電能量占總傳遞能量的85%,而交流能量占15%。盡管一般我們并不會知道電感的Q值是多少,但是電感在開關(guān)頻率處的Q值總不會小于10,而即使我們讓Q等于10來計算,交流電流的損耗也不過1.5%左右,正因如此,在DCDC電路中,一般不用去考慮電感的Q值,因?yàn)樗挠绊懕容^小。
與此同時,直流電傳遞了整個系統(tǒng)85%的能量,而其損耗主要由直流導(dǎo)通電阻DCR決定,所以我們在選用電感的時候,主要去看DCR參數(shù),為了減小發(fā)熱,一般選用DCR較小
功率電感Q值曲線
- 在諧振頻率處,Q值最小,基本為0,這時因?yàn)樵谥C振頻率處,電感與其寄生電容諧振了,相當(dāng)于一個電阻(從微觀來看,進(jìn)入電感的能量在其內(nèi)部電容和電感之間來回倒騰,并不能釋放出來,只能通過Rs慢慢消耗)
- 在頻率大于100KHz后,電感的損耗就不是主要由Rdc決定了,因?yàn)槿绻蒖dc決定,那么Q值應(yīng)該隨著頻率線性增大。
- 通過計算,總的交流電阻要比Rdc大很多的。(Rs=1.18歐,Rdc=0.029歐)
什么時候考慮電感的Q值?
Q值的大小取決于實(shí)際應(yīng)用,并不是越大越好
1、LC濾波器,電感Q值不能太大(過高的Q值會使帶內(nèi)平坦度變壞,在電源去耦電路中,采用LC濾波時,如果采用高Q值的電感和電容,那么對諧振頻率附近的噪聲還有所放大)
2、諧振電路,射頻電路要求電感Q值大(Q值越高,越接近于理想的無損電感)
村田電感參數(shù)查詢網(wǎng)址:
https://ds.murata.co.jp/simsurfing/powerinductor.html?lcid=zh-cn文章來源: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437238.html
本文為學(xué)習(xí)課程“硬件工程師練成之路”的筆記
文章來源地址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437238.html
到了這里,關(guān)于硬件學(xué)習(xí)筆記(器件篇)—— 電感(五)的文章就介紹完了。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內(nèi)容,請?jiān)谟疑辖撬阉鱐OY模板網(wǎng)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guān)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