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查看磁盤
近期由于centos系統(tǒng)停止更新用戶服務(wù)器要更換銀河麒麟v10,拿到服務(wù)器后使用lsblk -f或fdisk -l命令查看磁盤名稱
可以看到sdb200G就是要掛載的硬盤,還沒有uuid需要初始化才可以掛載。
二、分區(qū)
分區(qū)命令: fdisk /dev/【你的磁盤】
開始對磁盤分區(qū),分別輸入下面的命令,輸入p后設(shè)置分區(qū)號和分區(qū)大小,也可以兩次回車默認(rèn)剩余全部空間,最后輸入w寫入分區(qū)并保存退出,若不保存退出則輸入q。
:m 顯示命令列表
:p 顯示磁盤分區(qū) 同 fdisk -l
:n 新增分區(qū)
:d 刪除分區(qū)
:w 寫入并退出
演示:
輸入lsblk即可查看新分區(qū)
其實這里我們只有200G完全可以不用分區(qū),直接初始化磁盤。下面的
三、磁盤初始化
這里以ext4分區(qū)類型為例,輸入命令: mkfs -t ext4 /dev/【你的磁盤/磁盤分區(qū)】
這里使用的命令是mkfs -t ext4 /dev/sdb,直接格式化了磁盤sdb,因為磁盤太小沒必要分區(qū),如果已經(jīng)分區(qū),那么這里應(yīng)該寫分區(qū),比如;mkfs -t ext4 /dev/sdb1。查看格式化后的效果:
可以看到,初始化后磁盤sdb已經(jīng)有了uuid,就可以進(jìn)行掛載了
四、掛載磁盤
1、創(chuàng)建目錄
這里 建議創(chuàng)建新目錄,如果要把磁盤掛載到舊目錄一定要注意舊目錄是空的,否則原來的資料會消失,其實并沒有消失只是隱藏了。
創(chuàng)建目錄:mkdir /home/ly_items
掛載磁盤:mount /dev/sdb /home/ly_items
授權(quán):sudo chmod 777 /home/ly_items (否則其他用戶無法上傳文件)
掛載完成也可以用df -Th查看
2、設(shè)置永久掛載重新系統(tǒng)仍然有效(開機(jī)自動掛載)
2.1 查看掛載磁盤的uuid 等信息: blkid /dev/sdb
2.2 建議先備份 /etc/fstab 文件 : cp -r /etc/fstab /home
2.3 使用vim 打開 /etc/fstab,按i進(jìn)入編輯模式,將光標(biāo)移至文件末尾行新增一行,添加如下信息:
<設(shè)備信息> <掛載點> <文件系統(tǒng)格式> <文件系統(tǒng)安裝選項> <文件系統(tǒng)轉(zhuǎn)儲頻率> <啟動時的文件系統(tǒng)檢查順序>
其中設(shè)備信息可以用uuid也可以用設(shè)備名稱實現(xiàn)自動掛載:
使用uuid自動掛載: UUID=b04a5ad3-a7e6-4283-a9cf-91f1aa7a5512 /home/ly_items ext4 defaults 0 0
使用設(shè)備名稱自動掛載: /dev/sdb /home/ly_items ext4 defaults 0 0
最后按esc 輸入:wq 按enter退出
2.4 檢查是否掛載是否生效 mount -a,如果通過測說明生效,新建磁盤會在系統(tǒng)啟動時自動掛載。
2.5 sudo reboot 重啟驗證,重啟后輸入 df -Th
五、其他常用命令
1、查詢磁盤使用情況:df -h
2、查詢指定目錄的磁盤占用情況:du -h /【你的目錄】(-h:帶計量單位;-s:指定目錄占用大小匯總;-a:含文件;–max-depth=1 子目錄深度;-c 列出明細(xì)的同時增加匯總值;)
例如:查詢/opt目錄的磁盤占用情況,深度為1: du -ach --max-depth=1 /opt
3、磁盤情況-工作指令
3.1 統(tǒng)計/home文件夾下文件的個數(shù):ls -l /home | grep “^-” | wc -l ;
3.2 統(tǒng)計/home文件夾下目錄的個數(shù): ls -l /home | grep “^d” | wc -l
3.3 統(tǒng)計/home文件夾下目錄的個數(shù),包括子文件夾: ls -lR /home | grep “^d” | wc -l
六、配置yum軟件源
本次服務(wù)器使用銀河麒麟v10,新服務(wù)器的yum是不可用的,需要手動配置
1、查看操作系統(tǒng)
1.1 查看操作系統(tǒng)cpu型號:lscpu
1.2 查看操作系統(tǒng)信息 cat /etc/*release
2、修改本地配置文件
銀河麒麟v10 的yum配置文件在 : /etc/yum.repos.d/local.repo,建議先備份在修改,或者新建一個文件。
在此之前我們先看一個銀河麒麟v10很有意思的地方:
2.1:cd 進(jìn)入 /etc/yum.repos.d/ 文件夾,輸入 ls 可以看到有兩個文件:
local.repo 就是我們要修改的配置文件,我們先打開看一下,輸入 vim local.repo 后發(fā)現(xiàn)里面內(nèi)容很簡單只有寥寥幾行:
name=b20
baseurl=file:///rpm
gpgcheck=0
enable=1
baseurl 就是我們主要配置修改的參數(shù),直接是本地的文件夾 /rpm,根據(jù)運維提供信息是從銀河麒麟官方下載一個鏡像,把鏡像掛載到跟目錄下的/rpm(這個目錄需要手動創(chuàng)建mkdir /rpm),然后 createrepo /rpm 生成源文件,然后再編輯local.repo,最后清除緩存,再建立緩存。這里不介紹這種方式,畢竟要去下載鏡像,還要掛載有點麻煩。有意思的地方就在這里了,我們剛才看到ls后有兩個文件,還有個.bak的備份文件,來,打開備份文件vim kylin_x86_64.repo.bak發(fā)現(xiàn):
備份文件中竟然有三個配置好的源,先看一下分別是什么含義:
[ local ]:代表源的名字,中括號要存在,里面的名字可以隨便取,但是不能有兩個相同的yum源名稱;
name:只是說明一下這個yum源的意義而已,重要性不高;
baseurl=:這個最重要,后面接的是yum源的實際地址,這里代表文件目錄為mnt;
enable=1:就是讓這個yum源被啟動,如果不想啟用可以使用enable=0;
gpgcheck=0:0代表不查看RPM文件內(nèi)的數(shù)字簽名,如果設(shè)置為“1”則代表需要查看RPM的數(shù)字簽名。
gpgkey=:后面跟著RPM的數(shù)字簽名的公鑰文件所在位置,使用默認(rèn)值即可。
有現(xiàn)成的配置直接復(fù)制到local.repo不就行了?的確是可以的,我把第一個源復(fù)制后就可以使用yum了,
2.2 復(fù)制第一個源信息:
然后打開 vim local.repo 按i進(jìn)入編輯模式,粘貼,esc后輸入 :wq,配置文件修改完成。
2.3 清理緩存: yum clean all
2.4 建立緩存: yum makecache
2.5 查看是否生效:yum repolist ,yum源有數(shù)量即為生效
2.6 其他說明:配置文件中最重要的參數(shù):basdurl 后面的地址要使用官方源地址的話要注意兩個參數(shù)要配置正確,如下:http://update.cs2c.com.cn:8080/NS/V10/{版本}/os/adv/lic/base/{架構(gòu)}是系統(tǒng)的指令,指系統(tǒng)硬件架構(gòu)(CPU指令集),也可以在命令窗口中使用arch來查看:
另外,{版本}可以通過$releasever指令來獲取?;蛘咄ㄟ^在命令窗口輸入rpm -qi centos-release查看:
3、yum源配置其他方式
yum的配置除了上面提到配置還可以把basdurl 配置為阿里云在線源,有帖子介紹為centos配置阿里云源,但不知銀河麒麟是否好用,這次先不嘗試了,以后有機(jī)會再補充。centos配置阿里云yum源帖子地址:添加鏈接描述文章來源: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436449.html
七、yum常用命令
【】代表軟件名,后面的都省略了
安裝軟件包:yum install 【軟件名】
刪除軟件包:yum remove【】
查找軟件包:yum search 【】
升級系統(tǒng) yum update
從硬盤安裝rpm包并使用yum解決依賴: yum localinstall 【】
清除所有緩存:yum clean all
列出所有可更新的軟件包:yum list updates
列出所有已安裝的軟件包:yum list installed
.列出軟件包提供哪些文件:yum provides 【】
列出所有軟件包的信息:yum info (太多一般不用,可用yum info 【軟件名】指定軟件信息)文章來源地址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436449.html
到了這里,關(guān)于銀河麒麟v10系統(tǒng)硬盤掛載并配置yum軟件源的文章就介紹完了。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內(nèi)容,請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網(wǎng)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guān)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