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系簡介
首先我們來看下他們之間的關系。
SSL(Secure Socket Layer)安全套接層是Netscape公司率先采用的網(wǎng)絡安全協(xié)議。
TLS(Transport?Layer?Security)傳輸層安全性協(xié)議也是一種網(wǎng)絡安全協(xié)議,他是基于SSL開發(fā)的??梢钥醋魇荢SL的升級版。由IETF將SSL標準化后命名為TLS。
openssl是一個是一個開放源代碼的軟件庫包,其主要庫是以C語言所寫成,他實現(xiàn)了SSL和TLS協(xié)議。并提供了其他有關加密證書等工具。
可以簡單理解為如圖所示:
SSL(Secure Socket Layer)
起源
SSL(Secure Sockets Layer)是網(wǎng)景公司(Netscape)設計的主要用于Web的安全傳輸協(xié)議,這種協(xié)議在Web上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在1994年推出首版網(wǎng)頁瀏覽器-網(wǎng)景導航者時,推出HTTPS協(xié)議,以SSL進行加密,這是SSL的起源。
基礎算法由作為網(wǎng)景公司的首席科學家塔希爾·蓋莫爾(Taher Elgamal)編寫,所以他被人稱為“SSL之父”。
版本歷史
SSL一共有三個版本,目前都已棄用。
協(xié)議 | 發(fā)布時間 | 狀態(tài) |
---|---|---|
SSL 1.0 | 未公布 | 未公布 |
SSL 2.0 | 1995年 | 已于2011年棄用 |
SSL 3.0 | 1996年 | 已于2015年棄用 |
- 1.0版本從未公開過,因為存在嚴重的安全漏洞。
- 2.0版本在1995年2月發(fā)布。2011年,RFC 6176標準棄用了SSL 2.0。
- 3.0版本在1996年發(fā)布,是由網(wǎng)景工程師保羅·科切、Phil Karlton和Alan Freier完全重新設計的。2015年,RFC 7568標準棄用了SSL 3.0。
TLS(Transport?Layer?Security)
起源
IETF將SSL標準化,即?RFC 2246?,并將其稱為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于1999年發(fā)布第一版,名為TLS 1.0。從技術上講,TLS 1.0與SSL 3.0的差異非常微小。
版本歷史
TLS 1.0 | 1999年 | 于2021年棄用 |
TLS 1.1 | 2006年 | 于2021年棄用 |
TLS 1.2 | 2008年 | |
TLS 1.3 | 2018年 |
TLS 1.0
???IETF將SSL標準化,即?RFC 2246?,并將其稱為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TLS 1.1
TLS 1.1在RFC 4346中定義,于2006年4月發(fā)表,它是TLS 1.0的更新。在此版本中的差異包括:
- 添加對CBC攻擊的保護:
- 隱式IV被替換成一個顯式的IV。(IV 密碼學中稱為初始向量)
- 更改分組密碼模式中的填充錯誤。
- 支持IANA登記的參數(shù)。
微軟、Google、蘋果、Mozilla四家瀏覽器業(yè)者將在2020年終止支持TLS 1.0及1.1版。2021年3月,RFC 8996標準棄用了TLS 1.0和TLS 1.1。
TLS 1.2
TLS 1.2在RFC 5246?中定義,于2008年8月發(fā)表。它基于更早的TLS 1.1規(guī)范。主要區(qū)別包括:
- 增加SHA-2密碼散列函數(shù)。
- 增加AEAD加密算法,如GCM模式。
- 添加TLS擴展定義和AES密碼組合。所有TLS版本在2011年3月發(fā)布的RFC 6176中刪除了對SSL的兼容,這樣TLS會話將永遠無法協(xié)商使用的SSL 2.0以避免安全問題。
TLS 1.3
TLS 1.3在RFC 8446中定義,于2018年8月發(fā)表。它與TLS 1.2的主要區(qū)別包括:
- 將密鑰交換算法(如ECDHE)和認證算法(如RSA)從密碼包中分離出來。
- 移除MD5、SHA1密碼散列函數(shù)的支持。
- 請求數(shù)字簽名。
- 集成HKDF和半短暫DH提議。
- 替換使用PSK和票據(jù)的恢復。
- 支持1-RTT握手并初步支持0-RTT。
- 通過在密鑰協(xié)商期間使用臨時密鑰來保證完善的前向安全性。
- 放棄許多不安全或過時特性的支持,包括數(shù)據(jù)壓縮、重新協(xié)商、非AEAD加密算法、靜態(tài)RSA和靜態(tài)DH密鑰交換、自定義DHE分組、點格式協(xié)商、更改密碼本規(guī)范的協(xié)議、UNIX時間的Hello消息,以及長度字段AD輸入到AEAD密碼本。
- 較TLS 1.2速度更快,性能更好。
- 移除RC4加密算法的支持。
- 集成會話散列的使用。
- 棄用記錄層版本號和凍結數(shù)以改進向后兼容性。
- 將一些安全相關的算法細節(jié)從附錄移動到標準,并將ClientKeyShare降級到附錄。
- 支持Ed25519和Ed448數(shù)字簽名算法。
- 支持X25519密鑰交換。
- 支持帶Poly1305消息驗證碼的ChaCha20加密算法。
- 支持加密服務器名稱指示(Encrypted?Server?Name?Indication, ESNI)。
openssl
起源
OpenSSL計劃在1998年開始,其目標是發(fā)明一套自由的加密工具,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使用。OpenSSL以Eric Young以及Tim Hudson兩人開發(fā)的SSLeay為基礎,隨著兩人前往RSA公司任職,SSLeay在1998年12月停止開發(fā)。因此在1998年12月,社群另外分支出OpenSSL,繼續(xù)開發(fā)下去。
概述
OpenSSL工具包包括:
-
libssl?是 TLSv1.3 (RFC 8446) 之前所有 TLS 協(xié)議版本的實現(xiàn)。
-
libCrypto是一個全強度的通用加密庫。它構成 在TLS實現(xiàn)的基礎上,也可以獨立使用。
-
openssl OpenSSL命令行工具,用于加密任務的瑞士軍刀, 測試和分析。它可用于
- 創(chuàng)建關鍵參數(shù)
- 創(chuàng)建 X.509 證書、CSR 和 CRL
- 消息摘要的計算
- 加密和解密
- SSL/TLS 客戶端和服務器測試
- 處理 S/MIME 簽名或加密郵件
- 以及更多...
版本歷史
版本 | 初始版本日期 | 備注 | 最近更新版本 |
---|---|---|---|
0.9.1 | 1998年12月23日 |
|
0.9.1c(1998年12月23日) |
0.9.2 | 1999年3月22日 |
|
0.9.2b(1999年4月6日) |
0.9.3 | 1999年5月25日 |
|
0.9.3a(1999年5月27日) |
0.9.4 | 1999年8月9日 |
|
0.9.4(1999年4月9日) |
0.9.5 | 2000年2月28日 |
|
0.9.5a(2000年4月1日) |
0.9.6 | 2000年9月24日 |
|
0.9.6m(2004年3月17日) |
0.9.7 | 2002年12月31日 |
|
0.9.7m(2007年2月23日) |
0.9.8 | 2005年7月5日 |
|
0.9.8zh(2015年12月3日) |
1.0.0 | 2010年3月29日 |
|
1.0.0t(2015年12月3日) |
1.0.1 | 2012年3月14日 |
|
1.0.1u(2016年9月22日) |
1.0.2 | 2015年1月22日 |
|
1.0.2u(2019年12月20日) |
1.1.0 | 2016年8月25日 |
|
1.1.0l(2019年9月10日) |
1.1.1 | 2018年9月11日 |
|
1.1.1p(2022年6月21日) |
3.0.0 | 2021年9月7日 |
|
3.0.4 (2022年6月21日) |
注1:
? ? ? ? openssl1.1分支的最新版為1.1.1t,于2023年2月7日發(fā)布,為長期支持版本。
? ? ? ? openssl3.0分支的最新版本為3.1.0,于2023年3月14日發(fā)布,為穩(wěn)定版本。
注2:
? ? ? ? OpenSSL 項目是在 2018 年宣布更改版本號,從 v1.x 版本直接跳到 v3.x 版本,略過 2.x 版本,原因是 OpenSSL FIPS 模塊此前已經(jīng)使用過 2.x 版本號。作為首個大版本號更新,OpenSSL 3.0.0 沒有完全向后兼容舊版本,但絕大部分使用 OpenSSL 1.1.1 的應用仍然能正常工作,只需重新編譯下。
The Holy Hand Grenade of Antioch - OpenSSL Blog文章來源: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409703.html
openssl/openssl: TLS/SSL and crypto library (github.com)文章來源地址http://www.zghlxwxcb.cn/news/detail-409703.html
到了這里,關于SSL TLS openssl 詳解的文章就介紹完了。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內(nèi)容,請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網(wǎng)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網(wǎng)!